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208章 207荣誉加身行政17级大虎选择上门拜

第208章 207荣誉加身行政17级大虎选择上门拜

第208章 207.荣誉加身.行政17级.大虎选择.上门拜访

阳光明站在弄堂口,深邃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吉普车消失的方向,直至那两点红色的尾灯彻底融入并湮灭在浓重的夜色里。

深冬的晚风带着刺骨的寒意,一阵阵掠过他的面颊和脖颈,却丝毫无法吹散他心头的澎湃暖意以及那一丝如同梦境般的不真实感。

这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其戏剧性和巨大的转折,甚至让他此刻静立风中,仍感到几分恍惚,需要慢慢咀嚼和消化。

两年前那个闷热夏天的举手之劳,一次发自本能的善心救助,竟在时光的酝酿下,于今日结出如此硕大而意想不到的果实。

这果实不仅甘甜了自己家——为哥哥阳光耀的婚事增添了最坚实的保障,更可能如同一把钥匙,彻底打开好友楚大虎身上那看似无解的命运枷锁,为他照亮一条前所未有的坦途。

他在弄堂口又静立了片刻,让清冷的空气帮助自己彻底冷静下来,这才转身,踩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石板路,向弄堂深处走去。

家里依旧灯火通明,虽然客人已散,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兴奋未消的热闹气息,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欢愉。

“明明,回来了?贺领导他们走了?”母亲张秀英第一个迎了上来,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红晕,眼神里充满了急切的好奇与一种未能完全平复的激动,手里原本在收拾的抹布都忘了放下。

父亲阳永康也放下了那杆陪伴他多年的烟袋,目光从窗外收回,投注在小儿子身上,虽未立刻开口,但那沉静眼神中的询问之意却十分明显。

哥哥阳光辉、嫂子李桂,甚至连已经被哄着准备睡觉、揉着惺忪睡眼的壮壮,都睁大了眼睛望着他,等待着分享后续的消息。

“嗯,走了。先绕道去看了楚叔楚婶,然后才把我送回来的。”阳光明点点头,动作熟练地脱下外套,挂在了门边的衣帽钩上。

“快说说,贺领导他们去了楚家,都说什么了?情况怎么样?”张秀英拉着儿子的手臂,让他在方桌旁坐下,连珠炮似的发问。

她心里既由衷地为楚家感到高兴,又隐隐夹杂着一丝担心,怕双方阶层差异过大,会让老实巴交的楚家夫妻手足无措和尴尬。

阳光明理解母亲的心情,笑了笑,接过大哥递来的一杯温茶喝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这才将楚家的情况细细道来。

他语速平稳,描述细致:贺振中如何毫不介意地、主动紧紧握住楚父那双沾满机油气和油污的手;

刘雅娟如何亲切地将那份在楚家看来极尽丰厚的礼物,塞到不知所措、连连推拒的楚母手中;

以及老两口那淳朴的惶恐、巨大的激动与笨拙却真诚的感激。

张秀英还是那么的感情丰沛,忍不住侧过身,用衣袖轻轻抹了抹湿润的眼角。

“好人啊……贺领导一家真是念旧情、懂礼数的好人!那么大的官,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难得!”

张秀英的声音有些哽咽地感叹道:“你楚叔叔是实实在在的老实人,这下好了,大虎那孩子总算有指望了,他们家的苦日子,总算能看到头了,真是菩萨保佑……”

阳永康默默地听着,不住地微微点头,拿起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磕了磕,发出清脆的响声:

“积德行善,总有福报。明明和大虎都是好样的。”

他的话一如既往的简短,却带着一家之主特有的分量和十足的肯定。

“对了,明明。”张秀英忽然想起最关键的事,情绪从感动中抽离,变得再次急切起来,“贺领导说的那两条路,具体是咋回事?你跟楚家说了吗?”

