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138章 137连投三篇,轰动全厂,分房承诺

第138章 137连投三篇,轰动全厂,分房承诺

他放下铅笔,身体微微前倾,声音沉稳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怎么说?”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绷紧。

“成了!厂长!”

阳光明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拔高,语速加快,每个字都透着兴奋,“张编辑说,我这次寄去的三篇文章,编辑部全部审阅通过,决定全部采用!会在后面的几天内连续刊登!三篇都上!”

“好!好!好!”

赵国栋猛地一拍桌面,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桌上的茶杯盖都跳了一下。

他脸上瞬间绽开毫不掩饰的、极其罕见的灿烂笑容,连那习惯性微锁的眉头都彻底舒展开来。

“好小子!干得漂亮!三篇!连续上《工人日报》!

这可不是一般的成绩!这简直是放了一颗大卫星!”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由衷的赞赏和喜悦。

他霍然起身,在办公桌后踱了两步,步伐带着一种胜利者的轻快,眼中闪烁着精明而锐利的光芒:

“光明,你这几炮,打得是又准又响!给咱们红星厂挣了大脸了!也给我赵国栋脸上增光了!”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阳光明,带着一种郑重其事的承诺:

“你安心等着见报!等这三篇文章正式刊登出来,白纸黑字,板上钉钉!

我立刻就在下一次厂委会上,正式提请落实对你的奖励!

上次厂委会的决议,红头文件写得清清楚楚,谁也挑不出理来!”

他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掌控全局的自信。

阳光明连忙挺直腰板,用力点头:“谢谢厂长!我一定继续努力!”

赵国栋走近一步,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只有两人能听清的意味:

“光明,你这次又是三篇全中,加上上一篇,比厂里要求的三篇还多出了一篇!

虽然决议里没明确说多发表的奖励怎么算,但事在人为!”

他目光炯炯,透着深意,“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为我们厂争得了这么大的荣誉,厂里绝不会亏待功臣!

到时候,我会在会上据理力争,为你申请更大面积的住房!

要体现出贡献和奖励的匹配性!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更大面积的住房!

阳光明的心猛地一跳,随即被巨大的惊喜和暖意填满。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告别拥挤的隔间,拥有独立的空间,在这个住房极度紧张、几代人挤在一屋的时代,这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奢望!是生活质的飞跃!

“明白!厂长!谢谢您!太感谢了!”阳光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知道赵国栋这番话的分量,也明白这是对方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自己的器重和未来的承诺。

这不仅仅是房子,更是对他能力和价值的最高认可。

“嗯,沉住气,等好消息。”

赵国栋满意地点点头,脸上带着运筹帷幄的笃定,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红蓝铅笔,“这次从上而下的宣传风,我们算是牢牢抓住了风口。你的文章,就是这风口上的翅膀,飞得越高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阳光明是在一种混合着期待、兴奋和隐隐自豪的情绪中度过的。

赵国栋的话如同一颗定心丸,沉甸甸地揣在心里,让他不必再为奖励的落实而焦虑。

他可以更耐心地等待着那辉煌时刻的到来,等待着报纸上的铅字变为通往新生活的钥匙。

厂里,部分消息灵通的人似乎也提前打听到了什么。

车间主任们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和客气;走廊里遇到的工友,打招呼的声音似乎也响亮了些,带着好奇;甚至食堂打菜的阿姨,舀给他的那勺菜似乎都比往日多了些油水。

投向他的那些目光变得更加复杂:有羡慕,有敬佩,有好奇的打量,也有隐隐的审视。

阳光明尽量保持着平日的谦逊低调,但心底那份按捺不住的喜悦,还是让他的步伐比平时轻快了许多。

《工人日报》的效率果然如张编辑所言,高得惊人。

九月十八日,清晨。

厂区高音喇叭在播放完雄壮的《东方红》乐曲后,短暂停顿,随即播音员那熟悉而激动的声音再次响彻全厂,穿透了机器的轰鸣:

“全厂职工同志们!喜讯!特大喜讯!

