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看着从没见过的漂亮纸,有点怯生生不敢接。
罗兴邦的大姐连忙说道:“哎呀,光明兄弟,你这太客气了!快别给他们,这么好的东西……”
“大姐,没事,就是点果,给孩子们甜甜嘴。”阳光明笑着,不由分说地塞到了两个孩子手里。
罗母这才注意到阳光明还带了东西,除了巧克力,还有两瓶蜂蜜。
她顿时更过意不去了:“哎呀呀!光明,你说你来就来,还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干啥!这外国巧克力,听说老贵了!还有这蜂蜜,这让我们说啥好……”
“阿姨,您别客气。”阳光明语气诚恳,“头一次上门,一点小心意。巧克力给孩子们尝尝鲜,蜂蜜您和叔叔平时泡水喝,养养身体。”
罗父推了推眼镜,笑着打圆场:“光明一片心意,咱们就收下吧。快,别站着了,都坐,坐下喝茶说话。”
罗母连连道谢,招呼大家坐下。
罗家的姐姐们赶紧端茶倒水,拿出瓜子、生摆在桌上。众人分宾主落座。罗兴邦和阳香梅紧挨着坐在一边,阳光明坐在另一侧,罗父罗母和几个姐姐坐在对面。
气氛一开始稍微有点局促,但很快就在罗母爽朗的笑声和罗父温和的引导下变得热络起来。
双方的基本情况,其实通过罗兴邦和阳香梅之前的传递,都已经大致了解。此刻见面,更多的是一种确认和感受。
罗父主要和阳光明聊天,问了些魔都的情况,阳光明工作的情况,语气随和,像个关心晚辈的长者。
阳光明从容作答,既不过分谦虚,也不张扬,表现得体大方。
罗母则拉着阳香梅的手,仔细问她在屯小教书辛不辛苦,生活习惯不习惯,又夸她长得俊俏,性子文静,说得阳香梅不好意思地低头笑。
罗家的几个姐姐也在一旁附和,说着弟弟兴邦的各种好话,也夸阳香梅有福气,找到了好工作。
阳光明观察着罗家父母。
罗父话不多,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干部特有的沉稳和条理,眼神清正,看起来是讲道理的人。
罗母性格外向,快人快语,显得有些泼辣,但眼神热情真诚,不像是心眼多、难相处的人。她对阳香梅的喜欢,看起来是发自内心的。
至于罗兴邦的四个姐姐,阳光明没有过多关注。她们都已经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偶尔回娘家,对弟弟婚事的影响不会太大。
闲聊中,罗家人对阳家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当得知阳家所有成年人都有正式工作,尤其是阳光明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科长,行政级别还不低时,罗父罗母交换了一个眼神,惊讶之余,更多了几分重视。
他们原本觉得自家是县里的双干部家庭,条件算不错了,没想到未来亲家的家境如此殷实。
再看阳香梅,模样好,性子好,有文化,现在又有了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相比之下,自家儿子只是个普通工人,反而显得有些“高攀”了。
前段时间,心里可能存有的那一点点“儿子找了知青,家里还得帮着跑工作”的微妙想法,此刻早已烟消云散,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满意和欣喜。
客套话聊得差不多了,罗母清了清嗓子,进入了正题。
她脸上带着笑,语气更加热情:“光明,香梅,今天叫你们来呢,一是认认门,彼此见见面,熟悉熟悉。
这二来呢,也是想趁着光明你在,把兴邦和香梅俩孩子的事,定个章程。”
她看向阳光明,态度很诚恳:“你看,你大老远从魔都来一趟不容易,时间也紧。咱们就得抓紧把事商量妥了,也好让你放心回去跟家里交代,是不是?”
