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赵国栋开口,声音低沉而坦诚,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完全不同于平时的领导口吻,“这次的事,多亏了你。真的,多亏了你。”
他重复了一句,加重了语气,“要不是你心思敏锐,看出账目和现场的矛盾,拿到那本要命的台账,又想到家具夹层……后果,不堪设想。我赵国栋,记你这份情。记在心里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阳光明心头一暖,连忙道:“厂长,您千万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是分内事。您平时教导我做事要用心,要细致,要敢于坚持原则,我不过是按您的要求去做了。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的。”他的语气诚恳,没有居功自傲。
赵国栋摆摆手,打断他的谦辞,语气不容置疑:“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别人?哼,未必!你能力强,心思活络,做事有章法,不蛮干,关键时刻能顶上去,脑子也清醒。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他停顿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神情变得更加认真,甚至带着一种少有的郑重:
“光明,今天我想跟你聊聊。不是以领导的身份,是……算是一个比你多吃几年咸盐的过来人,跟你交交心,说说我对你今后的一些想法,听听你的意思。”
阳光明的心跳微微加速,他坐直了身体,双手放在膝盖上,专注地看着赵国栋,像学生聆听师长教诲:“厂长,您说,我听着。”
赵国栋沉吟片刻,似乎在组织最恰当的语言,确保每一个字的精准:
“你现在的岗位,是我的专职秘书。这个位置,琐碎,细致,要求高,也锻炼人。干好了,是领导信任的体现。
按我们厂里不成文的惯例,也为了工作方便,通常干个几年,表现好的,会在厂务办挂个副主任的名头。”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阳光明,观察着他的反应:
“这个副主任,你也晓得,是个虚职,主要就是给你明确一个副科级的待遇。
但它是个台阶,很重要。
在体制内,级别是硬杠杠,是敲门砖。
以你的能力,加上这次立下的大功,我想办法推动,争取缩短一两年时间,尽量加快这个过程。
这样,你就能节省下不少熬资历、排队的时间。这一步,很关键。”
阳光明心中了然,也涌起一阵波澜。
这个“厂务办副主任”的虚衔,是许多秘书岗位的终点,也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起点。
它意味着行政级别上到了副科,虽然暂时没有实权,但身份已然不同,说话的分量、接触的层面都会随之改变。
这确实是体制内一条常见的、相对稳妥的晋升路径。
赵国栋能主动提出,足见其用心。
赵国栋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恳切,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期许:
“但是光明,我看重你,不是只想让你在这个秘书的位置上挂个虚名,安安稳稳混日子。
你年轻,有文化,有冲劲,脑子活络,笔头子也硬。老待在秘书岗位上,写写材料,跑跑协调,伺候领导,时间长了,你的锐气会被磨掉,你的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施展,看到的天地终究有限。”
他目光灼灼,仿佛要看到阳光明的心里去:
“我的想法是,等你级别上去,挂上了副科的名头,站稳了脚跟,时机成熟了,我就想办法把你放出去,安排到一个实职副科长的岗位上。
比如某个车间的副主任,或者某个科室的副科长。这才是真正能锻炼人、能让你施展拳脚的地方。
管人、管事、担责任,直接面对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是扎扎实实的根基。”
赵国栋的语气很实在,没有夸夸其谈的画饼,更像是在规划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当然,这事急不得,也要看机会。
岗位平调,阻力相对小些,但也要运作。
不过我心里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打算的。跟着我赵国栋干,我不会亏待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同志。
这次你立了大功,在田书记那里挂了号,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一块过硬的敲门砖。
后面,我会尽力帮你铺路,扫清一些不必要的障碍。”
这番话,掏心掏肺,清晰地为阳光明勾勒了一条未来的发展路径:秘书熬资历上副科级->寻找合适机会转任实职副科长->在实职岗位上锻炼发展,积累政绩。
这比阳光明自己私下预想的还要明确和积极。
赵国栋的坦诚和规划,让阳光明真切感受到了一种被器重、被纳入核心圈子的信任,这种信任,在这个年代,比金子还珍贵。
一股强烈的暖流涌上阳光明心头。
他明白,在讲究论资排辈、关系盘根错节的国营大厂里,赵国栋能如此清晰地为他这个没有过硬背景的年轻人打算,这份器重,分量极重。
他迎着赵国栋坦诚而期许的目光,语气真挚而沉稳,没有丝毫谄媚,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激和郑重:“厂长,谢谢您!真的谢谢您!”