我厂赵国栋副厂长秘书阳光明同志的文章,再次刊登在今天出版的《工人日报》上!

题目是——《机器旁的‘老中医’——记细纱保全工李根生的听诊绝活》!

这是对我厂工人阶级技术钻研、岗位奉献精神的崇高礼赞!

让我们向李根生同志学习,也向阳光明同志表示祝贺!”

瞬间,细纱车间成了焦点。

巨大的细纱机隆隆作响,飞旋的纱锭像一片银色的森林。

正在给一台细纱机“把脉”的李根生老师傅,耳朵几乎贴在机壳上,听到广播里自己的名字和外号,那张饱经风霜、总是没什么表情、像块老榆木疙瘩的脸,先是愕然,随即迅速涨红,连耳朵根都红透了。

他下意识地想缩回身子,躲开周围工友投来的如同探照灯般聚焦的目光和善意的哄笑,却笨拙得差点被脚下的油管绊倒。

一个年轻保全工大笑着拍他的背,用带着浓浓魔都腔的普通话喊道:“李师傅!‘老中医’!上报啦!全国都晓得你的本事了!灵光!顶顶灵光!”

周围的工友也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祝贺。

李根生嘴唇嗫嚅着,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最终只挤出几个字:“没有…没有…有啥好写的…”

可那微微颤抖的手,下意识地抚摸着刚刚“听诊”过的冰冷机壳,还有眼中一闪而过的湿润,却暴露了他内心掀起的巨大波澜。

几十年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无上的荣光,像一道迟来的阳光,照亮了他布满油污的工装。

他只觉得嗓子眼发堵,用力清了清喉咙,弯下腰,更加仔细地检查起机器来,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内心的激荡。

九月十九日。

高音喇叭准时响起,声音比昨日更加高亢:

“全厂职工同志们!再传捷报!

阳光明同志的文章再次登上《工人日报》!

题目是——《浆纱槽边的‘算盘精’——记老工人孙富贵的节约经》!

孙富贵同志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的主人翁精神,是我厂全体职工学习的榜样!再次向阳光明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准备车间浆纱工序,顿时像炸开了锅。

巨大的浆纱槽蒸腾着湿热的水汽,空气里弥漫着淀粉浆料特有的气味。

“孙老抠!孙老抠上报了!”

“快听听!讲你节约浆料,为国家省钞票!”

“‘算盘精’!哈哈,这个绰号上报了,你要出名了!全国都晓得你会精打细算了!”

工友们围着正拿着小本子记录温度、显得有些窘迫却又掩饰不住得意的孙富贵,七嘴八舌地调侃着。

孙富贵搓着手,嘿嘿笑着,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齿:

“省下来就是赚的嘛,我们家里从小就这样教的……”

广播里提到他那个“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败家”的口头禅时,整个工序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孙富贵自己也忍不住咧开了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感觉自己那些“抠门”的习惯,那些被人偶尔笑话的“斤斤计较”,第一次得到了如此郑重的、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算盘珠子,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些。

九月二十日。

广播声带着前所未有的激昂,几乎是在呐喊:

“全厂职工同志们!捷报再传!三连喜报!

阳光明同志的文章连续第三天登上《工人日报》!

题目是——《布机‘弄堂’里的‘穿手’——记挡车女工赵金凤的万米无疵布》!

赵金凤同志眼明手快、精益求精的操作技艺,展现了我厂纺织女工‘半边天’的飒爽英姿和高度责任感!

让我们向赵金凤同志致敬!向阳光明同志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布机车间的轰鸣声似乎都小了几分。

数百台布机齐声怒吼,穿梭的梭子犹如闪电。

正在飞速运转的机台间像穿蝴蝶般巡行、目光如炬的赵金凤,听到广播里自己的名字和那“穿手”的称号,脚步猛地一顿,脸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像抹了胭脂。

周围的姐妹立刻短暂的地丢下手头的活计,兴奋地围了上来。

“金凤姐!你上报了!‘穿手’!名字好听得唻!”

