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百货商店
“这酱油別看不起眼,还真是挺赚钱的!”
“洋人的技术確实好,把那些小作坊折腾得够呛,要不是市场供不应求,老子早就把它们挤兑倒闭了!”
在古晋城內的一处別院,十几个商人聚集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討论著生意经。
在魏国,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几类买卖中,柴火资源丰富不缺,米粮、盐以及茶叶等,都由魏王掌控。
而能够自由参与竞爭的,就只有油、酱、醋等行当,毕竟这些都是百姓日常生活必需之物。
这几个行当虽然能赚钱,但利润微薄。要是在大清,根本没几个权贵看得上。
更关键的是,小作坊生產模式限制了生產力,其產量最多能供应几个乡镇,再多就力不从心瞭然而如今,引进蒸汽机后,经过一些聪明人的改造,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大工厂,產量呈几何式暴增。
就拿大豆加工来说,一个小作坊每天顶多加工几百斤,而蒸汽机带动的漩涡式蒸锅,一天就能蒸煮上万斤,產量提升了数倍。
成本降低,產量提高,再加上市场供不应求,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也正因如此,在如今的魏国,没有强大背景的人根本参与不了这些生意,否则光是官场的排挤就能让人碰得头破血流。
“据我所知,在安不纳群岛,还住著数万移民,而且江浙一带的流民仍源源不断地涌来!”坐在主位上的贾越端起茶水,轻轻抿了一口,淡淡地说道:
“魏王如今魄力惊人,今年少说要增加三四十万人口,到时候酱油的需求量肯定会更大!”
“诸位,我提议,为了能更长久地赚钱,必须得提价,每斤酱油得卖一个铜子!”
此话一出,眾人顿时议论纷纷。
魏国的铜子,也就是铜圆,可比大清的铜钱值钱多了,一枚铜子大概相当於十枚铜钱。换句话说,一斤酱油要卖到十文钱。
这价格与北京、苏州城內的价格差不多,但比乡间贵了好几倍。而他们的成本却更低。
如此算来,如果按一个铜子一斤酱油的价格售卖,他们至少能有三倍的利润。许多人在心里默默计算著,隨著时间推移,人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我同意!”
“我也赞同!”
一眾商人纷纷表示赞同。
涨价就得一起涨,不然怎么获取最大利益呢?
贾越点点头:“那就按手印吧,谁要是背约,大家一起对付他!”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过了一会儿,贾越和几个大商人又坐上马车,前往另一处別院。別院的招牌上写著一行字:魏国布行会。
贾越一步跨过门槛。此时,里面已经密密麻麻站了数十人,既有工厂主,也有进出口商,都是主营布匹买卖的。
相较於酱油,可吃可不吃,而布却是生活中怎么也不可或缺的。里面甚至还有经营布生意的。布虽然透气性比不上细麻,不受百姓喜爱,但可以用来做窗帘、被套,同样很畅销。
“诸位,安不纳群岛移民—
这回不用贾越开口,自有行会会首说起,商谈的同样是提价赚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