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般隆重的场合御前奏对,要使用雅言敬语,引经据典,恭谨有度,著实让陆临川死了不少脑细胞。
不过,见皇帝神色缓和不少,也不枉他费这番心思。
姬琰確实很受用,怒气都消解了不少。
朝中袞袞诸公整日里爭权夺利,要么阿諛奉承,要么阳奉阴违,竟都不如陆临川一个新科进士明白事理。
登基以来,他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每日都批阅奏章至深夜……
拳拳之心,陆临川能切身体会,不愧是朕钦点的状元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喃喃重复这几句话,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陆临川真乃天下读书人之楷模!
其余没有参与同谋弹劾的江南士子,此刻也是面色发白。
陆临川把他们也一起骂了,未免觉得有些委屈。
关键是还不能反驳,真是进退维谷。
在皇帝心中的形象彻底崩塌,以后仕途如何可以想见……
然而,阁老重臣们眼中瞬间显现出光彩,即便是清流,都略带欣赏地看著陆临川。
他们在意的事与其他人略有不同,是皇帝对大臣们的態度。
先前经过唐元湘那么一闹,陛下定然对他们这些阁老重臣心生芥蒂,以后的日子可就难办了。
还记得世宗年间,君疑臣而臣惧君。
皇帝修道炼丹,二十余年不上朝;奸佞小人把持神器,忠臣言官动輒得咎。
朝堂之上,奏疏字字斟酌,群臣战战兢兢,唯恐片语获罪。
奏事者先观佞臣顏色,议事者必揣帝王心思。
君臣相疑至此,国事焉能不坏。
朝野上下,没有人愿意回到那个君心难测、言路闭塞的年月。
尤其是严顥等人,他们的变法还要仰仗皇帝,如果君臣离心,那便前功尽弃。
但,他们想做些什么却也有心无力,毕竟那种情况下,他们说什么都只会惹一身骚,越说越错……
不过,陆临川的一席话却將这种君臣之间的隔阂冲淡不少。
姬琰环视眾人,缓缓开口:“状元郎所言极是。为臣者当以社稷为重,以黎民为念。诸位臣工当以此为鑑,同心协力,共襄盛举。”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江南士子,声音转冷:“至於唐元湘,著锦衣卫押入詔狱,严加审问。顾卿……你且回去安坐吧。”
最后一句冷淡至极,听得眾人心头一凛。
侍卫们立即上前,將面如死灰的唐元湘拖了下去。
顾宣战战兢兢地退回席位,再不敢多发一言。
姬琰端起酒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今日琼林盛宴,本该尽欢。诸位爱卿不必拘礼,继续饮宴便是。”
眾臣闻言,连忙举杯应和。
但谁也不敢真的放鬆,生怕再触怒龙顏。
琼林宴经过这场风波,谁也没有了兴致,很快便草草收场。
好在今日並没有什么繁琐的礼仪程序,不会耽搁眾人太多时间。
皇帝退场后,眾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