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国听得心里一抽。
可不是嘛,再晚去两天,你们都给我造出一批“长命百岁”的发动机了。
“王厂长,你们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我非常感动!这也是我打电话来的主要原因。”
姚爱国的声音变得郑重起来。
“这个技术改良,意义非常重大!甚至可能影响到我们整个发动机项目的未来走向!”
“所以,我决定,亲自去一趟你们厂!跟李舍同志,还有你们厂的技术骨干们,当面交流一下!”
“什么?!”王振山感觉自己被一个天大的馅饼给砸中了,脑子都晕乎乎的。
姚工,传说中的姚工,要亲自来他们这个小小的215厂?
就为了李舍那个技术改良?
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姚工!您……您什么时候到?我……我们全厂上下,扫榻相迎!”王振山激动得舌头都快打结了。
“明天到,王厂长,不要搞什么欢迎仪式,我们是去做技术交流的,一切从简。”
姚爱国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在我们的技术交流会结束之前,关於这个轴承强化工艺,暂停应用到生產线上。所有相关数据和资料,列为最高机密封存。”
“是!是!我明白!保证完成任务!”王振山想都没想,立刻答应下来。
在他看来,姚工这是要保护这项重大技术成果,太正常了。
掛断电话,姚爱国靠在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暂时摁住了。
他看著桌上其他几个厂发来的报告,发现类似的技术微创新还有不少。
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就像一台被注入了强心剂的巨大机器,每个齿轮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造力,疯狂地运转起来。
是我有点飘了。
姚爱国心里暗暗告诫自己。
以为自己画出了蓝图,就能掌控一切。
却忘了,人民群眾的智慧,才是无穷无尽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古话说得真是一点没错。
……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沈城215兵工厂。
厂长王大山掛了电话,就从办公室里冲了出来,直奔发动机车间。
“李舍!李舍在哪儿?!”
正在车间里指导工人的李舍,被厂长这架势嚇了一跳。
他只是个三十出头的工程师,平时有些木訥,不善言辞,一门心思全扑在技术上。
“厂……厂长,我在这儿呢。”
王振山一把抓住李舍的肩膀,力气大得像是要捏碎他,两眼放光地吼道:“好小子!你小子要上天了!”
“啥?”李舍一脸懵。
“京城的姚工!姚爱国总工程师!他刚才亲自给我打电话了!”
王振山的声音迴荡在整个车间,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看了过来。
“姚工说,你那个轴承技术,是重大突破!他要亲自来咱们厂,亲自见你,亲自跟你搞技术交流!”
“明天就到!”
李舍感觉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整个人都飘了起来,脚底下跟踩著似的。
姚工……要来见我?
那个只存在於传说中的人物,要为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技术改良,亲自从京城跑过来?
一股巨大的幸福感和不真实感,瞬间淹没了他。
他的眼眶一热,差点当场哭出来。
值了!
这辈子熬的所有夜,受的所有累,在这一刻,全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