他声音微微有些发紧,但很快控制住,“您这么为我考虑,想得这么远,这么实在,我心里……真的很感动,也很踏实。
您放心,我晓得轻重。秘书岗位上的事,我一定尽心尽力做好,把基础打牢,绝不给您丢脸。
您指的路,我明白,也愿意跟着您好好干,好好学。
不管后面岗位怎么安排,只要是为厂里做事,跟着您学真本事,增长才干,我都愿意,都会全力以赴。”
阳光明的回应,既充分表达了对赵国栋知遇之恩的感激,也表明了自己踏实肯干、不忘本分的态度,更隐含了对未来安排的理解和接受,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真诚而不失稳重,展现了一个年轻干部应有的觉悟。
赵国栋看着阳光明清澈而坚定的眼神,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真正舒心的笑容,眼角的皱纹也舒展开来。
他点点头,似乎放下了一桩心事,身体也向后靠了靠。
“好!你有这个心气就好!年轻人,就得有志气!”
他话题一转,回到当下,语气重新变得务实有力,“眼前这次的事,你是首功,谁也抹杀不了。窦鸿朗那边……”
他嘴角掠过一丝冷意,“哼,现在怕是自顾不暇,忙着撇清关系呢。我们和他,本就是两条道上的车,无所谓得罪不得罪。该是你的功劳,该你拿的好处,一分也不能少!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到位!”
赵国栋语气斩钉截铁,带着护犊子的意味:
“我已经跟田书记初步沟通过。
第一,你的入党问题。
你是预备党员,预备期表现一直很突出,加上这次的重大立功表现,争取让你提前转正,成为一名光荣的正式党员!
这是政治生命的大事!有了这个身份,以后的路才好走!”
在这个年代,党员身份是进步的基础和保障,是参与核心工作的通行证。
“第二,行政级别!”
赵国栋伸出两根手指,目光炯炯,“你现在的级别是27级办事员吧?按部就班,熬到副科,五六年时间已经算是快的。
这次有了这么大的功劳,正好可以破格!
我会亲自出面,给你申请行政级别上的破格晋升,争取给你提两级甚至三级!
如果能够落实到位,就可以省下你两年,甚至更长的熬资历时间!”
他继续强调,“光明,你还年轻。在体制内,有时候,时间比什么都重要!早一步上去,机会就多一分!台阶就高一层!这次,就是你的机会!必须抓住!”
阳光明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静。
赵国栋为他争取的这两项——提前党员转正和破格升级,都是实打实、能极大缩短他晋升周期的硬核好处。
尤其是破格升级,节省下来的时间,对他这样没有深厚背景、全靠自身能力和机遇的年轻干部来说,价值难以估量。这意味着他能更早地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参与竞争。
“厂长!”
阳光明再次站起身,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郑重和决心,“我……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您为我考虑的,比我想到的还要多,还要实在!
提前党员转正,破格升级……这都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我向您保证,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更加努力地工作,好好学习,提高自己!”
赵国栋也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阳光明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力道依旧很重,带着一种托付和鼓励,也传递着信任:
“好好干!你的路,还长着呢!眼光放长远!眼下的坎,我们算是迈过去一大步了。
后面审问的事,有卫东顶着,田书记亲自坐镇看着,翻不了天。
我这‘暂停工作’的帽子……”
他自嘲地笑了笑,“也戴不了多久了。你安心等着好消息!把心放肚子里!”
说完,赵国栋再次重重拍了一下阳光明的肩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仿佛要把力量和信心传递过去。
然后转身,步履明显轻快了许多,拉开里间办公室的木门,走了出去。
他的背影,似乎重新挺直,恢复了往日的硬朗和沉稳。
里间的木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声音,只剩下阳光明一人。
阳光明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
赵国栋那番掏心掏肺的谈话,像一股强劲而温暖的洪流,猛烈地冲刷着他,驱散了心中的疲惫、惊心动魄带来的寒意,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清晰的希望感,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未来似乎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在他面前展开了一条上升的通道。
虽然前路必然还有荆棘,还有难以预料的斗争和挑战,但有了明确的指引,有了坚实的依靠,有了奋斗的目标,心中便充满了沉甸甸的力量和渴望大干一场的冲动。
他缓缓走到窗边,向远处望去。
保卫科那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此刻人来人往,像厂区里一个醒目的焦点。
那里,正进行着一场决定性的较量。王卫东和他的战友们,在与匡俊材进行着意志和智慧的角力。
阳光明知道,属于他个人在这场风暴中的惊险航程暂时靠岸了,而另一场决定更多人命运、牵扯更广的风暴,正进入最激烈、最核心的攻坚阶段。
窦鸿朗绝不会坐以待毙,暗流仍在涌动。
他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那气息悠长而平稳。
他眼神中的激动和波澜渐渐沉淀下去,重新变得沉静、锐利,如同淬火后的钢。
他静静地站在窗前,像一株扎根的树,等待着最终结果的到来,也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