“暂时还没细说。”

阳光明摇头解释道:“贺叔叔的意思,这件事由我直接转达给大虎本人最合适。

如果对楚叔楚婶说得太详细,他们两位老人家可能反而会胡思乱想,心里七上八下地不踏实,平添压力和精神负担。

贺叔叔在他们家,主要是再三表达了感谢,仔细问了问家里的实际困难和生活情况,一再叮嘱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其他的并没有多谈。”

“考虑得周到。”阳永康闻言表示赞同,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这种事,关乎孩子的前程,确实直接跟大虎那孩子沟通更好。他年纪不小了,有主见,也能为自己拿主意。跟他爹妈说,除了让他们跟着干着急,也确实没啥大用。”

一家人又围绕着白天的事和楚家的转机唏嘘感叹了一阵,话题从贺家的平易近人,说到楚家的不容易,再回到自家面临的喜事,直到窗外夜色更深,弄堂里各家各户的灯火相继熄灭,彻底安静下来,才意犹未尽地各自洗漱睡下。

但这个夜晚,阳家小阁楼里的几人,注定难以彻底平静入眠,脑海中依旧如同走马灯般,反复回荡着白日的种种惊奇、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第二天一早,生物钟准时的阳光明依旧在固定的时间醒来。

尽管前一天经历了情绪上的巨大起伏和忙碌的应酬,但他多年养成的高度自律并没有丝毫松懈。

起床、晨练、洗漱、吃早饭,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然后,他再次提起那个半旧的军绿色挎包,精神抖擞地出门上班。

走在清晨的弄堂里,相遇的邻居们,目光似乎与往日有些微妙的不同,多了些不易察觉的探究、打量和掩藏不住的羡慕,但并没有人上前贸然开口询问细节。

大家只是用眼神交换着心照不宣的信息。

阳光明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温和的态度,微笑着向相熟的邻居点头打招呼。

他的神情平静自然,步速不疾不徐,仿佛一切如常,昨天那个轰动整个弄堂的坐车的大干部上门拜访事件,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外在的改变。

到了厂里,忙完一上午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午休的铃声响起。

阳光明没有像往常一样去食堂吃饭,而是从包里拿出饭盒,请同事帮忙打点饭菜回来,自己则独自留在了安静的办公室。

他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信纸和钢笔,拧开笔帽,略一沉吟,理顺了思路,便开始俯身给远在苏北农村插队的挚友楚大虎写信。

这件事对于楚大虎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谓是决定命运走向的关键节点。

必须尽快让他知晓全部情况,早一点收到信,他就能早一点开始思考、权衡,早一点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也能早一点从这巨大的希望中获得力量。

钢笔尖在信纸上沙沙作响,声音在静谧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阳光明尽量使用清晰、准确、客观的语言,将昨天发生的事情,包括贺振中的真实身份、其承诺的具体内容,以及给出的“参军”和“回城工作”这两个选择的详细前景和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原原本本、巨细无遗地告诉了楚大虎。

他写得很详细,生怕遗漏任何一点可能影响好友判断的信息。

在信的最后部分,阳光明特别用了大量笔墨加以强调: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最终如何抉择,必须全凭楚大虎自己根据自身的性格、理想、以及家庭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来独立决定。

他严格约束着自己,没有在信中给出任何带有个人倾向性的建议,只是以一个挚友的身份提醒楚大虎,前程大事,一定要沉下心来慎重考虑,想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他叮嘱大虎不要急于做决定,一定要考虑成熟、想明白之后,再写信告诉他最终的想法。

写完这封长信,他又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遗漏、歧义或表述不清的地方,这才小心翼翼地将信纸仔细迭好,装入准备好的信封里,端端正正地写好地址姓名,贴上足够的邮票。

第二天一早,上班路过邮局时,他就将这封薄薄的信,郑重地投进了邮筒那深绿色的投递口里。

寄出信后,便是耐心的等待。

阳光明很清楚,这个年代的信件往来需要时间,尤其是在魔都与苏北农村之间,路途遥远,邮路辗转,一来一回,恐怕至少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他按捺住心中的期待与些许焦虑,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年底繁忙不堪的工作中。

财务科科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年底更是各种报表编制、年终总结、来年预算的关键时期,任务繁重,时间紧迫。

他刚刚接手科里的全面工作不久,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过问、熟悉流程、把握关键,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忙碌,成了冲淡等待的最好方式。

日子在伏案工作、开会讨论、审核报表中,一天天过去,平静而充实。

就在阳光明几乎要忘记时间流逝的时候,大约在他寄出信件的十天之后,贺振中此前曾提及的“优秀青年干部”评选活动,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般,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本仅限于市里各主要机关、局委内部的评选范围,在后续下达的补充通知中,出现了松动和调整的迹象。原本不在评选范围内的工厂干部,也纳入到了评选范围之内。

