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技术总监过来看了一眼:
“把模型简化一下先交差吧,老板等著看。
最终他们刪掉了最近添加的几个优化模块,程序总算能稳定运行了,只是效果大打折扣。
“这不就是典型的『修正』操作吗?“
“这叫技术妥协,做项目的谁没经歷过?『
“看吧!”老张说道,“就是你们代码写得烂,哪来什么修正。”
“但比之前差远了。”
“那也比完全不能用强。”老张耸耸肩,“有时候代码就是这样,越优化越容易出问题,刪掉重写反而稳定。”
午休时,林棋顺手刷了下科技论坛。
发现技术论坛上也有类似討论。
《最近框架频繁报错是巧合吗?》
《如何看待“科技发展天板论”?》
高赞回答里,行业大佬们理性分析著歷年技术故障案例,用详实的数据和专业知识证明,所有问题最终都被证明是人为失误或环境问题。
但最热门的是《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科技重置”现象?》。
发帖人自称是某实验室的研究员,详细描述了某项目在即將突破时,核心设备突然失灵,数据全部损坏,下面跟帖不断!
ai工程师:“我们团队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在性能即將突破时,权重文件突然损坏,
连备份都失效了”
物理系学生:“我们实验室的超导材料样品,在临界温度附近时,测量仪器集体抽风,教授说『可能是环境干扰”。”
游戏开发者:“我做的游戏引擎渲染模块,在优化到极限后,突然出现无法復现的图形错误,就像被『强制降级』了一样。”
网上的消息太多虚假的內容,不过修正確实是可能存在的一个现象。
只是如今没有任何人能够拿出绝对的证据,以至於瀏览这些信息时,就像是在看人编故事。
林棋盯著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一会儿,最终敲下一行字:
“如果『修正』真的存在,那它到底是在保护我们,还是在限制我们?
2
下班前,市场部的同事凑过来:“听说你们今天在研究什么-科技会被强制限制的理论?“
“早解决了了。“林棋喝了口水,“就是普通的系统问题。『
“这样啊...“对方略显失望,“我还以为真有什么神秘力量在控制科技发展呢。“
“要真有这种力量,最先被限制的肯定是產品经理的需求变更。“
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鬨笑。
晚上,林棋和女友吃饭时,隨口提了这事。
女友眨眨眼:“你们程式设计师是不是压力太大,开始信玄学了?”
林棋摇头:“不是信,只是觉得感觉很有意思。”
“真要有什么“修正』,那它得是个超级a1,24小时盯著全球实验室,谁快突破了就给它一棒子?”女友想了想,“那如果真的存在,你觉得它是怎么运作的?”
“不知道。”林棋喝了口啤酒,“也许就像游戏的『平衡补丁”,某些科技发展得太快,系统就自动『热修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