阳光明点点头:“阿姨说的是。我这次来,主要也是这个意思。我二姐和兴邦大哥情投意合,我们家里人都知道。
既然他们自己决定了,我们做家人的,自然是祝福和支持。
具体该怎么办,还得听听叔叔阿姨这边的想法。”
罗母见阳光明态度明朗,说得也在理,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哎呦,光明你真是个明白人!那阿姨可就直说了。”
她掰着手指头,一条一条地说起来,显然早有准备:“首先呢,是住房。我们家这房子,别看是平房,但一共有五间,还算宽敞。
我们老两口住东屋,西屋一直给兴邦留着,打算给他结婚用。面积不小,亮堂着呢!等俩孩子结了婚,就住西屋。
以后就算有了孩子,五间房子也足够住了。
我们打算最近就找人把西屋重新粉刷一下,炕也重新盘一盘,置办点新家具,肯定不能委屈了香梅。”
“其次是结婚用的东西。被褥啦,衣服啦,该准备的票证,我们早就开始攒了,就等着时机到了置办新的。
家具呢,我们打算请人打一套新的,木料都准备好了,是挺好的松木,保证结实耐用。”
说到这里,罗母特意看了一眼阳香梅手腕上那块崭新的手表,语气带着赞赏和一点过意不去:
“这结婚四大件呢,原本我们商量着,怎么也得给香梅买块新表。没想到你们娘家想得周到,提前给买了。这手表票可不好弄,真是让你们破费了。”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自行车呢,家里已经有两辆了,兴邦上班骑一辆,他爸偶尔骑一辆,再买就浪费了。
收音机和缝纫机,家里也都有,还挺新的,够用。
所以呢,这原打算买手表的钱……”
她看向罗父,罗父点点头,她才继续说道:“我们商量着,干脆直接给香梅包个两百块钱的红包,让她自己喜欢什么就买点什么,或者就自己留着。”
阳光明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罗家的安排,听起来确实周到实在,充满了诚意。
罗母又说到时间:“至于结婚的日子,我们琢磨着,既然俩孩子都愿意,工作也稳定了,事情也定下来了,那就没必要拖了。
早点成家,香梅也能早点安定下来,省得一个人住宿舍孤单。
我们寻思着,定在腊月里,年前把喜事办了,热热闹闹过个年。”
说完所有打算,罗母期待地看着阳光明:“这些都是我们初步的想法。
光明,你是娘家人,代表香梅父母来的,你看看哪里不合适,或者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有什么话都摆在桌面上说,商量着来。”
罗父也附和道:“对,光明,有什么想法尽管说。你们家培养出香梅这么优秀的女儿不容易,有什么要求,我们尽量满足。”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阳光明身上。
阳香梅有些紧张地看着弟弟。罗兴邦也屏住了呼吸。
阳光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先是对罗父罗母点了点头,语气真诚:
“叔叔,阿姨,你们太客气了。刚才听了二位的安排,非常周到,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真是费心了。
我听着,觉得很好,没什么不合适的。”
听到这话,罗家父母和罗兴邦都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阳光明话锋一转,代表娘家说道:“叔叔阿姨考虑得这么周全,我们娘家这边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
只是路途遥远,很多东西实在不方便带过来。”
他看了一眼阳香梅,“这次来,家里给二姐准备了几样东西。除了她手上这块手表,是我大嫂二嫂合着送的之外,还给她带了一身新冬衣,一双新皮鞋。另外,爸妈还给了五百块钱,让她自己留着用。”
五百块钱!还有手表、新衣新鞋!
