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直接打断了他,笑骂道:
“处州杀了那么多人,咋不见你惶恐?”
“你小子,別给咱在华盖殿里出洋相。”
一见姐夫被批了,朱標和沐英都笑的很开心。
胡翊有时候充当的就是开心果的角色,没有他在的日子里,宫里就很闷。
现在他回来了,朱標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接下来便是详细奏报处州的事了。
朱元璋的脑壳又疼起来,这下香炉里的沉香也起不了作用,把老朱又气的咬牙切齿发起脾气来。
“该!”
“依著咱看,你杀少了!就该多杀一批,赶尽杀绝才对!”
一句话里面用了三个『杀』字。
胡翊心说,老丈杆子的火气见涨啊。
终於等到说完正事,朱元璋这才开口道:
“叫標儿带你们到后宫去,皇后可牵掛你们了。”
他又郑重拉著胡翊说道,“给你岳母还有標儿好好诊一诊,他们这幅身子可不能出问题。”
胡翊点著头,就跟朱標来到了坤寧宫。
马皇后一看到女婿和养子来了,立即把孩子递给奶娘。
而后快步走过来,显得极为亲切和慈爱。
“这两个孩子,怎么都瘦了?”
马皇后將两个孩子仔细打量,心疼的紧,连连叫他们坐下回话。
寒敘了半天,胡翊这才提到了马皇后的病症。
“岳母,诊诊脉吧。”
胡翊搭上马皇后的脉搏,立即便意识到不对劲。
肺络受阻,脉动无力。
再看舌苔,舌头上一层白絮状,烂的如同开了。
这是较为严重的肺病了。
胡翊立即询问马皇后的症状:
“岳母,太子说您乾咳多日,夜间盗汗,可还有其他症状吗?”
马皇后回忆著,也把自己的体感都详细说了一遍:
“晨起时乾咳,一早一晚最重,標儿和你岳丈也都说我,中午时候脸上红的像是抹了彩一样。”
胡翊听到此话,越发皱紧了眉头。
早在朱標迎接他时,在通济门他就一眼看出端倪。
朱標比他走之前,略瘦了一点。
马皇后则是瘦的更为明显,这是肉眼就能观察出来的。
胡翊又转过头来问沐英道:
“你看岳母是否瘦了许多?”
沐英点著头道,“娘確实消瘦了,想来又是捨不得吃穿,勤俭所致的。”
马皇后就笑道,“你这孩子,我一瘦就是捨不得吃穿啦?”
“你们净嫌我吃得少,我的肠胃就这么大,总不能顿顿饭都吃撑吧。”
马皇后慈爱的看著女婿和养子,开口说道:
“我去给你们擀麵条,今天吃肉丝麵。
你们兄弟三个,慢慢合计我这个病吧。”
胡翊就叫朱標把就诊的记录拿出来,仔细翻看著医案。
这一次马皇后的病症,太医院一共用药七次,可谓是相当多了。
第一次是太医院院判张景岳断的症。
诊出风寒之症,用药不愈。
第二次就是崔医士来诊了,他是马皇后较为信任的人。
下判也是风寒,用药又不愈,
第三次派了汪御医过来,算是太医院里医术和辈分都最高的人了。
汪御医断出风寒症,外加『秋燥伤肺兼营血不足”。
就是缺精少血,伤及了根骨。
然后开始治风寒,外加补血、解表、润肺。
直到后面看到第七次,马皇后和朱標的病症才勉强痊癒了。
但也没有完全的好利索。
实际上这病在胡翊看来,他们完全治错了方向。
真不是风寒,反而像是一一“肺癆”。
就是现代的肺结核病。
润肺是对的,其他的用药完全都不沾边。
可是他现在也不敢完全下判,
如果马皇后跟朱標真的是结核病的话,胡翊纵然医术再高超,他也是无解的。
別说在明代无解了。
就算往后倒五百年,鲁迅、萧邦这些人都死於结核。
这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直到二十世纪中期才能够根治。
现在距离二十世纪中期,还有六百年。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胡翊唯一能想到的解法就是青霉素。
可是要在明朝搞出青霉素,这和原始人手搓火箭的难度差不多大,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想起《明史》中记载马皇后晚年消瘦憔悴,咳血不止的现象,胡翊更加確信是肺结核,
她最后面临死神之际,怕传染给別人,都不让外人进出房间。
再联想到朱標正值壮年,老朱家又有的是长寿基因,却去了一趟长安,回来就暴毙而亡了。
这事儿也充满了蹊蹺。
此事的干係有些过大了!
