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三姐妹骑车后,她们每次出行都成为街头最美的风景。
胖迪骑粉色的,小扎选白色的,囡囡挑天蓝色,都是她们最爱的顏色。
苏建设原本想买轿车,但她们都觉得不便,且舒適度不足。
更重要的是,现在买车还要考虑维修问题,路上拋锚的话,缺乏完善的服务保障。
综合考量下,最终放弃了购车计划。
悠然居茶楼,细雨轻洒於窗外。
秋意渐浓,雨后的午后尤为清静。
此刻,最適合泡一杯茶,静赏窗外雨景。
茶楼三楼,苏建设长舒一口气。
囡囡站起身,白了他一眼:“看你得意的,每次都这样!还得我仰头看你,现在时间越来越长,我的脖子都酸了。”
贤者时间到。
苏建设笑著凑近:“酸了?来,我给你按摩放鬆。”
在半推半就间,囡囡俯身在软塌上,任由苏建设施展。
这是他们之间的小情趣。
囡囡眯著眼,享受这份安寧。
片刻后,她低声说道:“我想搬出去住,就在茶楼附近找个地方。
天天往院子里跑,也挺麻烦的。”
苏建设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隨即点头:“行,我最近找找。”
他知道囡囡为何突然想搬出去,院子虽好,但对她来说也有诸多不便。
这么多年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都彼此了解。
虽心照不宣,但相处久了,確实有些放不开。
自从茶楼开业,囡囡也有了属於自己的精神寄託。
放下心理负担后,她的心態有了转变,也开始思考別的事情。
听苏建设应允,囡囡心中欢喜。
但她仍叮嘱道:“简单点就行,別弄太大。”她深知苏建设的性格,若不说清楚,他可能真会买个別墅。
对於囡囡而言,她並不嚮往广阔的空间,反而偏爱小巧温馨的居所!
“毕竟就我一个人……或者,偶尔你也来吧……”
说到这里,囡囡的脸微微泛红。
但她依旧继续说道:“地方太大,完全没有那种温暖的感觉。”
“而且还得考虑打扫的问题,太麻烦了。
我觉得几十平米的小公寓就很好,温馨又有家的气息!”
苏建设闻言笑了笑:“好,听你的!”
既然囡囡喜欢这样,他也无需刻意追求奢华。
他买四合院主要是为了投资,但自己也偏爱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
住在温暖的小家中,是他內心所嚮往的。
来宝的婚礼已提上议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这几天,各类家电和家具不断被运进院子,仿佛不要钱似的。
来宝家只有两间房,其中一间还是小房间。
目前小房间暂由孙寡妇和老巴子居住。
不过,等到来宝成婚后,老巴子可能要搬到外面住了。
而孙寡妇会留在院子里,待来宝有了孩子后,她將帮忙照看孙子。
冰箱、彩电、收音机、缝纫机……几乎所有能购置的物品都已买齐。
院子里的人看到来宝婚礼如此热闹,满是羡慕之情。
如今,院內贫富分化逐渐显现,最富裕的一批人便是傻柱、许大茂以及来宝一家。
易忠海这样的人,靠的是过去积蓄,没有稳定收入,没法跟傻柱他们相比。
傻柱经营饭店,生意兴隆,每月能挣四五千。
许大茂倒腾牛仔服,是最早赚钱的一批人,本金加利润不断增长,后来每次外出都能获利上千。
如今財力颇丰。
至於孙寡妇家,全家三人都是职工。
老巴子身为厂长,享有分红。
虽然目前工资不及傻柱和许大茂,但年底分红时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商量婚礼时,来宝仍请来了苏建设。
这层关係无需多言,来宝与老巴子都被苏建设当作晚辈看待。
大家知道建设叔能力出眾,有他在,心里踏实。
孙寡妇颇为激动,因为带儿媳妇回家在中国人眼里是大事。
起初她计划在院子里设宴,但得知实际情况后:
苏建设摇头道:“要请的人不少。”
“光院子里就得摆四五桌。”
“还有来宝舅舅那边的亲戚,也不少。”
“服装厂那边也不能少,来宝和老巴子都在厂里任职,厂里人肯定不少。”
“就算每人只来一个,也得管饭吧!”
“这么算下来,十几桌是少不了的。”
“院子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