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冬天的一声炸雷
京师。
风雪之中的南海子依然风景秀丽。
这里也叫南苑。
成祖以北京为行在后,赶走了所有居住在海子里的居民,把前元的猎场扩大了数十倍。
四周修砌围墙一百二十里,谓之“南海子”。
周辟四门,內建衙署,设总提督一人、提督四人负责管理。
苑內分为四部分,各由一名提督管理,管辖海户四百人。苑內设立二十四园,养育禽兽,种植果蔬,供皇室和达官贵人们打猎享乐。
燕京十景中的“南囿秋风”,就是指南海子一带。
后来日渐荒芜,到隆庆年间,南苑已经完全衰败。万历年间,神宗深居宫中,很少来南海子,
这里被京中达官贵人逐渐侵占。
修建楼台榭阁,园林宅院,成为京师里有名的销金窟。
东边,北边,楼台林立,丝弦曲声隨风飘荡,如同雪一般在湖面上荡漾。
西北边,此前的南海子南苑提督衙署。
这里在天启五年七月,由朝廷重新修,衙署、住房、操场、围墙全部焕然一新。
然后掛了块牌子,叫黄圃军官学校。
军官学校的意思眾人大概都懂。可是为何叫黄圃呢?
后来有人说,附近有个叫黄圃的村子,当年修建南海子时被迁走了。
不管如何,黄圃军校现在入住上千人,有来自包括平辽局、西北局在內的北方边镇军官,有来自西南川军和西南土兵军官,还有从广东、福建、浙江选拔的海军军官。
加上教官,足足有一千三四百人,跟一个村落差不多了。
今天是黄圃军校休沐日,小部分学员拿著批条出校去了京师五城。大部分学员在校园里瞎逛。
反正校园挺大的,图书馆、棋牌室、园、树林,要是精力旺盛,可以去操场踢一场鞠。
郑芝龙在里面待了不到一个月,觉得一切都不习惯,一个人无聊地瞎溜达。
塞林木的,把我叫到京师来,就是叫我读书,读完了报国讲习所又把我丟到黄圃军校参谋科学习。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皇上是不是要我文武双修,考个状元出来啊!
“一官!”
一个皮肤黔黑的二十多岁男子跳了出来,他叫王乙虎,字飞虹。台州海门卫世袭千户。其祖跟著俞大献、李超打过倭寇,其父跟著陈去朝鲜打倭寇水师。
世代数代充任水师。
他自己跟著沈有容北上登莱,在今年的多次辽南沿海袭扰战中立下军功,斩获七枚建奴首级。
先是在秦皇岛海军军官学校进修了两个月,又被选拔到黄圃军校进修。
两人都是玩水师的,又都是南方人,年纪相仿,很快就成为朋友。
“飞虹。”郑芝龙拱了拱手。
“没精打采的,今天发新军装,听说是皇上亲自设计的,衣被厂做了两三个月,终於做出上千套,优先发给我们黄圃军校。”
“衣被厂?”
“就是以前宫里巾帽局和针工局。皇上新政后全部改为什么工厂。”
“又是工厂,怎么现在京畿的厂子这么多。”
“没错,就是厂子多。
前几日,我一个同袍从天津进京公干,跑来找我。
听他说,天津成立了什么羊毛呢绒厂,我们要发的新制服用的羊毛呢绒布料,就是它们那里出来。
不过好像就是几十家手工羊毛呢绒作坊被收购,合併在一起。”
“不是说上午已正时去领吗?现在还早。”
“是上午十点。军校用的跟滦州煤铁局,还有三大局和海军一样的作息时间,二十四小时,你要学著熟悉,要不然跟海军同袍沟通起来麻烦。”
“对对对,”郑芝龙不耐烦地挥挥手,“现在这么早,你拉我去哪里?”
“我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带你一起去见见。”
郑芝龙觉得閒著也閒著。
“又认识几个新朋友?飞虹,你交游广泛啊。”
“一官。”
“嗯。”
“你听说过铁血同盟社吗?”
“听说过。怎么了?”
“这三位新朋友是我在社里认识的,十分豪爽,带你认识认识。”
转到棋牌室,里面坐满了人,打麻將、玩纸牌,娱乐消遣可以,不准赌博,违者军法从事。
门口也站满了人,都在等位子。
外面风大,站一会眾人就忍不住脚。
王乙虎拉著郑芝龙往正在脚的三人走去。
看到其中一人,郑芝龙一愣,“奇人兄!”
“日甲老弟!”
对方也喜出望外。
他正是刘刘奇人。
“你们认识。”
“日甲还在报国讲习所读书时我们就认识了。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石柱宣慰使马祥麟马南麟,这位是参將秦拱明秦懋忠。”
王乙虎眼晴一亮:“原来都是忠良之后,荣幸之至。在下王乙虎王飞虹。这位是郑芝龙郑日甲北五人寒嘘了几句,转去军人服务社点了五杯热茶,坐著聊天一直到十点,又相约一起去后勤科领新军装。
“军装发到你们各自班上,自己去班上领取就是。”
五人又转回到自己班上,领到制服,马上回宿舍穿上。
王乙虎和郑芝龙是一个班,又在一个宿舍。
穿上新军装后,马上拉著郑芝龙跑来找刘三人。
“我们看看陆军的军装是什么模样。”
两人衝到步兵科的刘的宿舍,看到他和马祥麟、秦拱明以及另一位军官站在一起。
四人穿著灰绿色军装,上衣下裤,头戴红边圆檐帽:一进军校第一件事就理髮,剪成短髮。据说这样方便在战场上受伤救治,边军、海军官兵悉数按照旨意剪短髮。
上衣领章是红色,肩章也是红色的,掛著军阶星,穿著马靴,十分神气。
看到王乙虎和郑芝龙走进来,刘也围了过来。
“这是我同学曹变蛟,啊呀,你们海军军服跟我们款式差不多,就是顏色不同。”
“是啊,我们是湛蓝色,你们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