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贞病了
回程的路上,胡翊接了个新活儿一一给朱元璋掌厨,
穿越前跟著隋厨的视频学菜,胡翊这点厨艺赶不上御厨,可是胜在样新鲜,朱元璋就叫他在车驾前冒充半个御厨。
折腾到七月二十七日,皇帝车驾浩浩荡荡的回京了。
正阳门外。
太子朱標携左丞相李善长恭候圣驾,身后跟著文武百官排成了长队,齐聚在此地列队。
掀开车帘,朱元璋把身子探出来,目光扫过这些老熟人们。
胡惟庸就站在李善长身后,他又是太常寺卿,当即主礼道:
“圣主迴鑾,百官奉迎。”
“跪!”
文武百官们连同太子一起跪下,齐整的声音浩浩荡荡,传出数里之外:
“恭迎陛下凯旋!天佑大明,圣寿万疆,臣等问陛下圣躬安?”
朱元璋点头道:
“朕安。”
胡惟庸一眼便看到了车驾之后,站在眾多金吾卫和掌扇宫女之间的胡翊。
那一身金盔金甲明晃晃,骑著白龙马,身背双、斜插御弓,当真是一身的英武气。
不止胡惟庸看见了,在百官朝列的最后方,胡惟中跪拜后起身,也是一眼看到了无比醒目的胡翊。
那是他的儿子啊!
居然能挨著陛下的车驾这样近,一时间胡惟中的腰板都挺得笔直,仿佛一瞬间年轻了好几岁,
脸上多了几分意气。
朱標过来拜见父亲,朱元璋的一眾儿子们都跟著来了,胡翊跟在圣驾身后,列在百官们之前,
隨行进宫。
城中的道路两侧,百姓们跪迎皇帝,胡翊因为骑在高头大马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胡令仪骑在胡显脖子上,两只大眼晴扑闪扑闪在飞快搜索著,看到了胡翊,立即举起双手大声欢呼起来:
“哥哥!”
“哥哥,是仪儿,是仪儿!”
她只以为哥哥没听见,其实胡翊要先进宫去,没有圣諭还不能先回到家中。
坤寧宫里,朱元璋趴在桌子上起屁股,马皇后给她缝补衣裳。
这怕是歷代皇帝里的头一遭了。
也別管这个姿势雅不雅观,反正儿子们不敢笑话他。
马皇后给朱元璋缝补完了,就责怪道:
“一件衣服划好几个大口子,你还能穿在身上四处去招摇,你现在可是大明皇帝呢。”
朱元璋就翻著白眼问道,“大明皇帝又咋?大明皇帝也穿破衣,反正有龙袍挡著,谁敢笑话咱就杀谁!”
朱静端很快就从外面进来,看见了在门外候著的胡翊。
她冲胡翊眨了下眼晴,赶紧进屋里去见礼,朱元璋这才想起胡翊还在外面,出声叫胡翊进来说道:
“去给静端诊治诊治,应该是好利索了,就是要你来看过了咱才放心。”
胡翊就跑去朱静端屋里。
许久未见,好像有一点生疏了,但是开了这个口,一切感觉又都回来了似的。
“你—在军中还好吧?”
胡翊没皮没脸的道,“好得很,能吃能喝能睡,还练就了一身绝技。”
朱静端就好奇的问,“是什么绝技?”
胡翊就说道,“我能骑在马上睡觉还不掉下马去,保儿哥、傅先锋、文英他们都盼著我教他们这门本事呢,恨不得磕头拜师。”
朱静端被胡翊逗得捂著脸笑,又不好意思发出声音来。
远远地听到屋里的动静,朱元璋就喊叫道:
“小子,你给咱守著点规矩,虽然下了聘,可还没过门呢。”
胡翊心说门外有这么大个“电灯泡”,今天是好不了了,只好赶紧给朱静端诊治。
一番诊治下来,確实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脚弓的曲度可以再往上锻链锻链。
但是要想提高,还需要泡几天软骨药,然后就要死命的脚弓,会疼几天。
朱静端听说后,坚持要瓣脚弓,非得把脚上的事全给治好了不可。
这姑娘身上同样有一股子狠劲,胡翊心里感嘆著,还真和朱元璋是一家人,这个狠劲是祖传的。
得知朱静端恢復的极好,朱元璋也就安心了,就要放胡翊回家,
马皇后却说道,“姐夫最近病了,叫胡翊去给诊诊?”
朱元璋听说李贞病了,脸上色变,当场连饭也不吃了,就叫胡翊跟上过去看病。
马皇后、朱標、朱楼、朱棣他们就都跟著去,朱元璋更是火急火燎,看的出来对於李贞这个大姐夫他真是极其在乎。
路过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时,胡翊发现原来的房子没有了,改修了一座宫殿,正在上盖。
马皇后就说道,“盖了一座灵秀宫,下聘后重八给静端和你盖的,你们閒了住在公主府,总要时常回宫来看看我们老两口,就选在这里了。”
胡翊赶紧谢过这份殊荣。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於朱静端的疼爱,胡翊这算是跟著受到了重视。
半年前,胡翊来的时候皇宫还很空旷,现在就多出了不少建筑,李贞住处前面的大片麦田,现在只剩下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