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心疾的解法,我就是看不惯朱元璋的匠籍制度!
这姑娘吃过药后,那真是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只因药灸才刚扎上,一时还看不出效果来,
別的问题都没有,就还是那个老困扰,常婉体內无法自主生出阳气,全靠喝汤药维持。
最终的方向,还是要把这事儿解决,她的病也就好了。
好在是熟练度还差几点,这个心疾就能升阶,胡翊今日对此事倒充满了期待。
可以肯定的是,今日於此病症上升阶后,就能有答案了。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药灸,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朱静端这次动起针来,就很少再出错。
媳妇的进步肉眼可见,真要说起来,她学医天赋也是不差。
这里的事已解决,胡翊便领著朱棣、朱橘往医局而去。
今日的朝堂上缺了个太子,文武群臣们列在两班,一个个的神情也变严肃了许多。
太子在时,臣子们在奉天殿上出了错,总能求个情,也能够发落的轻些。
这就是太子的仁厚之处了。
他若不在,今日就得要小心些,朱元璋罚起人来可是没轻没重的。
对於太子告病,朱元璋也没有说什么。
坐在龙椅上,今日呈送奏本的事,都换成了洪公公来办。
这反倒让他有些不適,觉得生疏了。
当胡惟庸出班,奏到抚州钱策推行受阻之事时,洪公公递过来奏章,朱元璋下意识开口道:
“太子,你如何看?”
这句话一出口,顿时朝堂上鸦雀无声。
朱元璋还未反应过来,直到洪公公小声在身边提醒:
“陛下,太子今日告病呀。”
他这才回过神来,看著往日侍立在侧的地方,今日却空空如也朱元璋的心头,也觉得有些空荡荡的。
因为从姜御医那里接手了病人,胡翊坐诊之地,现在可以用“门庭若市”四字来形容。
祛癆丸的出现,癆病患者反而减少几个。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疾熟练度飞快地攀升。
【医术*风湿心疾:1/200(略窥门径)】
升阶终於在这一刻开启了。
胡翊的专注力度突然提升了好几倍,越发的沉浸在诊治之中。
切脉、开方如同喝水,速度陡然加快了好几倍。
根本不需要沉吟,不需要思考,一切患者的脉门,该是什么病,该如何医治?
患者的身体状况如何?
他就好像长了一双天眼一般,马上就能洞悉。
然后提笔开方,如笔走龙蛇,今日这一套流程从一开始便透著一股子爽利感,简直比平时的诊疗速度提升了一倍不止!
胡翊这次又发现了新方向。
他把以前许多治疗肺疾和气血症的经验,莫名地与心疾联合在一起,然后发现里面的许多共同之处突然就想通了。
通了之后,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治疗似乎存在一定的误区。
似乎是大方向出了问题。
先前主治的是心脉,兼治血气。
但他按照如今融匯贯通出来的经验,仔细推理一遍,现在却认为解决心疾的关键,主要在於血气。
不对,这样说实在不太严谨,
应该说,解决风湿性心疾的主要病根,应该实在解决血气上。
先前胡翊的做法是补肝肾,补心脉。
但现在思路一转变,他发觉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药灸加上运动,再加上补血气。
血气不能仅从肝肾上补,而是要从全局上来补,所以应该以温补之药来缓缓补充身体元气,把整个身体带动起来,以此来增加全身血气的增强。
说白了,这就是给病人错漏百出的身体打底子,慢慢使之堵漏,然后癒合,最后復生出阳气。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而在补药的选择上,用劲不可以过猛,甚至於温补都有一些过猛了。
所以,在对待风湿性心疾患者时,应当先以温补,之后逐渐变化为微补,减少剂量,靠长期的微补来逐渐修復体內元气和血气。
药灸起到的是行血活络,运动起到的则是增加体质、活血,以及减少血气的拥堵、淤积作用。
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运动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降血脂。
想到此处,胡翊开始给面前这名患者开方了。
黄芪(炙)5钱(益气固表)
党参3钱3分(补中益气)
当归(酒洗)3钱(补血活血)
白朮(炒)3钱(健脾燥湿)
杜仲(盐炒)2钱(温补肝肾,滋养筋骨)
茯苓3钱(渗湿健脾)
炙甘草2钱(调和诸药)
这次的药方很简单,但对於用药的要求就高了。
黄芪、当归、白朮、杜仲,这几味药或用酒洗,或以盐炒。
为的都是降低药性中的燥热,达到温补,甚至是微补的效果。
胡翊心道,开的这副药待会儿送到朱手里,这个脾气很好的小伙子搞不好都要骂人了。
在开出这幅药方后,胡翊又在后面加上一句:
“每日步行六千步以上为药引l,一万步者佳。”
备註上了这些字跡后,他把药方递过去。
患者去抓药了,胡翊的熟练度这次直接涨了4点。
【医术*风湿心疾:5/200(略窥门径)】
嗯,验证过后,这次的思路应该是对头了。
他便继续诊治。
確实如胡翊猜想的一般,抓药、处置药的医士们,今日都快被逼疯了。
难得朱这样的好脾气,今日也是被折磨到抓狂。
刚刚处理了一批杜仲、白朮等药,结果刚坐下来,屁股还未坐稳。
姐夫的药方又来了,又大都是这几味药。
如此一遍一遍的反覆受著折磨,朱无奈来到姐夫面前,开口问道:
“姐夫,要不咱们多备著点炮製药?要不然的话,这医局明日我不来了!”
