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太暗地里发了大財,天天去周大姐那,两人都拿著纸笔,算拆迁帐,算了一遍又一遍,也不嫌腻。
周大姐买的刘黄玉家这房子,虽然不大,房產证上也有两百个平方,算下来,能拿十二万左右,之前周大姐买的那两小间房子,也有四十平,能拿两万块。
周大姐想来想去,还是不全部拿钱,准备要两套房子,並一些货幣补偿,一套自己住,一套租出去。
老王头家的那个院子大,比周老太家的还要大一些,要补偿二十多万,但是那是老王头的,周大姐不去想。
周老太也在盘算自己拿多少钱多少房子。
南城不算发展很好的城市,在这里要房子,周老太觉得不划算。
她去过羊城这样的大地方,在南城一套好住宅只要三四万的时候,羊城一套好位置的好房子竟然要三十几万,就可知两个地方的差距。
周老太要买房子,也要上羊城买去,这样经济发达的地方,日后就算要把房子换成钱,也容易脱手。
算一算,她拆迁补偿的钱,在羊城买房子,选那位置好的,也不过只能买两套。
南城的钱拿到羊城去用,就好像钱都不是钱了似的。
周老太想到这,心里的欢喜稍微淡了点。
周老太心里打定了主意,她只要一套房子,剩下的全要钱。
又想一想,林建生巴巴地找她要房子,这辈子林建生还算像个样,帮忙不少,周老太决定给他一套五六十平的房子,够他们一家子住就行了。
拆迁公告发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手上有房的,发愁的是房子提前卖掉的。
像刘黄玉这种回来討要房子的人不少,那个卖凶宅给周老太的於老头一家,就准备来討要房子了。
之前周老太买於老头的房子,不过五千块钱,现在要补偿十来万,任何一个前房主听了这样的消息,恐怕心里都难受。
於老头一家沤得不行了。
之前也是一家人倒霉,好好的房子租出去,发生了凶杀案,当时於老头的儿子也不太顺利,一家人找了懂行的来看,说是房子不吉利,要卖掉。
这才让周老太捡了漏。
跟刘黄玉的耍赖不太一样,这於老头准备了厚礼,来寻周老太。
周老太现在在德村的名气实在很大,一个人坐拥五套房子,一拆迁,就是德村的首富。
现在一些人见了周老太,都不喊她周主任了,而是戏称她周首富。
周老太心里受用,但却不乐意他们这么喊她。
有道是,財不露白,让人知道她一个老太太有这么多钱,恐怕夜里睡觉都不得安寧了。
於建华拎著礼,找到了周老太家里来。
这老头还没自己来,还找了夏江海一块过来。
於建华拎了礼去他家,央他过来做中人说和。夏江海听说周老太只五千块就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心里好不羡慕嫉妒,很爽快地就跟著於建华过来了。
“周大姐。”夏江海一登门,笑容可掬,態度亲热,他还没空手来,拎了一包豆粉。
虽然几年没见到,周老太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老头来,因为捡了人家的一个便宜,印象不可能不深。
周老太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也没慌张,把人请到了屋里坐。
於建华也没拐弯抹角,提出要把房子买回来,他跟周老太说:“这房子放大姐手上几年了,不能让大姐白出力气,我们愿意三万块钱,把房子买回来。”
周老太只了五千块钱买的房子,现在於建华一家愿意三万块钱买,让周老太挣两万五。
比起那些张口就要原价买回房子的,这於老头一家还算稍微像样点。
只是周老太明明能挣十来万,为啥只赚个零头呢。她跟这於老头一家无亲无故的。
夏江海一个劲地说和,“周大姐,你一个人也不了这么多钱,你看这老於多可怜一个人,你就做做好事,把房子卖给他们家吧,都是街坊邻居,做事也不能太过火,再说,你还是村委会的一份子,不能占村民便宜,你说是吧?”
