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于禁:我能和赵云单挑二十回合!
于禁鹰隼般的目光一直在人群中搜寻。
他本意是想找凌霄。
刘备军的贵人。
以强大实力在背后支持刘备军的墨家传人。
但他没发现凌霄,反倒发现了一个颇是可疑的人,这个人表面看起来没有太多异常,
但于禁敢肯定他不在刘备军此前的情报之內。
“赵將军,不知可否引荐此位高土?”于禁看向李白,请赵云为自己做介绍。
“於將军,此高士为李白李太白,青莲居士,善诗词,性豪迈,天资卓绝,才气横溢,海外謫仙人也。”赵云倒也没有隱藏的意思,直接给于禁李典介绍李白,甚至还给于禁介绍他完全没有看出破绽的杜甫,“杜甫杜子美,志向高远,知识渊博,善七律,与李太白並称李杜,海外高士也。”
然后。
又给李白杜甫介绍于禁和李典,“于禁於文则,世家良將,善治军,官渡一战,力拒袁绍,为大汉虎威將军。李典李曼成,世家豪族之后,好学有才,为大汉破虏將军。”
于禁见礼后。
忍不住跟身边的李典极速交换一下眼神。
果然不出丞相所料,刘备军真有海外高士和墨家传人鼎力相助。
要不然。
光凭他刘玄德。
再怎么能耐也不可能凭空变出几千精弩和无数盐米麵,更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养活江夏十几万民眾之余,还能消耗重金,兴师动眾,出动数万人构筑江夏新城。
现在海外高士找到印证了。
只剩下那位极其神秘的墨家传人『贵人”。
此『贵人』在刘备带荆州老百姓逃亡江夏时出现,极具能量,一出手便赠予刘备百口巨箱,內有食物、器械、强弩等等物资无数。若非此贵人出手相助,刘备军上下在虎豹骑追击下,恐已全军覆没,刘备其人亦为丞相阶下之囚。
于禁在人群中反覆寻找,实在找不到凌霄所在。
最后没办法。
只好继续向赵云试探。
“赵將军,不知可否引荐江夏『贵人』?丞相求贤若渴,天子亦喜极贵人,心念不止,还望赵將军引荐一二。
旁边的张飞心想你是不是想屁吃?
你以为你是谁?
我们为什么要给你介绍贵人?
贵人是我们的贵人,是我们復兴大汉率领亿万民眾以武入道的希望。
你们丞相以为给点官职或者给点名声就能拉拢过去?
做梦都没那么早好不好!
他很想开口。
翻于禁。
不过。
刘备怕张飞言多有失,禁止他跟外人討论凌霄,临行前反覆叮嘱,让他最好不要说话,全程由赵云负责接待和应对。
黄忠负责监督张飞,隨时做好准备。
如果张飞忍不住开口说话。
他就负责捂嘴。
“於將军,李將军,请恕赵云无法为两位引荐贵人。贵人行踪无定,来去如风,神龙见首不见尾,云乃凡夫俗子,只能坐等贵人前来相见,而不可洞察其踪。”赵云实话实说,主打一个真诚,但这话说出来于禁和李典却一个字都不相信。
什么行踪无定来去如风,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
分明是你们把贵人藏了起来。
不过。
他们也理解。
换成丞相有贵人支持。
丞相也不可能让外人接触到贵人,尤其是汉天子刘协和刘备他们。
没有看见贵人。
于禁心里有点遗憾,但他知道这件事不会容易。
这次前来,除了观察江夏新军,了解江夏城防细节,最重要的一点是近距离判断刘备军几位万人敌,比如此前默默无闻的赵云,还有在荆州军中同样默默无闻转投刘备后忽然流星崛起的黄忠,两人是否名副其实。
按照于禁的实力。
他发现自己有点看不清赵云的实力究竟如何,只知道好像很强,但又没想想像中那么强。
赵云能在战阵之上真正发挥出何等力量。
于禁暂时还无法准確判断。
但他估计。
赵云应该在关羽、张飞之下,甚至在老將黄忠之下。
关羽在江中巡视且不提,张飞强如噬人猛虎,于禁完全没有信心能在张飞面前扛过十招,这个黑廝杀才,相比起以前,更加强大了,强得不可思议。老將黄忠亦强得令人费解,按理说,此等人物不应该默默无闻才对,偏偏这个老黄忠几十年困顿於荆州,明明有慧眼识人的刘表为主公,亦毫无表现,真是奇哉怪也。
至於赵云。
于禁不太好判断这个人真正实力如何。
按照虎豹骑所言此人为万人敌,杀人如麻,此前在两军对阵亦屡有表现,尤擅射术。
然。
当近距离亲眼目睹。
于禁却觉得赵云极有可能是一个擅於统军的儒將,並非战阵之前捉对廝杀的斗將,更非突骑一往无前的勇將—当然赵云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亦是军中万人敌之选,只是相比起张飞、黄忠,恐怕实力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至少。
于禁有信心与赵云大战二十回合,甚至更多。
但他完全没信心在张飞面前支撑十招。
他不知道的是。
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