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103章 我给老朱画了一张世界地图

第103章 我给老朱画了一张世界地图

“駙马爷。”

杨思义早已在恭候著他了,看到胡翊时,也是掩饰不住的一张笑脸,开口便道喜说道:

“按著駙马爷的配方造纸,所幸不负重託,样张做出来了。”

胡翊点著头,立即大步流星的往纸坊走,生怕去的慢了,总想立即便看到样纸。

等到负责这间纸坊的官吏出来,手中托著两个木盘送上前来,胡翊总算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样纸。

“还真是不错。”胡翊忍不住夸讚起来。

工部这次做出来的样纸,比现代的钞纸略厚一点,但拿在手中反而更加结实,也更耐撕扯。

杨思义他们按著配方,调整材料的占比,足足做了九种不同比例的纸张。

絮加的越多,钞纸便越结实。

当然了,这样一来钞纸也就越粗糙,

反之,钞纸就越光滑,但也隨之而来有一个问题,过於光滑了就不够结实。

胡翊就在九种钞纸里面挑选,可是怎么也不如意,就差那一丝。

他有些不甘心,从中挑出一张综合来看最好的纸,问杨思义道:

“尚书大人,能否在这张纸的基础上改进,要再细密、光滑一点,又要保持现在纸张的厚实耐磨。”

杨思义看著这张钞纸,面露起了难色。

“駙马爷,此事就太棘手了,不瞒您说,昨夜我与几位匠官们商议改良之法,熬到四更时分,才將此纸造出来。”

杨思义诚实说道,“絮这东西实在不好做纸,加入其中大大降低了光滑度,下官们已经把切的最短了,这样的短绒都不行,实在没咒念了啊!”

胡翊点著头,他知道杨思义能这样说,一定也是没有改进的办法了。

工部选天下的能工巧匠进来为官,这些匠官们都做不来的事,只怕到了民间造纸坊就更不好做了。

胡翊来到华盖殿,见了朱元璋就垂头丧气的,一脸的挫败感。

陶安在侧伴读,见胡翊心中鬱闷,就多嘴问了一句。

胡翊便把难言之隱说出来,正好请他们一起想想主意。

本来胡翊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可是陶安这个人才,真有满腹经纶,他就笑著开口道:

“还以为是何事,駙马爷的困惑说来也容易,我为你出个法子,此事解决不了甘愿受罚。”

陶安显得十分自信,给胡翊出主意道:

“駙马爷出宫去找一种草,这草名为黄蜀葵,遍地都是。”

陶安仔细叮嘱道,“將这草挖出,只取其根,捣碎成黏糊汁液,以此汁液混入黏合,则可成矣。”

陶安这一说,胡翊立即告退,跑到太子庄招了十几人来挖草。

一会儿工夫,黄蜀葵根黏液也有了,胡翊文去找杨思义。

这一天折腾下来,等到新纸晾乾,再拿手去一摸,果然无论是结实度、光滑度、分量、厚度都完美適合。

这下不仅是杨思义,就连整个纸坊的匠官们都惊呆了,激动的欢呼起来。

纸坊的长吏过来接连下拜,一脸崇拜看向胡翊,追问此法是如何想到的。

这名长吏开心的道:

“下官们不是没想过往纸里加胶,只是加胶影响书写,这个度极为难掌控,

昨夜也曾试过几次,都不成功,駙马爷这黄蜀葵根黏液就恰到好处,既不过粘,

又不影响书写,实在是妙啊!”

胡翊也很坦然的说道,“这法子是翰林学士陶安教我的,也不是我的功劳。”

杨思义就笑著说道,“駙马爷实乃大度之人,从不据功为已有,实在是瀟洒坦荡。”

胡翊就顺著他的话头儿说道:

“既然如此,把这些匠官们都叫上,隨我到华盖殿去请功。”

胡翊用手指轻弹著钞纸,发出沙沙脆响,这纸张却不变形,当真是好纸。

他开心地道,“今日造成钞纸之功都是你们的,倘若陛下赏赐,也就都是你们的。”

杨思义和匠官们连连推辞,都说这功劳应该归功於胡翊。

但胡翊坚持不受,已经跑到华盖殿去討赏去了。

一见到样纸如此完美,朱元璋也很高兴,不止要奖赏杨思义和纸坊造纸的匠官们,还要奖赏陶安。

朱元璋便对陶安说道:

“你不是说年纪大了要告老吗,咱就准你回江西老家去著书,再委你一个江西参政,到了地方上多做一些造福百姓的事,咱就不把你强留在南京了。”

