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独家
此时,城市记忆报社內。
“特古所光影现象方士活动多起独立目击疑似海市楼但更奇特.
“好!好!老赵,干得漂亮!听著,立刻把你和小林目前掌握的所有信息,特別是和那个打捞物的关联性推测,还有刚才和燕大歷史系学生聊到的『方士活动核心区』观点,
整理成一份详细的简报,越详细越好,马上发回来。”
“明白主编,我们正在整理,很快发回!”
“发回来后,你们俩继续在码头,別管核心区让不让靠近,就在外围,盯住所有动静,特別是特古所的人什么时候来,还有,继续寻找更多目击者和线索,有任何新情况,
第一时间电话匯报,別省钱!”主编语速飞快地下达指令。
“放心!”
掛断电话,主编猛地拉开办公室门。
这突然的动静,瞬间吸引了外面几个员工的注意。
老张停下了修图的手,小刘从赶稿的文档里抬起头,李姐也放下了那校对了一半的样刊。
“所有人!停下手头工作!有突发重大新闻,老赵和小林在码头发现关键线索,指向重大歷史事件,特古所的人可能马上就到,我们或许抓到了“歷史真相”相关事件的独家新闻,机会难得。”
他快速重复了一下两人在码头的见闻。
“老张!”
“在!”老张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立刻把我们图库,档案里所有关於秦皇岛老码头的老照片,歷史地图翻出来,特別是那种雾天的,有老式木船轮廓的,挑最有歷史感,最符合『方士』氛围,但又確保版权没问题的。
“第二,找到能清晰標识出他们提到的那片礁石区位置,以及渔民常用锚泊或捕捞区范围的老地图,用现代地图旁边叠上老地图做对比,这些资料,第一时间整理好发给小刘,给她写网络稿做歷史背景配图。”
老张:“我马上去!”
主编转向正抱著样刊的中年妇女。
“主编您说!”李姐立刻放下东西,神情紧张又专注。
“號外来不及印纸质版了,成本,渠道都跟不上,现在主攻线上,做电子號外特辑,
用我们官网和h5!”
“好!”李姐也意识到事情的重大。
“等等!”主编对李姐补充道,“排版模板用我们之前准备的那个『歷史揭秘”特刊的,头版头条位置给我留出来,標题等我通知,內容先用赵编辑马上发回的简报填充,图片位置空著,这个专题页要能实时滚动更新,前方小赵小林发回文字,图片,音频,老张整理的歷史资料,小刘的网络稿和后续评论精选,都要能第一时间掛上去!”
“明白。”
“小刘!”主编的目光投向办公室唯一的年轻女孩。
小刘早就激动得站了起来,眼睛亮晶晶的:“主编!我在!”
“你的任务最关键!”主编走到她工位前,语速极快,“赵编辑的简报一到,你立刻基於它,写一篇网络稿,重点不是打捞物本身,我们没照片没细节,重点是现象!是线索!是独家视角!”
他快速讲述了一些细节。
標题要炸!比如《独家:秦皇岛码头惊现神秘光影,渔民接连目击,疑与秦代方士秘宝有关!特古所或许介入!》
突出多个独立目击者描述清晨的奇异“人影”和“船影”,强调赵编辑和小林作为记者在礁石上的亲身经歷,还要点出与渔民打捞“奇特物件”的时间关联和地点重合,並引入关於“方士活动核心区”的专业观点作为背景支撑。
结尾则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发討论。
“这转瞬即逝的光影,是海市蜃楼的巧合,还是尘封两千年的方士秘术被意外唤醒?
特古所的介入,能否解开这『又新又旧”的谜团?《城市记忆》將持续为您带来独家追踪报导!”
“稿子要快,要劲爆!但事实部分必须基於老赵的简报,不能胡编乱造,还有小李,
立刻联繫『新媒通”的吴经理,告诉他,我们这篇稿子,买量,按最高优先级套餐买,覆盖本地歷史爱好者和神秘事件关注群体。”
他知道,这次必须孤注一掷,把有限的资源砸在新媒体传播上,先声夺人。
抢在其他大媒体反应过来之前,把“城市记忆”和这个独家线索牢牢绑定。
“保证完成任务!”小刘感觉热血沸腾,手指已经悬在了键盘上,只等邮箱提示音响起。
“对了,先发一个预告,现在就发,用报社所有帐號发,微博,公眾號,头条號,抖音全渠道,配图用——-先用我们资料库里那张雾中码头的库存照片。”
小刘立刻会意:“明白,马上就发。”
主编安排好一切,靠在门框上,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办公室里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几分钟后。
小刘打开官方帐號,发布了预告。
“发出去了!”她盯著屏幕,鬆了口气,又立刻紧张起来,“一个赞,三个了,哦,
有个评论!说我们標题党学营销號”
“???城市记忆也开始搞这种营销號风格的標题党了?『爆炸性”『直接关联』证据呢?照片呢?就一张八十年代的老码头糊弄人?说好的严谨呢?预告个锤子!取关警告!”
“唉,连城市记忆也墮落了,以前老老实实写老城故事多好,现在也搞这套虚头巴脑的吸眼球,什么神秘现象,怕不是看到海市蜃楼了吧?”
“这事我知道,我就是燕山大学的,我们系王教授和几个同学確实在码头,但目前为止,焦点都在渔民打捞的一个奇特物件上,还在初步清理鑑定,没听说什么『渔民目击神秘现象』啊?小编別为了流量瞎编啊。”
“哇!真的假的?就在我们这码头?城市记忆虽然小,但以前报导挺扎实的,不至於瞎说吧?蹲一个后续。”
“在现场,人很多,捞上来个东西不假,大学的人在研究,但神秘现象?没听说啊?
就看到一堆人围著拍。”
“一般媒体根本不可能得到一手消息,別说提前预告了。”
“前排占座,搬好小板凳,等一个打脸/反转/惊天大新闻。”
“笑死,这种级別的內容,消息都是直达央媒或者几家有资质的大报,你一个地方小报,发行量还没我粉丝多,怎么可能拿到一手“独家线索”?编也编得像点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