哪怕已经归於叔父魔下,对自己仍然非常的恭敬。
但江夏十几万老百姓可不那样认为。
他们真恨不得自己早点死。
好让叔父接手江夏。
换在別处。
自己可能早就墮马死或者落水死了吧?然而在江夏这里,自己的病非但没有加剧,还让诸葛孔明对症下药给治好了“叔父,此为太守印信!”刘琦將早早准备好的太守印信诸物高高奉起。
“善。”孔融对刘琦的识趣非常高兴。
他原来觉得刘表儿子全是猪罗。
连抵抗都不敢抵抗。
现在看来。
总算还有一个不是傻瓜。
郗虑却內心暗哼,这位刘表长公子不过一介懦夫,毫无血性,否则闹將起来,当场撕破刘备偽善面孔,那才叫称心如意。刘表为天下英才,乱世只身入荆州,尽收荆楚大地,
何等英雄人物,没想到生的几个儿子,皆如豚犬,不值一提。
刘备接受圣旨明確表態之后。
孔融、杨彪等人的態度比以前热情了一百倍。
身为正使的孔融,给刘备作介绍:“文先公得知玄德於此,脚疼立消,筋骨如初,骑马不改当年之风。”
孔融说的是杨彪用脚疼抽筋无法出门为藉口拒绝曹操找麻烦。
杨彪哈哈大笑:“闻忠臣良將在,顽疾不药而愈矣!”
別看他爵位都剥夺了。
官职全无。
但他的资格太老,曾位列三公。
曹操最为提防的一批人之中,杨彪绝对名列前茅。
“备在此见过文先公,见过太中大夫”刘备率带诸葛亮等人向杨彪和孔融见礼。
“哎,玄德,你我何必如此见外,直接叫我孔文举即可。”孔融对刘备那是真的欣赏,天下间別说能跟曹操对抗,敢跟曹操对抗的都没人了,天下英雄尽去,如今只剩下这个沉浮起伏二十多年的刘玄德,依然初心不改。
制虑身为副使,同样上来打招呼。
当然。
他是过来给刘备添堵的。
“刘太守,大汉御史大夫郗鸿豫见过左將军,不知道左將军何时发兵,討江东孙权之不臣?”
“未来江夏新军,当与天子雄军齐头並进,顺水而下,长驱直入,兵发不臣之地。只是不知曹丞相何时尽起朝廷精锐之师,为天子平定祸乱,还復九州,重兴四百载大汉之威?”诸葛亮微笑著上前应对。
“你是何人?”都虑知道对面这个高大俊朗的文士应该是刘备军中有毒士之称的诸葛亮,但他故作不知。
“在下南阳一耕夫,诸葛孔明。”诸葛亮知道对方要用官职压人了,先行示弱。
“既然仅为乡间一村夫,何谈国事?”都虑表示你没资格。
“亮曾闻人言『风声雨声读书者,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又曾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御史大夫早年在儒学大家郑玄康成公门下求学,理应习得经世之学,见识莫不如乡间一匹夫?
岂不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御史大夫居庙堂之高莫非朽木为官不知此理?
故纵南阳一耕夫,未尝不可谈国事也。”诸葛亮现在是最强的事后诸葛亮状態,凌霄觉得这个郗虑要真继续跟诸葛亮对喷下去,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王朗”。歷史中诸葛亮没骂死过王朗,但现在翻这个都虑简直是小意思,不到虑吐血都叫没发挥出真正实力。
郗虑哑口无言。
找错对象了。
对方是刘备军中著名『毒士』,嘴巴不是一般的厉害,这个诸葛村夫说不过,自己应该找个好欺负的骂。
比如诸葛亮旁边那个貌不出眾平平无奇的傢伙。
一看就很好欺负。
找个机会。
干他!
另一边的孔融听见诸葛亮的话,眉开眼笑,一是高兴郗虑挨了,二是听到符合儒家治世理念的精妙名句,心里痒痒得不行,赶紧行以大礼,恭敬地请问:“孔明先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则何时为乐耶?”
诸葛亮还礼,微笑道:“此句非孔明所悟,乃听闻圣贤之士所言,其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孔融听后两眼放光。
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抱负和理想。
“此真乃圣贤之士也,拥天下入怀而忧,治千秋盛世而乐,恨不能与之一面,早晚请教!”孔融说完当空一拜以示受教。
杨彪曾经身为三公老臣,念及大汉现在艰难时局,忍不住当场泪崩,一时间老泪纵横郗虑听完先天下之忧而忧,估计自己这辈子要舌辩贏这个毒士诸葛亮是不可能了。
不过没事。
他不信刘备军中还有第二个诸葛亮。
於是,他盯上了看起来平平好奇满脸好欺负的庞统,你瞅啥?
我是御史大夫。
儒学大家郑玄的弟子,当世名土,你算什么东西?
你这种傻里傻气有眼不识泰山的眼神。
我很不喜欢!
庞统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总不能全让诸葛亮这傢伙发挥了吧?我也是军师啊,你不找我,我还想找你呢!
看见郗虑挑畔的眼神。
庞统微笑。
用了后世一句很欠揍的话:“瞅你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