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讲快讲!”
“陈登到底用的什么计?”
“……”
於是,铜钱、碎银子雨点般扔向台前,催促声此起彼伏。
说书先生看著打赏,喜笑顏开,连连拱手:“感谢诸位老爷打赏,多谢多谢!”
待喧譁稍歇,他才道:“不过,说下一回之前,容小老儿说点朝廷的新鲜事,也耽搁不了多少工夫。”
田三心里“咯噔”一下。
朝廷的新鲜事?
他立刻想到国债,想到陆状元因为这些事被骂成那样,心头那股无名火又躥了上来。
作为陆状元的铁桿支持者,他见不得对方受污衊。
於是忍不住喊出声:“不准说!说你的三国!”
说书先生循声望来,面露难色:“这位客官息怒,非是小老儿故意扫兴,实在是……受人之託,有言在先。”
“若不让小老儿说这国债之策,那……《三国演义》的后续,也就不能往下说了。”
田三腾地站起来,怒道:“这是什么狗屁道理?!老子钱是来听三国的,不是听你扯什么国债!”
周围立刻有人不满:
“人家爱说什么说什么,你不愿听,捂上耳朵便是!”
“就是!摆什么大爷谱?耽误大家工夫!”
“快点说完好讲下一回啊!”
“……”
群情激愤,矛头都指向了田三。
田三看著周围不善的目光,脸涨得通红,梗著脖子站了片刻。
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只得悻悻然坐下,一脸不悦地別过脸去。
说书先生见状,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起国债之策。
內容其实就出自於他手边那本《民声通闻》。
但说书先生是专业的。
他抑扬顿挫,將那些解释国债的文章和通俗小故事,说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
“……列位看官,这国债,可不是朝廷白要大家的钱!”
“那是朝廷向大傢伙儿借钱!”
“朝廷用盐税作担保,有借有还,到期连本带利,一分不少……”
田三刚开始还梗著脖子,故意不听。
但那声音直往耳朵里钻。
听著听著,他皱紧的眉头慢慢鬆开了。
咦?
听起来……是夸陆状元的?
在说国债是好东西?
他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钱借给朝廷,是为了解燃眉之急,稳固国本!”
“朝廷有了钱,才能平乱安民,才能让咱们大傢伙儿都过上好日子!”
“而且,这国债还能转手买卖,十分灵活……”
周围的其余人也听得连连点头。
从来没有人这么清楚明白地把国债讲给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听。
尤其是“有利息”、“可转手”这两点,被说书先生大书特书,牢牢抓住了这些市井百姓的心。
陆临川很懂人性。
给读书人看的文章,大谈圣人之道,家国天下。
给普通百姓看的讲解,就著重强调最实在的好处。
果然,这些原本或疑虑或反感的百姓,心態悄然发生了变化。
先不说买不买,至少对国债没那么大反感了。
进一步,对推行此策的陆临川,也少了许多恶意。
田三越听眼睛越亮,喜道:“我就说陆状元是好人!”
“这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我就知道,能写出《三国演义》的人,能是奸臣?”
周围有人笑著附和:“就是就是!”
“看来是咱们先前误会陆学士了!”
“……”
田三激动地嚷嚷:“等国债开卖了,老子要大买特买!不为別的,就为了陆状元能写出这么好的话本!”
其余人笑了笑,没再跟著喊。
说书先生见火候差不多了,微微一笑,醒木再次清脆地一拍:“好,閒话说完,书归正传!”
“且说那陈登献上何计?”
“咱们接著说这《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