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硬刚杨宪,贴脸开大!
胡翊不等天亮,已到了东宫,
朱元璋拒绝见他,但那63个滥等充数的医士要处置,他得请朱標把奏书递上去。
在东宫送完了奏摺,出来时,正赶上官员上朝。
应天府尹王兴宗,一眼便在人群中锁定了他。
明知这位駙马爷,与高见贤之死脱不了关係。
王兴宗立即便走过去,也要借著问安的档口,想確定这位駙马爷是否为真凶。
对於他这种破案狠辣的老手,往往只需一个眼神,就能確定对方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件事。
確定了元凶,办起案来就简单多了,不用再像无头苍蝇那般四处乱撞。
王兴宗穿过人流,远远地便冲胡翊打起招呼来:
“駙马,请留步。”
胡翊见到此人向自己走过来,知道他是为了高见贤的案子。
应天府尹嘛,正是他职权所在。
事是胡翊做的不假。
但要是大大方方的当面承认,他就是个傻子了。
胡翊不等王兴宗走到近前,心中已然想好了对策。
王兴宗过来,立即躬下身子拜见,看他面色愁苦,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
“駙马爷,可算找到您了,您得救下官一救啊!”
王兴宗上来就求救,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
他完全没有一点要问询案情的意思,令胡翊恍惚间也產生了一丝错觉。
“王府尹这是怎么了?”
胡翊觉得奇怪。
王兴宗立即抱著板,又冲胡翊作了好几个揖,开口求救道:
“唉,想必您也知道高见贤高大人之死的事了。”
他说到此处,把身子躬低了一些,然后抬眼悄悄打量著胡翊的举动。
尤其是胡翊的肢体动作。
从人的肢体动作上,可以看出很多东西,再结合这个人即时的反应和面部微表情。
有些事情,就可以推测个七七八八了。
胡翊应了一声:
“听说了,怎么?”
胡翊立即提防起来。
他从东宫出来,拿著几份太医院的文书,正好將双手背负在身后,握著文书。
这样一来,手有地方放了,只要胡翊的面部表情正常一些,王兴宗便不太好判断。
胡翊也不知道王兴宗的来意,此人身为应天府尹,意图到底如何?
他便以一副此事与自己毫无关係的姿態,显得十分从容。
王兴宗看在眼里,见问不出什么,便索性提到了他那夜出城的事。
“駙马爷,您也知道,朝廷命官之死,陛下震怒。
如今要下官儘快破案,下官对当夜进出城记录进行过盘查,恰好就见到駙马爷您当夜也出了城说到此处,王兴宗立即又拿眼晴警过去,悄悄探查胡翊的微表情。
正因为駙马双手背负在身后,王兴宗看不出破绽。
只好尽全力刺激胡翊,以观察他的反应。
胡翊开口没有丝毫迟钝,话也答的非常清楚,而且很流利:
“我大哥落水之事,王府尹知道吗?
那夜我冒雨出城,去龙潭镇救大哥,第二日与沐英將军一起回京。
王府尹若要查案,本駙马和沐英將军都可以配合你,询问出城记录而已,这些都是小事。”
王兴宗点著头,见駙马没有任何异常之处,答对也没有卡顿。
既然问不出破绽,就见好就收,他立即躬身赔礼道:
“多谢駙马爷救我!
您也知道,这桩命案要查,下官实在是夹在两难中了。
本不该对您进行问询,这实在是大大的不敬,可是下官实在没招了,只得来求您走个过场。”
王兴宗说到此处,不忘又道了一次歉:
“駙马爷,请您恕罪,恕罪啊。”
“好说,好说。”
胡翊开口便道:
“我今日在太医院,王府尹若有任何遗漏之处,可隨时过来找我。
既然是为朝廷办案,王府尹何罪之有?”
胡翊的表现很机智,迅速挡过了王兴宗的盘查。
这令王兴宗甚至都有些恍惚了。
此案极怪!
駙马嫌疑虽大,但却找不出破绽。
莫非,是宫中的意思?
只是奇怪啊,高见贤高大人又为何要死呢?
杀他的动机又是什么?
考验王兴宗一生的最大难题,出现了。
此事一个应对不好,就要身背大祸。
他已然发觉,自己牵涉进了一场大漩涡之中,背后还不知道是哪些大人物在相互斗法。
朝堂上。
朱標將胡翊的奏章递了上去,代为奏事道:
“儿臣代东宫属官胡翊奏事。
清查太医院医土,查得63名医士乃是不轨之徒,靠与戴原礼、徐彦纯二人贪赃卖法,违律摧升。
胡詹事在奏摺中有言,这其中还有多名违规的医士,乃是当朝官员,甚至是皇亲家的子嗣。
他们的子侄被安插进太医院,也有以权谋私的嫌疑,儿臣请陛下裁决。”
这道奏本一经念出,杨宪等人立即是心头一颤,
朱元璋毫不客气的点名道:
“杭琪,你那妻弟连字都不会写,如何晋升的医士?”