厂党委办公室接到了上级发来的新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广泛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干部人选,并强调了此次评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

通知的措辞虽然依旧原则性强,语焉不详,但嗅觉敏锐的人,尤其是厂里的领导们,还是能从中感觉到,这次评选的覆盖范围、重视程度和最终可能带来的影响,似乎提升和扩大了不少,含金量显然增加了。

红星厂党委对此高度重视,田书记特意召集了组织科、宣传科、厂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专门研究部署推荐人选工作。

阳光明作为厂里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工作成绩突出,有目共睹,尤其是在近期配合赵国栋厂长推进技改方案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和协调能力,加上年龄、资历都完美符合“青年干部”的硬性标准,政治背景清白,自然成为了厂里重点考虑和推荐的对象之一。

经过厂党委会几轮严肃而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了上报的推荐名单,阳光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一切都在组织程序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阳光明本人却并未对此投入过多的关注,一切静等结果就好。

时间悄然滑入了一九七二年的一月。北风凛冽,年关将近。

十号这天,厂里广播站的中午新闻播报时段,像往常一样准时响起。然而,今天播报的内容里,却有一则消息让许多正在食堂吃饭的工人停下了筷子,侧耳倾听。

全市“优秀青年干部”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广播里,播音员用清晰而昂扬的语调,逐一念出了十名来自不同战线、不同单位的青年干部的名字,他们获得了这项殊荣。

当念到“红星国厂财务科科长阳光明”这个名字时,食堂里顿时响起了一阵低低的、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议论声。

“呀!是财务科新上任的那个小科长!”

“阳光明?不就是张秀英家那个老三?真厉害啊!”

“全市才评十个?这可不是厂里评先进,这是市里的荣誉!这可真是不得了的大喜事!”

议论声如同水波般,在各个餐桌间迅速荡漾开来。

布机车间的女工们所在区域,更是瞬间热闹起来,大家几乎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正埋头吃饭的张秀英。

张秀英正端着饭盒,夹起一筷子青菜,听到广播,整个人明显地愣了一下,筷子停在半空,随即脸上涌起难以置信的巨大惊喜,嘴里的饭菜都忘了咀嚼。

她只觉得心跳骤然加速,血液一下子涌上头顶,耳朵里嗡嗡作响,周围工友们的祝贺和惊叹声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膜,听得既真切又有些模糊、不真实。

“秀英!秀英!听见没!你家光明!全市优秀青年干部!了不得啊!”旁边的王大姐用力推了她的胳膊一下,声音里充满了与有荣焉的激动,比她自己得了奖励还高兴。

“哎呀!听…听见了…真是光明!这孩子!真是……真是……”

张秀英激动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语无伦次,眼睛因为巨大的喜悦和骄傲而迅速湿润起来,泛起泪光。

她努力想低下头,想做出谦虚低调的样子,可嘴角那灿烂的笑容却怎么都压不下去,怎么也控制不住脸上洋溢的光彩,只好假装用力扒拉饭盒里的饭菜,心里却像开了锅的热水一样,沸腾翻滚,喜悦之情满得快要溢出来。

下午回到车间,更是迎来了新一轮、更为热烈的祝贺浪潮。

张秀英这次牢记着儿子的反复叮嘱和自身“要有觉悟”的告诫,面对工友们的羡慕和恭喜,表现得格外谦逊和低调。

“都是组织上培养得好,领导看得起他,给了这个机会。”

“运气好,赶上了,厂里符合条件的年轻人也不止他一个。”

“这孩子没别的,就是还算踏实,肯干,领导交代的工作知道下力气去完成。”

她反复说着诸如此类的话,将功劳全部归于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信任,归于儿子的踏实肯干,绝口不提任何其他因素,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得意忘形。

她这种真诚而谦卑的表现,反而赢得了车间里上下下更多的好感与尊重,大家私下议论都觉得,张家这家风真是没得说,儿子出息却不骄不躁,母亲本分不张扬,真是家教好。

与布机车间的热烈气氛相比,财务科内部则显得平静和克制许多。

科里的同事们自然也都听到了广播,大家看向阳光明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和羡慕,但也仅此而已。

