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明闻言一愣,很是疑惑。
怀远作为新晋翰林、前途无量的官员,竟也想著要做生意?
看来真的是被昨夜祸事整得手头窘迫了。
大虞律法明令禁止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经商,但陆家宅院如今还住著怀远的舅舅一家人,倒也不是问题。
正好,又可以藉此和怀远拉近一些关係。
真情实意固然可贵,但想要成事,只靠情谊是不够的,所有牢固的关係都是利益捆绑。
於是他兴致勃勃地问:“怀远兄要做什么生意?”
白家世代经商,於经商一道熟门熟路,只要有他家的路子和人脉,做什么都能赚钱。
陆临川目光落在那盘盐焗鸡上,清晰地吐出那个字:“盐。”
白景明一惊,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东西来。
盐是暴利,但大虞的盐政很复杂。
天下所有盐场都被朝廷把持,商人想要拿货贩盐,只能想办法拿到盐引,否则就是私盐,普通人一旦沾上,抄家灭门都是寻常事。
开国时,商人可以通过向九边重镇运输粮草物资来换取盐引,谓之“开中法”。
后来,边关局势相对稳定,物资没有那么紧缺了,朝廷便改用了“折色法”,即商人直接钱向朝廷购买盐引。
到如今,这两种方法都在用,但是以“折色法”为主。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直接向朝廷买到这盐引的。
朝政腐败,每年的份额都被那些背后有权贵支持的大商人占住,普通商人想要拿到盐引,就只能向这些大商人手中高价购买,价格要贵上数倍甚至更多。
很多直接在户部拿到盐引的巨商,就靠倒卖盐引,其他什么都不干,每年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里面水太深,利益早就被分配完了,新人想要挤进去,简直难如登天。
白家每年拿到的两淮盐引,数量都极少,且想要保持这极少的份额,每年还要额外银子上下打点……
思索了片刻,白景明脸上笑容淡了些,劝道:“怀远兄,贩盐怕是有些难。盐引都被权贵和他们的白手套把持著,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想贩两淮盐,我家这点盐引根本不够看。若想在京师附近贩盐,那得拿到长芦盐引,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就更是盘根错节,牵扯的势力更大。为了你的官声清誉,还是不要去碰这烫手山芋。”
怀远简在帝心,前途大好,犯不著为了些许银钱去趟这滩浑水,坏了名声根基。
白景明的担忧,陆临川自然清楚。
但他並不是要直接去拿盐引,搞大宗盐引交易。
因为他设想中的食盐提纯工艺很复杂且很费时间,以目前的简陋条件,根本无法大规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