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从严治民
却说,徐灿被免去学士头衔,获任西婆罗洲总督,负责督抚武安(三发)、北兰、坤甸、兰芳四府。
这四府面积占据整个魏国的六成,人口更是沙捞越地区的数倍之多。
身负如此重任,徐灿深切感受到自家大哥对他的信赖,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五千人乘坐十余艘船舰,浩浩荡荡地抵达山口洋港,西婆罗洲总兵李固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三发倒是有个不错的港口!”徐灿隨口说道。
“也就这么一个能看得过去的!”李固笑著回应,落后徐灿半步,轻声解释道,“武安府起初设了两县,即三发、山口洋,近来我觉得邦宴人口眾多,也具备设县的条件。”
“我倒考考你,三发如今到底有多少人口?”徐灿不置可否地问道。
“华人大约两万出头,都是这些年招来的屯垦移民,部分来自兰芳,来此开矿。”李固认真回答,“马来人占多数,约有十三万。”
“如此说来,设三县倒是適宜。”徐灿点点头,旋即指著下船透气的魏军,说道,“这些人就交给你了,可得用心操练一番。”
看著从新京来的精锐之师,李固精神为之一振:“卑职遵命!”
总兵这一职位,本就是魏国新设立的。尤其是西婆罗洲总兵,辖区涵盖这四府,掌管五千正军,这般权力在魏国实属罕见。
要知道,此时的魏国依旧维持著三千人的团级编制,而他统领五千人,日后势必会成为魏国军事编制的一个標杆。
一场欢迎宴会下来,徐灿尽显疲惫,但他仍强打精神,与李固商议武安府的军事部署。
“武安府还有一支三千来人的辅军,成员皆为本土华人。他们虽然战斗力欠佳,但胜在值得信任。”李固开口说道,“所以,在武安府驻扎千人即可。”
“其他三府呢?”
“总督府设在兰芳府,因此下官认为兰芳府可驻扎两千四百人,另外两府各八百人。”
“看看情况再说吧!”
休整几日后,队伍规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原来是李固加入了队伍。
待队伍行至喃吧哇港,闔府官吏齐聚码头,场面热闹非凡。许多好奇的百姓也纷纷赶来,起脚尖,左右张望。
徐灿倒是神態自若,笑吟吟地与眾人打过招呼后,径直走进官衙。
与眾官见面后,徐灿第一时间宣布了自己的政令:“喃吧哇即日起易名为南湾。”同时,八阁亭易名为八亭,佇嘀易名为南珠。
暂且不提眾人的反应,徐灿便开始不厌其烦地在北兰府巡查起来。
几日后,他如法炮製,对坤甸府的地名进行更改,除坤甸外,其余地方分別易名为浦头、沙兰。
待他抵达兰芳,宴请之事自然难以避免。不过,他在兰芳的巡查工作做得格外仔细。
“二爷,何必如此辛苦呢?”陪伴在旁的李固忍不住抱怨道,“只要咱们手握军队,西婆罗洲就乱不起来。”
“这几日,我打算组建守备营,每府一团,共计一万两千余人。届时让部分正军士兵担任军官,如此一来,局面就能稳定下来。”
徐灿没有回应李固的抱怨,只是悠哉地骑著马,继续四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