陶安听说后,为之一喜,立即便下拜谢恩。

一个翰林学士再怎么样受宠,终归没有实权,说好听一点他是朱元璋的幕僚、谋士。

说难听一点,啥官职都不是。

但这个江西参政就不一样了,中书省在全国各地都建有分省,主管一省之大事。

朱元璋派陶安去做江西参政,就是赋予了他极大的实权,这份信任可就太大了。

但就在陶安忙著谢恩时,胡翊想到陶安未来的命运,心中不忍。

陶安就是做了江西参政,刚到任上不久,便病逝了。

他死之后,该是现任吏部尚书滕毅去江西,接他的参政之位。

其实胡翊从第一次见陶安,就注意起他的面色了。

但陶安面色正常,看不出疾病的样子,就也一直没好说。

现在不同了。

陶安要去赴任,到了江西必死,胡翊感念这位学士对自己的帮助,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陛下,臣想在您委任陶学士之前,说一件事。”

朱元璋看向胡翊,有些意外。

这个一向识大体的女婿,怎么这时候打断自己?

这正给陶安封著官,要交代正事呢。

“说吧。”

朱元璋还是叫他先开口。

胡翊就说道,“陶学士的身体,只怕—-只怕有些病症。”

啊?

朱元璋听到这话,立即意识到不好。

能令胡翊打断自己,都要把这话说出来。

想来陶安身体病的还不轻?

一旁的陶安听了这话,同样一愣,心里也开始发毛了。

这位駙马爷的医术,堪称如今大明第一。

他侍奉陛下最近,常听到陛下夸讚其医术,现在这么说,只怕是有难了。

陶安嚇的赶紧过来,衝著胡翊拜了又拜问道:

“咐马爷,下官的病症如何啊?病的重吗?”

陶安的病从面相看不出什么来,胡翊只能先为他把脉。

这一把脉才发现,陶安体內气血旺盛却淤积,说白了就是现在的高血压,隨时可能有危险。

经过诊脉,大体上可以断定陶安的病症了。

他应该是到了江西任上,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暴死。

这病搁现代都难治,更別说大明时代的医疗条件了。

胡翊接连问陶安,是否吃盐过多?是否喜吃油腻?

果然,陶安猛吃盐,最喜爱大块肥肉。

胡翊只能给他开一道药方,先稳住身体,再叮嘱他多练习拳脚、兵器一类,

强健身形则可以挽救性命。

这种最重要的是忌口加锻链,用药只能稳住病情,达不到降压的作用,目前只能如此。

好在陶安是个怕死之人,胡翊今日一嚇,说他可能活不过今年。

这傢伙回去了肯定会重视的。

胡翊开口提醒,但不一定就能保住陶安性命。

陶安这份官运就作废了,江西参政他暂时当不上,得先回去苟命。

朱元璋倒挺开心的。

陶安是他极为喜欢的幕僚,日常就带在身边做事,当然也不舍此人病去。

胡翊要救他的命,算是为他挽留住一个老友,这下朱元璋看在胡翊的面上,

又多赏了纸坊那些匠官们银子。

朱元璋看著胡翊,满意的开口道:

“这就对了,杨思义和他手下那些匠官们都是好臣子,该多跟他们亲近。”

朱元璋又提醒道,“陶安也不错,此外咱再给你推荐几个人。”

“东宫门大夫吴琳,他是文武双全,做事稳妥忠诚;翰林学士费震,他敢於直諫、不惧怕权势,昨日刚参了李善长一本,现在李相著报復他呢。”

朱元璋就说道,“你想法子把费震保下。”

“还有!”

朱元璋又想拿胡翊去得罪人,开口说道:

“明日你上朝,钞纸做好了,宝钞隨时能印,咱要你带头討论钱事革新,到明日你姑父也要去朝堂上助你,咱们就把这事定下来。”

胡翊想骂人。

这事又叫他带头,就次次都是自己来做这个白脸好臣唄?

以宝钞2、实物2、白银3、铜钱3的法子,强迫朝堂上这些大臣们交税。

这些大臣们背后的家族势力庞大,大都是从元朝就开始得利的士族大家、地主阶级。

明日朝堂上的反对声音必然不会少,只怕是相当激烈了!

胡翊很鬱闷,明日他要被群起而攻之啊!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落难霸总亿人欺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 穿七零,斗极品,改嫁随军生三宝 渣夫想抬平妻进门,我转头做他后娘 听心声,吃大瓜!真千金引爆豪门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灭我全族?弃守帝关,化禁区之主 让你淘金,淘金懂吗!你用车拉? 七零,改嫁温柔残夫是个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