哈哈哈!
胡翊看著自己这个小妻弟,一向脾气好好的他,今日竟然发脾气了。
他也想起是自己的疏忽,刚才都沉浸在忘我的状態里面了,对於这些就没怎么在乎。
此时的胡翊倒也是赶紧认错道:
“怪我怪我,以后这些炮製药得多备著些,姐夫给你赔礼道歉。”
“不用。”
朱橘吡出两颗小虎牙,笑著道:
“姐夫只要儘快教我诊脉的诀窍,给我机会练练手,今后隨便姐夫怎样支使。”
胡翊心道,小滑头,原来心思都在这儿呢。
倒也不是胡翊不教,基础打的越牢靠,后面学关键东西时候就越快,也越不容易出错,
锻炼朱橘这些,还需要一些时间呢。
他就只是图图的答应了一句。
朱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即便是姐夫图的答应了一句,他都已经很开心,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胡翊就看著这小子的背影,老五对於医术一道,当真是痴迷到了极点啊!
“姐夫,有个小丫头一直在那边望你呢。”
徐允恭拿手指过去,胡翊看到了站在那里怯怯的何南雀。
胡翊拍著脑袋,暗道了一声糟糕。
昨夜朱静端还在灵秀宫叮嘱自己,资助何家兄妹的钱该给她们了。
胡翊连忙取下几钱银子,又拿了本医书,走到对面去交给南雀。
“在这里等久了吧?”
让这个四岁不到的小女孩在此地等了一早上,胡翊心里挺汗顏的。
南雀摇摇头道:
“駙马爷还救了哥哥和南雀的命呢,南雀愿意等。”
胡翊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开口便把银子递过去道:
“叫你哥哥不要捨不得钱,医士堂招新的事也快了,叫他一定要好好学。”
他说著话,把这本新的医书递过去。
南雀赶忙在身上擦了擦小手,取出一块包袱皮,小心翼翼地把医书用包被皮包起来,然后抱在怀里。
她生怕弄脏了。
毕竟这个时代普通的小人书画本,都在2钱银子左右。
如今的大明,纸张短缺,小说书本普遍在二两银子一册往上。
像医书、农书这种功能性更强的书籍,普遍都在三五两银子以上。
见她包的这样小心翼翼,胡翊本想叫她不必这样紧张,但又一想到,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惜书本、用具,这是好事。
他就把话文咽了回去,只是叮瞩说道:
“距离开考的日子可没几个月了,叫你哥哥好好读书,不要再出去赚钱卖苦力了。
你们公主姐姐说了要资助,那便会资助到底,你们只管专心学习,好好生活。”
“嗯。”
何南雀郑重地点了下头,然后开心地挥手和胡翊说再见。
“駙马爷哥哥,好心有好报,我代哥哥谢你!”
看到小丫头跑开了,与她閒聊几句,胡翊不禁也得到了些放鬆。
今日坐诊已毕,该是忙东宫製药局和造物局的事了。
惠民医局如今有四分之一的建筑已经落成,还有的房间都在陆续垒砌、加盖。
胡翊准备把临街的几间拾出来,先把牌子掛上去,到时候搞一个落成仪式。
他想了想,既然是太子东宫开的造物局,这个牌匾上的字还是去请皇帝御笔比较好一点。
皇帝的御笔,便代表了造物局和製药局的招牌,以及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