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臣子,才是朝廷需要的栋樑之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话简直说到了他心坎上。
自登基以来,天灾频频,国库空虚。
各处賑灾的银两捉襟见肘,甚至连辽东战役期间都发不起军餉。
皇宫內节衣缩食,开支一减再减。
而朝中大员们,却个个依旧锦衣玉食,府邸园林一个比一个奢华。
抄杜文崇家时,竟得银百万两之巨,珠宝字画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硕鼠,重敛民財,中饱私囊,让他怎么能不忿?
陆怀远寒门出身,却能保持赤子之心,不隨波逐流,日后定能助自己肃清吏治,振兴朝纲。
姬琰越想越觉得可行,当即夸讚道:“状元郎文采斐然,出口便是警世之言,此诗定能流传后世……”
下座,最有兴奋的莫过於赵明德和柳通。
从《临江仙》到《清平调》再到今日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怀远的诗,竟都有流传千古的苗头……
寻常人一生能有一首传世之作已是万幸,他却接二连三写出这等佳作,莫非真是文曲星下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十个字就把天下不公写得淋漓尽致。
怀远果然不负“四川第一才子”之名。
姬琰称讚的声音还在继续:“状元郎曾言,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首诗,正是此等胸怀的体现。
“朕常思,士大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今日见陆爱卿能直言民间疾苦,不避权贵,甚是欣慰。望诸位新科进士都能以此为鑑,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心。”
他说完后,眾人立时高呼:“陛下圣明。”
方才作歌功颂德诗的几人瞬间羞红了脸,对陆临川生出了憎恶之心。
我等都隨波逐流,你一个人特立独行做什么?显得你清高了不起?
仗著几分才学就敢在琼林宴上大放厥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般得罪权贵,日后怕是寸步难行。
且看他能得意到几时!
这些齷齪心思,陆临川自然不屑理睬,他吟诵完之后,恭谢圣恩,便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心中甚是诧异。
没想到皇帝连他在青楼里说的话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確实令人意外……
经此一事,姬琰便没了继续让眾人作诗的兴致。
他想和陆临川单独聊聊,不过琼林宴毕竟是国家仪典,也不好坏了规矩,於是只得作罢。
他吩咐魏忠將陆临川作的诗抄录下来,带回宫掛在御书房的墙上。
等过几天陆临川入了翰林,再召他进宫侍讲……
正遐想间,末席的三甲进士中忽然有人站了出来,大呼:“陛下,臣唐元湘有本要奏!”
闻言,坐在右侧,与御座相隔两个位置的户部尚书李文远见状大惊,端茶盏的手都抖了一下,还好被及时稳住。
这是要做什么?
昨日这群江南士子私下求见时,说今日准备在琼林宴上对陆临发难,他已严厉警告过他们不可造次。
当时他们明明满口应承,信誓旦旦地说会谨守本分,怎么还是站了出来?!
李文远心中既惊且怒,死死盯著出列的唐元湘。
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若是惹恼了陛下,不仅他们自己前程尽毁,连带著他们这些官员都要吃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