毕竟阳光明如今是科室领导,身份不同,大家即使内心激动想祝贺,也只是在私下里低声议论几句,或者在工作间隙,借着请示汇报工作的由头,真诚地说上一句“恭喜科长”。

阳光明对此一律报以谦和而平静的微笑,表示感谢大家,并总是很快地将话题引回到亟待处理的工作业务上,态度一如既往的沉稳、专注。

仿佛这项足以令人艳羡不已的耀眼荣誉,并未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改变。

真正的、更具实质性的变化,发生在几天之后。

一月十六号,厂劳资科照例下发了一份关于本月工资级别调整的简短通知名单。

在当欠工资待遇普遍冻结的大背景下,这种调整极为罕见,名单通常很短,能够获得调整资格的人堪称凤毛麟角,每一次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然而,这一次,阳光明的名字再次赫然出现在那份简短的名单上。

而且,调整的幅度令人咋舌:他的行政级别,由原来的行政十九级,连升两级,一跃调整为行政十七级!

这意味着他的月工资也从原来的七十八元,直接大幅提升到了九十九元!距离突破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块更大的巨石,激起的波澜和震动,远比之前“优秀青年干部”评选结果揭晓时,更为剧烈和广泛。

原因无他,工资级别的调整,在当时看来,是比职务提升更为实在、更让人羡慕和眼热的事情。

职务上去了,是政治荣誉和责任的增加,但如果行政级别不动,工资待遇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

而行政级别的提升,尤其是一次性提升两级,则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收入增加,是看得见、摸得着、能立刻改善生活的硬实惠!

阳光明才二十岁,刚提了正科长的职务,又获得了难得的市级荣誉,这已经足够让人惊叹其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如今,竟然连行政级别也获得如此大幅度的提升,一口气蹦到副科顶格的十七级,距离正科职务对应的十六级标准也仅仅只差一级!

这晋升速度,在红星厂的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消息一经传开,在全厂范围内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劳资科里,阳光耀拿着手里那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油墨味的调整名单,看着弟弟的名字和后面那醒目的“行政十七级”,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无比自豪和欣慰的笑容。

周围的同事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祝贺。

“光耀,你弟弟这回可是……让我说什么好呢!这速度,坐火箭也就这样了吧?”

“二十岁的行政十七级!月工资九十九块!这怕是破了咱们厂建厂以来的记录了吧?”

“啧啧,‘优秀青年干部’这荣誉这么管用?看来以后咱们厂里的年轻人也得拼命争取争取才行啊!”

听着这些议论,阳光耀心里早已乐开了,甜滋滋的,但表面上还是努力保持着冷静和谦虚。

他把原因主要归结于弟弟这次获得的硬核荣誉和上级的政策倾斜。

“主要还是市里这次评选的荣誉分量重,听说含金量很高,上级领导要树立典型。”

“组织上这也是要借此表明一种导向,鼓励我们广大年轻干部扎根岗位、好好干、出成绩。”

“级别提了,工资涨了,责任也更大了,对他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和考验,以后得更努力才行。”

他话说得周全妥帖,滴水不漏,既充分肯定了荣誉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要更加努力回报组织的态度,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同时也将其他人可能产生的嫉妒心化解到最低。

车间里,张秀英再次成为了绝对的焦点和中心。

这一次,她甚至比上次儿子被任命为科长时还要激动和兴奋。

工资一下子涨了二十多块!

一个月九十九元!

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八级工老师傅的收入水平了!而且行政十七级!

这是多大的面子和肯定啊!

她感觉自己的脸上光彩照人,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浑身充满了干劲。

但她依旧牢牢记着要低调、要谦虚的准则。

面对工友们的羡慕和潮水般的祝贺,她反复强调:

“是孩子运气好,碰巧得了这么个荣誉,赶上政策了,领导关心爱护。”

“以后更要督促他好好工作,可不能骄傲,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她甚至主动说道:“工资涨了是好事,但日子还得照常过,不能铺张浪费,要想着还有更多困难的同志。”

她的这番表现,再次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称赞。大家都觉得,张秀英真是越来越有格局,有干部家属的觉悟和样子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救命!男友他哥是包养我的金主(1v2) 秘密热恋(师生 1v1) 弟弟学会催眠之后(骨科) 夏宫 说好制作消消乐,反战游戏什么鬼 错许 (叔嫂 1V2H) 逼我打职业是吧 穿成恋综买股文里的路人beta 天纵骄狂 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