“万米无疵布!全国都晓得你是顶顶好的挡车工了!”

“真给我们女工长脸!”

几个平时要好的女工兴奋地拉着她的手,叽叽喳喳。

赵金凤又惊又喜,眼圈微微发红,看着自己那双因为常年劳作而略显粗糙、骨节微微变形却异常灵活有力的手,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她只是用力地点着头,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广播里描述她如何在布机“弄堂”里,眼明手快处理故障的细节,让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那些腰酸背痛的时刻、那些对孩子疏于照顾的愧疚,都被定格在这份光荣的报纸上,化作了闪亮的勋章。

她抬手捋了捋额前被汗水粘住的头发,眼神更加专注地投向那飞梭走线的布面。

连续三天!三篇报道!

三个红星厂最普通的工人,他们的名字、外号、事迹,登上了国家级大报《工人日报》!

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整个红星国厂彻底沸腾了!

自豪感、荣誉感、与有荣焉的情绪,如同滚烫的熔岩,在每个红星厂工人的胸腔里奔涌。

“三天!三天啊!工人日报!这是什么概念?阳光明这个小青年,真真了不起!神了!”

“李根生、孙富贵、赵金凤…车间里天天看到的人,上报了!全国出名了!想想都激动!”

“阳光明的文章写得真好!特别好!把我们工人做事体的精神头写得活灵活现!看得我都热血沸腾!”

“在国家级大报上发表三篇文章,直接获得分房资格…啧啧啧,想也不敢想!这本事硬是要得!”

“人家是有真本事!写文章写到首都去了!你眼红也没用!”

“赵国栋厂长会用人啊!这个秘书挖到宝了!有眼光!”

“我们红星厂这次是出足风头了!走出去腰板也硬气!别的厂都要羡慕煞了!”

被报道的工人成了厂里的明星,走路都带着风,工友们见了都要热情地招呼一声。

阳光明的名字,更是如同一个传奇,在车间、食堂、澡堂、集体宿舍的每一个角落被反复提及。

他走在厂区林荫道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四面八方投射来的目光,有好奇,有探究,更多的是毫不掩饰的惊叹和羡慕。

他甚至听到两个刚下夜班的女工在议论:“喏,就是他呀,阳光明,连续登三天《工人日报》!本事大得吓人!听说要分大房子了!”

阳光明脚步未停,只是微微加快了步伐,脸上保持着平静,但心底那份沉甸甸的喜悦和成就感,像暖阳一样烘烤着他。

赵国栋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背对着门口,双手插在裤袋里。

楼下林荫道上工人们兴奋议论的声音,隐约传来。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深沉而极其满意的弧度,目光扫视着他治下这片生机勃勃的厂区。

效果,远超预期!

阳光明这三把火,不仅烧旺了红星厂的名声,让“红星”二字随着《工人日报》飞向全国,更将“技术革新”、“主人翁精神”、“勤俭节约”这些由他赵国栋主导推动的工作,以最耀眼、最无可辩驳的方式推向了全国,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

这三篇分量十足的文章,如同三块沉甸甸的、闪着金光的砖石,将他赵国栋通向更高位置的阶梯,铺垫得更加坚实、更加耀眼、更加无可挑剔。

他深邃的目光投向厂委办公楼的方向,平静的表面下是更宏大的筹谋。

风,已经借到了!

阳光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摊开手掌,又缓缓握紧。心中亦是澎湃难平,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踏实和期待。

总共四篇文章,如同四颗精准命中的子弹,击中了目标。

那通往独立居所、通往崭新生活的阶梯,已经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新居明亮的窗户,闻到了新刷墙壁的味道。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救命!男友他哥是包养我的金主(1v2) 秘密热恋(师生 1v1) 弟弟学会催眠之后(骨科) 夏宫 说好制作消消乐,反战游戏什么鬼 错许 (叔嫂 1V2H) 逼我打职业是吧 穿成恋综买股文里的路人beta 天纵骄狂 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