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149.开诚布公,真诚建议,送走二哥
“二哥难得来一趟嘛。”阳光明笑着,拿起饭勺,给阳光耀盛了满满一大碗压得瓷实的白米饭,递到他面前,“尝尝这肘子,朋友送的熟食,我就热了一下,味道应该还行。”
阳光耀不再客气,心里那点谋划暂时被食物的香气冲淡了。
他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大块连着皮和肉的肥瘦相间的肘子,塞进嘴里。
肥肉部分入口即化,丝毫不腻,浓郁的肉汁瞬间在口中爆开,瘦肉部分也炖得酥烂不柴,酱香完全渗透进去。
他又夹了一块醉鸡,鸡肉极其滑嫩,带着清冽的酒香和恰到好处的咸鲜,回味悠长。
再配上蓬松香软的炒鸡蛋,酸辣爽脆、极其解腻的白菜心,就着那喷香的白米饭……
阳光耀吃得风卷残云,额头上很快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嘴里含糊不清地连连称赞:“好吃!真香!比我们知青点那清汤寡水的饭菜,强太多了!这味道……绝了!”
阳光明吃得不多,主要是陪着二哥,偶尔给他添点菜,把肘子最肥美的部位夹到他碗里。
一顿饭下来,阳光耀吃得额头冒汗,心满意足,胃里被食物塞得满满当当,暖烘烘的,连带着四肢百骸都舒坦了许多,连日来的愁绪似乎也被这顿饱饭暂时压了下去。
吃完饭,阳光耀又抢着收拾碗筷。
他把空盘空碗摞起来,端起那盆油腻的碗碟,熟门熟路地走向水房。
水房里的人比刚才少了些。
他打开水龙头,用丝瓜瓤沾着碱面,仔细地刷洗着每一个碗碟,再用清水冲净。冰冷的自来水依旧刺骨,但他似乎不那么在意了。
洗刷干净后,他又把八仙桌擦得光可鉴人,连桌腿都顺手抹了一下。
阳光明默默地看着二哥忙活,没有过多阻拦。
等阳光耀擦完桌子坐下,他才拿起桌上的茶叶罐——那是一个普通的铁皮罐子,但里面装的茶叶显然不普通。
他取出一小撮深褐色的茶叶,放入白瓷茶壶,冲入滚水。深红色的茶汤迅速析出,注入两个同样洁白的瓷杯里,一股醇厚馥郁、带着果蜜香气的茶香立刻在小小的房间里弥漫开来。
这是阳光明冰箱空间里收藏的顶级红茶,平日里担心被人发现异常,他一般都是自己喝,很少拿出来待客。
阳光耀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浮着的热气,小心地啜饮了一口。温热的茶汤滑入喉咙,口感饱满顺滑,回甘悠长,带着一种熨帖的暖意。
他舒服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胸腔里积压的浊气都吐出来。沉默在茶香中持续了一会儿,阳光耀脸上的神情渐渐变得郑重起来。
他放下茶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明明。”他开口,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慎重,“这次回来,在家里也待不了几天了。后天,后天一早的车。”
他顿了顿,像是在积攒勇气,“有件事……二哥想跟你好好说说,交个底。”
阳光明也放下了茶杯,目光平和地看着他:“二哥,你说。我听着。”
“还是……回城的事。”
阳光耀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我知道,现在没政策。街道办那边,我去问过了,办事员讲得清清楚楚,政策没有,路子没有,一点希望都看不到。我……死心了。”
他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带着认命的无奈。
“但是。”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一点,眼神也变得热切起来,“现在没政策不代表以后永远没有!政策这东西,像天一样,说变就变。哥在东北那疙瘩,消息闭塞得很,就像聋子瞎子,啥也听不到,啥也不知道。你不一样!”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在膝盖上,目光灼灼地盯着阳光明,“你在这么大一个厂子里,又在领导身边做事,接触的人多,层次也高,消息肯定灵通!认识的人也多!”
他语速加快,像是怕被打断,又像是要把压抑已久的渴望和盘托出:
“哥想拜托你,帮哥留心着!时时刻刻留心着!如果,我是说如果,以后有了什么回城的政策,哪怕只是个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或者……或者有什么别的门路、别的法子,无论是要钱,还是要找关系搭人情,需要跑腿的,需要打点的……”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急切,“你千万千万,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写信!拍电报!无论如何都要让我知道!”
他喘了口气,眼神更加恳切,甚至带上了一丝卑微:
“钱的事,你放心!需要多少,你告诉我个数目,我先跟家里借!算我欠家里的!
等以后,等以后我要是真能回城了,找到工作,我一定一分不少地还上!砸锅卖铁也还!我阳光耀说话算话!”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语气更加郑重:“人情债,我也认!清清楚楚地认!是谁帮的忙,了多大的人情,我都记在小本本上!
以后我有了能力,该还钱还钱,该报答报答,绝不含糊!绝不赖账!绝不拖累家里,拖累你!”