胡翊心知,这两人对於朱元璋都异常的重要。
尤其是马皇后,死於洪武十五年,自己若不能保住她的命,晚年的杀神朱元璋附体都是小事。
失去马皇后的庇护,胡家跟著陪葬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一想到此处,胡翊必须要百分之百確诊病因,再想治癒的法子。
他当即想到要製作一个听诊器。
必须听诊马皇后和朱標的肺部,才能最后確定病根。
像现代这样精密的听诊器,胡翊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出的。
但听诊器的核心,其实就是个放大肺部呼吸声音的仪器,跟声音放大器的原理差不多。
士兵们守城时,习惯將陶瓮埋於地下,外面蒙上一层牛皮密封。
这样把耳朵贴在牛皮上,就能听到地下细微处的动静,防止有人挖地道破城。
同样的道理,如果用竹筒做成类似的共鸣箱体呢?
找一节竹筒,將开口的一侧用丝绸包裹住,使用鱼胶粘连,再用一层蜂蜡密封。
这边就相当於是陶瓮的鼓皮。
另一端只需要钻一个小眼,把耳朵贴过去,是否能够听到肺部的声音呢?
胡翊想试一试。
他立即画了一份草图,跑到工部去找蔡信,请他找工匠照图製作。
对於这位駙马爷的奇思妙想,蔡信早已是屡见不鲜了。
破扩廓用的声阵,宝钞用纸、宝钞防偽的手段,都被他用奇思妙想成功构造出来。
所以对於胡翊要用到的东西,蔡信立即便想办法去做。
等到中午时分,朱元璋回来吃饭,问胡翊道:
“標儿和你岳母的病如何了?不严重吧?”
胡翊一时间不好开口。
朱元璋本来挺轻鬆的面容,被他这一沉默,直接给干崩了!
“难道病情很棘手吗?”
这位大明洪武皇帝立即放下碗筷,这一刻他有些慌了。
一个是陪伴自己多年,同甘共苦的原配妻子。
一个是承继著未来的大明储君!
这两人中的任何一个有事,都是他无法接受的。
“照直了说,別犯楞啊!”
朱元璋是真急了。
胡翊这才话到嘴边,吐出真言来道:
“岳丈,岳母和太子这病麻烦了。”
“啥?!”
朱元璋当即愣在原地,一双虎目瞪圆了。
胡翊只得把真话讲出来道:
“我就怕自己诊断错了,岳母和太子的病,只怕是不治之症。”
朱元璋听罢,双眼瞳孔骤缩。
不可思议地盯著马皇后和朱標,而后又看向胡翊。
当胡翊说出『不治之症”这四字时,就连朱標和马皇后都是一惊。
沐英也跟著一愣,问道:
“姐夫,太医诊治的不是风寒和血虚吗,难道他们诊断错了?”
胡翊摇著头,他现在倒是希望自己诊断错了。
就等听筒一做好,听一听肺部的杂音,就能完全確诊了。
朱元璋听说他还要用听筒確诊,急的立即派人去催。
胡翊这下饭也顾不得吃了,跑到蔡信那里去试验听筒。
这个小玩意儿倒是不难。
听筒做出来后,胡翊放在蔡信胸前,自己將耳朵放在竹节这端的小孔处。
蔡信的心跳和呼吸声音,至少都被放大了三倍以上,能够更加清晰的听到。
他立即拿上东西返回坤寧宫。
朱元璋今日被此事所搅扰,到现在都是心神不寧,也没空处理政事了。
此刻胡翊將听筒拿来,先放在朱標的左胸位置,然后把耳朵贴近过去。
“殿下,吸气呼气胡翊尝试引导朱標。
朱元璋虽然不知道胡翊的想法,但很显然,这和诊断病症有关。
他们登时就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一丝杂乱呼吸声,惊扰了胡翊为朱標诊断病情。
胡翊这时竖起了耳朵仔细的听。
他也接触过现代的听诊器,以前村里有个赤脚医生,小时候经常偷拿他的听诊器给自己听诊。
听筒的声音虽然不如现代听诊器那样清晰,
但是,朱標在一呼一吸时。
隨著气流进出肺部,產生的那种细碎爆裂音,却绝对不会有错。
肺部湿囉音!
这是肺结核的明显特徵了!
呼气时肺部断续的震颤感,更是让胡翊確诊了,这就是肺结核。
也就是古人闻之色变,堪称不治之症的一一“肺癆”!
確诊之后,胡翊又给马皇后听诊。
母子居然都是这个病!
一瞬间,胡翊觉得天塌了!
当朱元璋得知是肺癆时,也顿时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马皇后和朱標俱都是一愣,尤其是马皇后,近乎崩溃。
这夫妻二人,现在看著彼此,眼神中既有温情、惊恐、愤怒和不解。
他们又一起看向朱標,心痛的难以自禁,马皇后两行清泪更是顺著眼角滑落下来。
“可怜我的標儿啊!”
“娘这把年纪,得了肺癆倒没什么,你才14岁啊,可怜的標儿—你怎么能—怎么能得这个病呢?”
母子二人此刻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朱元璋虎目中也含著泪。
他太知道肺癆病人的下场了。
得了这病,就算再有钱,再有手段,治不好就是治不好。
此刻的朱元璋,狠狠在地板上著脚,一脸愤恨地道:
“天啊!”
“你为何要让咱婆娘和標儿得这个病?让咱来替他们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