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胡雪岩
徐朗所获物资的价格近乎溢价一倍,但他倒也没觉得自己吃了亏。
在军火供应近乎断绝的太平军阵营里,能够钱买到物资,已然算是幸运至极。
有了这批火枪,他觉得將直属军队扩充至万人並非难事。
到那时,稳稳占据寧波,想必也无人敢置喙。
如今他算是看透了,在太平天国,所谓的关係和人脉都靠不住,唯有实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徐武满载而归,离开寧波后,坐在船上连连嘆息:“太平天国怕是气数將尽咯!”
依託与徐朗的关係,他对太平军的状况了如指掌。李秀成收服捻军,將江苏、浙江大片土地化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儼然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根本不愿再回天京听令。
而陈玉成与他嫌隙已深,矛盾更是公开化。太平天国的这两位顶樑柱彼此不服,內斗不断,这分明就是亡国之兆啊。
此时,魏王的话在他脑海中迴响:“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太平军必败!”
“还是魏王目光如炬啊,谁能料到看似如日中天的太平军,实则已病入膏育!”
带著一眾物资和工匠,徐朗回到了舟山群岛。
徐武的行动轨跡紧紧跟隨著太平军和徐朗,他们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在江苏,他以崇明岛为据点;在浙江,则依託舟山岛作为转运物资的基地。
虽说李秀成治军纪律严明,但太平军的恶名在民间口口相传,百姓们依旧四处逃避,导致当地经济凋零,许多人无奈之下,只能拖家带口南下南洋谋求生路。
相较於崇明岛,舟山岛开发得更早,是沿海地区远近闻名的补给中转站,港口水深適宜,各类船只极易停泊。
一日,驻守科长方维之匆匆赶到正在港口查看情况的徐武身边,
“站长,浙江沿海的百姓都乘船涌到岛上来了,说是要买粮食!”
徐武放眼望去,只见一艘艘沙船密密麻麻,每艘船上都有三五个船夫,神色焦急。
方维之接著说道:“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消息,说咱们这儿有粮食,所以好多人都赶来买粮!”
“唉,真是作孽呀!”徐武听后,不禁嘆了口气:
“浙省土地大多用来种植桑梓,本就粮食匱乏,如今战乱一起,民不聊生,又没有外地粮食输入,闹饥荒是必然的。”
他本想拒绝,但终究还是心软了,“罢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毕竟,饥荒一来,南下的流民便会源源不断,根本无需他刻意催促。
但浙江人口多达三千万,流民数量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百万之巨,他可没那么多精力和运力来应对。
“粮食市价现在多少?”徐武问道。
“往日里二两银子一石,如今已经涨到五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