听闻此言,户部侍郎杭琪赶忙跪地认罪,诚惶诚恐的道:
“陛下,臣有纵容包庇之罪,明知妻弟无才,却怀有私心,请陛下治罪。”
朱元璋隨即又点了吴云、杨宪的名字。
这二人也是跪地颤抖,连忙认罪,態度显得极为诚恳。
朱元璋出奇的没有爆发出来,好像並无多大怒火一样。
他沉吟片刻后,开口道:
“罚尔等俸禄一年,看在你们跟著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
杨宪等人听说后,立即躬身谢恩。
像朱元璋这么轻拿轻放,並没有过多怪罪他们的情况,实在是少见。
要知道,他可是最痛恨贪赃卖法之事的。
处置完了官员,朱元璋对这些走关係、走门路,通过不良手段爬上医士位的63人,却是毫不手软。
他立即开口道:
“传旨,准胡翊所请,將这63人尽数剥皮充草,悬掛医士堂以警示后人。”
杨宪等人恨得牙直痒痒,心中怒火升腾,如同即將喷薄而出的火山。
皇帝开了金口,子侄们非死不可!
这一刻,他们对於胡翊的恨,也达到了顶点!
朱標这时却文站出来说道:
“胡詹事还有所请,请求陛下准他亲自监刑。”
朱元璋虽不知道胡翊要搞什么鬼,但他既然提出来了,那就答应吧:
“准奏,駙马处置严厉,此等贪赃枉法大事,就该越发严厉的去办,才能以此震我大明官场此事就归於駙马去办,刑部就別管了。”
刑部尚书周楨立即出列应了一声:
“臣遵旨。”
朱元璋想了想,又道:
“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也就不要再拖著,叫駙马赶在除夕前儘快行刑,朕年末祭天之时,將这些一併告知上苍。”
听闻此言,杨宪等人心中又是一颤。
陛下这是不想叫他们过好这个年啊!
朱元璋不但不想让他们好好过这个年,此刻更是声音漠然,冷淡的开口说道:
“杨宪,你既然因为私心而违抗朝廷法度,朕就要叫你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说罢,他点名道:
“杨宪、吴云、杭琪,还有涉案的其他人。
行刑之日,你们都给咱到刑场上去观刑!
都亲眼看看自己的子侄们下场,也好叫你们以后知道知道,把这些私心都给朕去掉。”
说到此处,朱元璋又想起了自己后宫的两个妃子,立即又下令道:
“传旨,叫后宫定妃和寧妃也都派人去观刑,看看她们的好子侄。”
“哼!”
剥皮刑场,设在三山门外。
对於百姓们来说,这里是阴气最重的地方,
三山门外,是大片的坟莹,即便是行乞討饭之人,都不会轻易到这里来。
就在朱元璋下旨后,行刑的告示便立即贴出。
今日是第三日,胡翊带著旨意,亲自在三山门刑场行刑。
站在开阔的法场上方,放眼望去,远处便是一片片鼓起的坟包。
不远处的几颗枯树上,盘踞著大量的乌鸦见到一队队的官兵將刑场围住,眾多百姓们一涌而出,將整个法场簇拥的人山人海。
那些枯树上的乌鸦,不仅没有被嚇走,反而是越聚越多。
不止是乌鸦,头顶上有老鹰在盘旋等食,几百米外的地方,响起了不知藏身在何处的猫头鹰蹄叫声音。
这些啼叫声音显得异常阴森,惨厉的很。
再加上不时有野狗往这刑场附近蹄,更是引的人们心头一紧。
也不知道是此地当真阴气过重,还是冬日里不容易见到太阳。
已经到了响午时分了,三山门外这片地方上,依旧是雾气昭昭的,看不太清楚。
看砍头的人有许多,但轮到看剥皮的时候,有这个胆子的人就不多了。
来的大都是些男人们。
不过即便如此,林林总总的,也有好几千人来看。
法场下方,列著一排座椅,由几名官兵专门在此看守。
这块划归出来的地方,就是待会儿给杨宪他们观刑坐的。
今日调来了整个南京城的子手。
先是剥皮,剥完了皮,人还未死。
这时候就要斩首。
朱元璋对於这种剥皮充草之人,是不准叫人给他们收户的。
斩首之后,弃於城外,任由野兽啃食。
因而,那不时到人群周围的野狗们,別看是四处游离,没有饱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