他一口气把心里憋了许久的话倒了出来,胸口微微起伏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阳光明,那眼神里有孤注一掷的急切,有近乎卑微的保证,更有一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弟身上的依赖:
“哥心里清楚得很,现在家里头,就你有这个能力,有点门路,能接触到点东西。
哥的希望,一大半……不,是全都在你身上了。”
最后一句,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哽咽的央求,“哥……哥求你,多费心,帮哥留意着。哥在东北,就指着这点念想了。”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看着二哥因为激动、恳求和巨大的压力而微微涨红的脸,看着他那双充满血丝、写满焦虑和期盼的眼睛。
他完全理解二哥此刻的心情——那种被抛在荒原般的绝望,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的孤注一掷。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提起茶壶,给阳光耀那喝掉一半的茶杯里续上滚烫的茶汤。深红色的茶水注入杯中,热气升腾。
“二哥。”
阳光明放下茶壶,语气平和而肯定,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我们是亲兄弟,一个爹妈生的,骨肉至亲。
你和二姐在东北那地方吃苦受罪,家里谁不惦记?谁能睡得安稳?能帮上忙的事,我怎么可能袖手旁观?那不成了没心没肺了?”
他看着阳光耀的眼睛,眼神坦然而真诚:“你放心。只要有了回城的政策,哪怕只是风声,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一定尽全力帮你们想办法。
不管是跑腿打听消息,还是需要找门路疏通关节,该做的,我都会去做。这不是你求我,是我自己本就想这么做,也愿这么做。”
他顿了顿,把话题引向更现实的操作层面:“至于钱,如果数目不大,家里能凑齐,我这里拿一点出来,爸妈肯定也愿意拿出家里的老底子帮衬,不会让你们还。
本来就是为了儿女的事,钱在你们身上,爸妈肯定愿意,我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要是数目实在太大,家里一下子承担不起,那就只能找亲戚朋友外借,家里的负担会很大。
那些外债,如果你愿意个人承担一部分,这一部分算你个人借的,以后慢慢还。有你这句话,那就更不是问题,至少我不会反对。
一家人,血脉相连,不用分得那么清,算那么明。眼前能帮上忙,能把事情办成,才是最重要的。”
他语气更加诚恳,“人情的事,你也别太有负担,别想得太重。
如果是为了自家人,为了亲兄弟亲姐妹,我欠下的人情,那也是我心甘情愿。
你要真觉得过意不去,等以后真能回来了,顺顺当当的,多孝顺孝顺爸妈,让他们晚年享享福,比什么都强,比还我什么人情都强。
他们年纪大了,最盼着的,不就是儿女能在身边,平平安安么?”
阳光明端起自己的茶杯,也喝了一口,看着二哥脸上紧绷的肌肉似乎因为他这番话而放松了一些,眉宇间的愁苦也淡了一点,才继续开口,语气更加推心置腹:
“二哥,有句话,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讲,但想想还是要跟你说说。”
“你说。”阳光耀连忙坐直了身体,认真地看向弟弟,像学生等待老师的点拨。
“东北的日子苦,我知道。冰天雪地,活儿重,离家万里,心里憋屈,有怨气,这太正常了,谁都会有。”
阳光明的语气平缓,却带着一种穿透力,“但是啊,怨天怨地怨命,除了让自己心里更难受,像泡在黄连水里,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日子总得一天天过下去,太阳不会因为谁心里苦就不升起来了。”
他看着阳光耀有些茫然又若有所悟的眼神,缓缓说道:“既然环境暂时改变不了,不如……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就当是老天爷给咱们兄弟的一场大磨练?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是老套,是老生常谈,但不是没道理。
熬过了北大荒这份苦,以后人生路上再遇到什么沟沟坎坎,你想想那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想想那望不到头的垄沟,想想那拉犁的累,也就觉得眼下的困难不算什么了。
人这一辈子,就像黄浦江的水,总有涨潮落潮,总有顺境逆境。
现在苦,未必以后不甜。
没吃过苦的人,尝到点甜头就忘了形;吃过苦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往后那一点点甜。”
“最重要的是。”
阳光明加重了语气,目光直视着二哥,“耐心点,别放弃希望。政策这东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谁说得准?长则五六年,短则两三年,说不定就有转机。
你自己得准备好。万一机会来了,要保证一定能抓在手里!
平时……别把书本全丢了,初高中的课本,有空就翻翻,看看,保持住那点文化底子。脑子不用会生锈。
还有……”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在那边,千万别急着结婚安家。这句话你也带给我二姐,就说是我说的,让她一定铭记!
一旦成了家,特别是有了孩子,再想动,那可就千难万难了,牵绊太多,政策也不会允许。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还在,心气还在,回城,未必就是永远够不着的奢望。”
阳光耀认真地听着,小弟的话没有高深的道理,却像一股温润平和的泉水,缓缓浇灌在他焦灼干裂、几近绝望的心田上。
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空洞的安慰,只有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实实在在、可操作的劝慰与建议。
尤其是那句“未必就是奢望”,像沉沉黑暗中骤然点亮的一盏豆大的灯火,虽然微弱,却让他那颗近乎死寂的心,又顽强地微弱地搏动起来,生出了一丝暖意和微茫的盼头。
“明明,你说得对!说得在理!”
阳光耀重重地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带着点振奋和决心的笑容,连日来的阴郁似乎被驱散了一些,
“哥听你的!回去就找书看!把以前学的东西捡起来!一定稳住!坚决不结婚!就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