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帘掀起,露出一张严肃的面孔——正是礼部尚书张淮正。
他从万华园回府,路过翰墨书局,见里面人头攒动,不由心生疑惑。
“去看看,书局为何如此喧譁。”张淮正吩咐隨从。
琼林宴上的事,想起来都后怕。
作为主管礼仪的大臣,他正准备回去写一封乞罪的奏疏,此刻心神还有些不寧。
片刻后,隨从回来稟报:“回老爷,是在卖一本叫《三国演义》的话本,据说是新科状元陆临川所写。”
“哦?”张淮正眉头一挑,有了今日之事,他对陆临川很感兴趣,急忙道,“去买一本来看看。”
隨从很快捧回一套精装本。
张淮正接过书,只见深蓝色封面上烫金题著“三国演义”四个大字,笔力雄浑,一看就是名家手笔。
他隨手翻开第一页,开篇的《临江仙》词立刻映入眼帘。
“好词!”张淮正不由讚嘆出声,“陆怀远的诗才果真不凡……”
轿子重新起行,张淮正靠在轿中,借著窗口透入的光线继续阅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隨著阅读深入,张淮正的表情越来越专注。
这本书虽为话本,却处处透著文人的情怀。
书中对忠义、仁德的推崇,对乱臣贼子的鞭挞,无不彰显著儒家正统的价值观。
“以史为鑑,可以知兴替。”张淮正合上书,喃喃自语,“此书虽为演义,却深得《春秋》大义,实乃不可多得的好书。”
他小心地將书收好,心中对陆临川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此子不仅诗赋策论写得好,连话本都能如此寓教於乐,寓庄於谐。
……
醉仙楼,听雨轩。
清荷一袭素白纱衣,纤指轻拨琴弦,试奏著自己新谱的曲调。
饱满的胸脯隨著呼吸微微起伏,腰肢纤细却不失丰腴,眉目间透著几分嫻静。
琴音清泠,却又隱含几分缠绵之意。
忽然,珠帘微动,红綃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手里捧著一本崭新的书册。
她今日穿的是緋红色的舞裙,裙摆隨著步伐轻轻摇曳,一双杏眼顾盼生辉。
“姐姐,陆公子高中状元,却连个信儿都不曾递来,倒让你一个人在这儿独守空闺,真是薄情。”红綃倚在琴案旁,语气里带著几分嗔怪。
她唇角微翘,眼中带著的笑意,故意將书在清荷眼前晃了晃。
清荷指尖一顿,琴音戛然而止。
她抬眸瞥了红綃一眼,眸中含著浅浅的笑意,淡然道:“人家自有要紧的正事,哪里会整日惦记著这些风月閒情。”
红綃轻哼一声,將书往怀里一藏,故作惋惜道:“姐姐这般贤惠,倒显得我多事了。既如此,那这本陆公子亲笔所著的《三国演义》,姐姐想必也不想看了?”
“陆公子的书?!”清荷瞬间坐直了身子,伸手便要去夺,胸前曲线愈发明显,“快给我看看。”
红綃早有防备,灵巧地侧身一躲,將书举高,笑吟吟道:“姐姐方才不是说『这些风月閒情』不值得惦记么?”
“快给我!”清荷索性起身去夺。
红綃咯咯笑著,绕著琴案转了两圈。
纱裙翩躚,如蝶般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