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92章 理政能力初显

第92章 理政能力初显

最终按著武庙的標准建庙,標准就这么定下来了,大家都达不成共识,那就找一个都能认可的参照物,就这么简单。

剩下的塑像尺寸,祭祀礼仪,那就沿用孔庙那一套就好了。

钱有壬他们爭论了许久的事,一直定不下来,李善长是个力求简洁的人,钱用壬又是周礼的绝对崇拜者。

这就导致钱用壬每一次做出来的方案,都被李善长从中书给驳回来,两人之间的仇恨是越积越多。

这下胡翊过来,听他们炒了快两个时辰,最后几句话就给搞定了。

李善长中书省的批覆立即便过了,这个差事直接便了结,剩下的事就是造庙,但那是工部该去负责的差事了。

下午时候,胡翊来到了文华殿朱標看到胡翊来了,笑著说道:

“姐夫,听说你在礼部衙门呼嚕打的震天响。”

胡翊翻白眼道,“我才没睡呢,就是那帮人烦的我只能闭目养神,哎呀,脑仁疼。”

朱標指著左手边的蒲团,叫道:

“那你过来隨我处置奏章,正好有个事不好做。”

胡翊坐过去,朱標便把奏章递给他看,然后说道:

“河南归德府知府周世昌上奏道,黄河水患频发,归德已有四县连年遭灾,请朝廷拨款四十万两修筑青石堤坝,以绝水患,保民安居。”

胡翊点头道,“这是好事啊。”

朱標苦著脸道,“四十万两银子如何拨的出?大明开国不到一年,赋税没有收上来,这还不算军餉的开支,爹的硃批是『治河乃安民大计,准奏!著工部督办,户部拨银,划由太子处核定”,

可是到了我这儿上哪去弄这些银子去?”

宋濂此时也皱著眉头道,“这笔银子数量不小,要想拨出去也得硬凑,可是要到哪里去凑啊?

陛下把这个差事交给了太子,现在您是东宫詹事,就等您来处置了。”

宋濂倒是推的快。

问题是胡翊初来乍到,他会个啥啊?

也就只能仔细看看奏章,慢慢想办法了。

隨著胡翊一遍又一遍的读起奏章,便发觉不对了,说道:

“奏章中说石料需从山东开採,即便是走水路便宜些,千里漕运也耗掉了三十万两拨银的六成,就不能就近在河南开採吗?”

宋濂却说道,“詹事大人这就不知了,河南土质鬆软,开封府、归德府一带更是土质绵软,种地的收成是不错,却不產大量的石料。”

胡翊心道,土质鬆软还修河堤,青石堤坝的重量又大、密度又高,鬆软土质如何能够承受的住?

胡翊立即对朱標说道,“请太子下令將河南的治河案卷调来,最好连元朝时候的记录都找来。

一会儿工夫,小太监手捧著几本厚厚的册子回来了。

胡翊和朱標翻看著,渐渐朱標也看出了不对劲。

“周世昌在奏书里面说,这次將青石堤坝修好,可以百年不塌,永镇归德府,令当地百姓一直感念皇帝的恩德,可是从案卷记载来看,堤坝最多坚持八年十年便会塌陷。”

这也正是令胡翊起疑的地方:

“殿下请看,这一条元至正年间同一河段曾修石堤,耗资三十五万两,仅五年即溃决,每岁维修费用不下十万两。”

胡翊说道,“元人只管將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怎么会管百姓们的死活?更不可能这么多钱来修堤坝,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快灭亡,就连收税都搞包税,懒得自己亲自动手收,只怕这些事情之中另有原委。”

再往后翻,胡翊指著至正这次上报修河堤的官员说道:

“二十年前这次修河堤,上奏的也是个姓周的官员,二十年后又来一个周世昌,也姓周,太子殿下是否觉得其中有些缘故?”

胡翊只一提醒,朱標就明白了。

元朝治下,能做官的都是士绅大族,归德府在元朝便出了个姓周的地方官,二十年后的现在,

又是周世昌任地方官。

朱標立即去调吏部的名册,翻开一看,果然这个周世昌就是归德府当地人,原来就在元朝做官,也算是元朝旧臣了。

当地人!

这更加证明了其中有猫腻!

胡翊立即便说道,“此事请太子先压下,咱们先派人去归德府摸一下情况,再回来处置此事。”

朱標点头道,“辛苦姐夫了。”

胡翊立即令崔海调来几个暗桩,到归德府去查探。

胡翊这里刚吩附下去,屁股还没有坐热呢,便有人进来稟告道:

“大人,李相来了,要见您一面。”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落难霸总亿人欺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 穿七零,斗极品,改嫁随军生三宝 渣夫想抬平妻进门,我转头做他后娘 听心声,吃大瓜!真千金引爆豪门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灭我全族?弃守帝关,化禁区之主 让你淘金,淘金懂吗!你用车拉? 七零,改嫁温柔残夫是个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