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缺心眼的!”
一句粗口,从姚爱国牙缝里挤了出来。
他感觉自己的血压“噌”一下就上来了。
我辛辛苦苦挖了个坑,埋好了土,上面还种了,就等著猎物自己掉进来了。
你倒好,扛著个铁锹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坑给我填平了,还自以为立了大功?!
这叫什么事儿啊!
姚爱国气得想笑,又觉得哭笑不得。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髮,靠回椅子上,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事儿不能怪那个叫李舍的工程师。
人家是凭著一腔热血和过硬的技术,为国爭光,这精神可嘉,並且值得表扬。
错就错在,他太认真了,太有才了。
他把一个本该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病人,给硬生生治成了“体格健壮”的猛男。
不行,这事儿必须得管,而且得马上管!
姚爱国重新睁开眼,眼神已经恢復了冷静。
他拿起那份报告,仔细研究了一下李舍提出的“轴承强化工艺”。
越看,他心里的惊嘆就越盛。
这个李舍,真是个天才!
他用的方法巧妙至极,另闢蹊径,用一种复合热处理的工艺,极大地改善了轴承滚道的金相组织结构。
这个思路,连姚爱国自己之前都没往这方面想过。
最关键的是,这个工艺的成本,比原有的方案还要低!
人才啊!
真正的人才!
这种人要是埋没在车间里,那真是国家的损失。
一个念头,在姚爱我心里逐渐清晰起来。
这个技术,绝对不能用到d型机上。
但是,必须用到我们自己真正的下一代发动机上!
他心里瞬间有了决断。
得去一趟沈城。
必须亲自去。
姚爱国拿起办公桌上那台保密电话,直接摇给了自己的司机兼助理孙兵。
“孙兵,是我。”
“给我安排一下,明天去沈城215兵工厂。”
“是!我马上去办!”
掛了电话,姚爱国想了想,又拿起了另一部电话,接通了总机。
“给我接沈城215兵工厂,厂长办公室。”
电话转接了两次,一个带著浓重东北口音的粗獷声音传了过来。
“餵?哪位啊?”
“我是京城航空项目组的姚爱国。”
“姚……姚工?!”
电话那头的声音瞬间变了调,激动得都有些破音了,“哎呀!姚工您好!您好!我是215厂的厂长,王大山!您……您有什么指示?”
姚爱国能想像到对方在电话那头,激动得搓手的样子。
他放缓了语气,让自己听起来充满热情和欣赏。
“王厂长,客气了。我打电话来,是想跟你道个喜啊!”
“道喜?喜从何来啊姚工?”王振山一头雾水。
“你们厂里,出了一个大才子啊!”姚爱国笑著说,“你们车间的李舍工程师,提交的那份关於发动机轴承的技术改良报告,我看到了!”
“哎呀!那小子!”王振山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隨即是巨大的骄傲涌上心头。
“姚工,您放心!我们厂里对这个技术非常重视,已经准备全面应用到d型发动机的生產上了!保证给您造出最结实、最耐用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