夏江海看周老太要挣这么多钱,心里实在酸得很,恨不得周老太把所有房子都退了才好呢。
周老太又不是傻子,怎么肯退,別说於老头拿三万跟她买,就是五万,八万,她也不同意。
不过看在捡大便宜的份上,也看在对方还算讲理的份上,周老太愿意补他们五千块钱,算是把当初占的房价上的便宜,补给他们。
不过她没说这是补的房价,只是说看在於老头一把年纪,生活过得困难,愿意送他五千块钱。
於老头的目的可不是五千块钱,又跟周老太说好话。
可周老太不是那等別人说几句好话就心软的人,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她要是总是考虑別人的死活,那她就不是人,她是菩萨,把到手的钱送给別人,那是菩萨干的事情。
於老头在周老太家里坐半天,房子没要回来,也不算全无收穫,周老太答应给他五千块钱。
於建华回到家里,给儿子一说。
儿子嘆口气,说道:“算了,爸,这也是咱们家的运气。那房子不出那事情,我们不会卖,破財免灾吧。”
但不是人人都跟老於家这么通透,要房子大战,才刚刚在德村拉开序幕。
前面那老肖商店,都被前面的房主老王一家闹得开不了门,连商店都关了,但是这会儿,老肖一家也看不上做买卖挣的这三瓜两枣了,一心要守住这个房子,跟前房主家打擂台。
隔壁老宋一家,跟现房主的纠葛,也进入了白热化。一时间,德村鸡飞狗跳。
拆迁公告一出来,德村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辈,各个都成了孝子贤孙,家里的老人生活水平,一下子提升得空前的高。
周老太有一天碰到五保户曹老头。
这老头一辈子也没穿过什么好衣服,周老太碰见他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
只见曹老头理了头髮,颳了鬍子,簇新的衣服穿在身上,脚上的鞋也体面,看起来跟过去那个五保户,不是一个人。
周老太笑他打扮得像新郎官,曹老头高兴地拍拍身上的衣服,这都是他那个新娶老婆带来的儿子,孝敬他的。
林建民就住在村里,看到了拆迁公告,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他妈买房子,他是知道的,那时候心里还疑惑老太太为什么买这么多房子,如今看来,老太太实在有先见之明。
他还知道秋桃也买了,这下子,这母女俩不知道要拿多少钱。
林建民心里后悔,当初怎么不跟著他妈也买上一套。
好在他的户口还在老宅里,按照拆迁补偿的方案,一个人头,补偿一万块钱,或者是三十平房子。
林建民又庆幸起来,幸好他没买上楼房,要是买了楼房,他肯定是要把户口迁出去的。
再说小燕,跟著童俊去了一次他家里。
童俊家一家人都在,他两个姐姐並姐夫,童俊爸妈。
小燕给童家人都带了礼物,童俊爸妈,他大姐二姐,就连姐家的孩子,也没落下。
但童家人拿了礼物,也並没多少热络,对小燕的態度淡淡的。
童俊他妈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端上了一桌菜,可几乎都是素菜,荤菜只有一碗鸡蛋汤,几个素菜里,零星有点肉。
小燕很是拘束,不太敢说话,童俊他妈,他姐,问什么,小燕就说什么,多余的话也不说。
童家一家人都嫌小燕太小家子气,並不太待见她,小燕从童俊家里走的时候,童俊要送她,被他大姐找了个藉口留下了,小燕一个人回了住的地方。
按理说,小燕第一次登门,童俊他爸妈是要给红包的,可童俊他妈什么也没给小燕。
小燕十五六岁就出来了,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最会看人脸色,童俊的家人对她不满意,小燕不是看不出来。
回到租的房子,小燕哭了一场。
可哭完,回头见了童俊,她没一句责问,因她自己知道自己內里是个什么情况,能碰上童俊,能结婚,已经是幸运了。
童俊爸妈也不再说要联繫小燕父母的话,让她自己做主,给她家人写封信告知一声。
童家人要给两人办订婚宴。
虽然小燕上不得台面,可为了童俊,也得办一场,毕竟童俊是唯一的儿子。
小燕的父母都不在这边,订婚宴就她一个人,童家面上不好看,让她找两个人充场面。
小燕只能来央周老太,请她帮帮忙,到时候去她订婚宴上,充当她的娘家人。
周老太爽快地答应了,小燕订婚那天,她收拾得很妥帖,早早地带著秋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