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难以言喻的欣喜与震撼衝散了姬琰心中淤积的阴霾与怒火。
他想起陆临川入仕以来的种种:那洞悉时弊的文章,那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胆色,那番关於王朝兴衰振聋发聵之言……再联想到今日这突如其来的、近乎神跡般的勇武……
怀远此人,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定乱安民。
难道……这真是上天赐予朕的贤臣?!
姬琰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那青史留名的传奇君臣。
先主得武侯,如鱼得水,三分天下有其一。
如今朕得陆怀远,文武兼备,才智胆魄皆备……这不正是上天要朕效仿先贤,开创一番不世之功业吗?!
一时间,姬琰心中豪气顿生,那因昨夜祸乱而生的沮丧与暴怒渐渐消散。
他也要与怀远书写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遇合之佳话……
与此同时,御书房內其余诸人,脸上的表情亦是精彩纷呈。
严顥等人,饶是城府深沉,此刻也难掩眼中的极度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们看向周升,又看看皇帝脸上那明显由阴转晴、甚至隱隱透出振奋的神情,只觉得眼前之事太过离奇。
姬琰的心情终於彻底转换了过来,笼罩在御书房上空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仿佛也隨之消散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般沉重欲摧。
他缓缓坐回御座,目光恢復了平日的深邃锐利,但那股压抑不住的锐气与一丝振奋却难以掩盖。
他环视阶下眾臣,沉声道:“事已明晰,眾卿便议一个具体的善后方案出来吧。”
此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內阁四老、户部、工部、兵部三尚书齐聚,堪称最高规格的决策会议。
在这种关乎朝廷体面、亟需稳定人心的紧要关头,效率自然被提到了最高。
无人敢怠慢,也无人敢推諉扯皮。
严顥作为首辅,当先出列,思路已因皇帝態度的转变而迅速调整:“陛下圣明。臣以为,当务之急……”
其余阁臣、尚书也纷纷补充细节,提出执行建议。
在皇帝的目光注视下,眾人摒弃了门户之见,只求儘快拿出一个周全可行的方案。
议事节奏极快,很快便接近尾声,总算敲定了一套包含紧急封堵城墙、甄別处置乱民、賑济无辜流民、彻查匪患根源的详细善后章程。
姬琰觉得条理清晰,切中要害,便微微頷首:“便依此议,各部、衙署即刻执行,不得延误!若有怠慢推諉者,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眾臣齐齐躬身领命。
“退下吧。”姬琰挥了挥手。
“臣等告退。”严顥等人如蒙大赦,躬身缓缓退出御书房。
待眾臣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御书房內只剩下姬琰和侍立的太监时,姬琰眼中那压抑许久的热切再也按捺不住。
他霍然起身,对身旁的李顺沉声道:“速去!宣陆临川即刻进宫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