罗家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阳家条件不错,但听到这个数字和这些实物,还是忍不住再次感到惊讶和感慨。
这嫁妆,在他们这小县城,绝对算得上极其丰厚了!这足以看出阳家对女儿的疼爱和重视。
罗母连忙说:“哎呀!这……这也太破费了!亲家太疼孩子了!这让我们怎么好意思……”
阳光明解释道:“阿姨,您别这么说。我爸妈就这个意思,女儿嫁得远,总想多给她一点傍身,让她心里踏实。”
至于其他的嫁妆,比如被褥什么的,阳光明提出了在家里商量好的以旧换新的打算,但罗父摆摆手,插话道:
“光明,这个就不用麻烦了。兴邦他妈早就准备了两套全新的被褥,都是新弹的,面料也是好的,绝对够结婚用。
香梅那些旧被褥,下乡时才做的,其实还算半心,拆洗一下,晒晒,留着以后家里来客或者孩子们用,都挺好的。
没必要非得折腾换新的,换新的放着不用,时间长了,也一样旧了。”
罗母也点头:“就是就是!新的旧的掺着用,过日子不都这样嘛!这事听我们的,就别折腾了。”
阳光明闻言,笑了笑:“既然叔叔阿姨都安排好了,那自然听你们的。这些小事,以后让二姐自己看着办就行。”
关于结婚时间,阳光明也表示同意:“腊月结婚挺好的,天气也冷了,办喜事热闹。我也不想二姐一个人在外面过春节。时间上我没意见。”
所有主要事项都顺利达成一致,气氛顿时变得更加轻松和融洽。
罗父心情很好,又和阳光明聊了些时事和工作上的事。阳光明见识不凡,说话得体,让罗父更是高看一眼。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十一点。
罗母站起身,笑着说道:“光说话了,差点忘了正事。你们先坐着喝茶,我去看看饭菜弄得怎么样了。”
她说着,和几个女儿一起进了厨房。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了更加忙碌的声响和阵阵诱人的香气。
没过多久,菜肴就开始一道道端上桌。
果然如罗兴邦所说,非常丰盛。
中间一大盆蘑菇炖鸡,旁边是油光锃亮的粉蒸肉,色泽红亮的红烧排骨,一大碗酱香浓郁的家常炖鱼,金黄的炒鸡蛋,酸爽开胃的酸菜炖豆腐,还有几盘清炒的时蔬。
最后,罗父亲自端上来一个砂锅,打开盖子,一股特殊的肉香弥漫开来。
他略带得意地介绍:“光明,尝尝这个,红焖鹿肉。朋友前几天上山打的,送了我一条腿,味道不错,这可是外面很难见到的野味!”
这一大桌子菜,鸡鱼肉蛋俱全,还有罕见的野味,足见罗家的盛情和诚意。
众人围坐桌旁,罗父开了瓶本地产的白酒,给阳光明和自己倒上。
罗兴邦也陪了一小杯。女人们则喝汽水。
罗父举起杯:“来,光明,欢迎你来家里!第一次见面,也没准备什么好菜,别见怪。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常来常往!”
阳光明连忙举杯:“叔叔您太客气了,饭菜这么丰盛,让您和阿姨受累了。我敬您和阿姨,祝二老身体安康。”
大家碰杯,气氛热烈起来。
罗母不停地给阳光明和阳香梅夹菜:“光明,尝尝这鹿肉,炖得烂乎不?香梅,吃鱼,这鱼新鲜,没小刺……”
阳光明尝了尝鹿肉,肉质紧实,带着独特的香气,炖得十分入味,连连称赞。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阳光明礼节性地喝了几杯酒,脸上微微泛红,但头脑十分清醒。
他和罗父相谈甚欢,和罗母也能说上几句玩笑话,表现得体大方,给罗家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阳香梅看着弟弟和未来公婆相处融洽,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最初的紧张感早已消失无踪。
酒足饭饱,又坐着喝了会儿茶,聊了会儿天,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快下午一点了。
阳光明起身告辞:“叔叔,阿姨,谢谢您二位的盛情款待。时间不早了,下午你们还得上班,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罗父罗母虽然再三挽留,但见阳光明态度坚决,也就没再强求。
“行,那以后常来!就把这当自己家!”罗父握着阳光明的手说道。
罗母则拉着阳香梅的手,不厌其烦地叮嘱:“香梅啊,以后周末没事就回家来吃饭!想吃什么就跟阿姨说!”
“哎,知道了,阿姨。”阳香梅乖巧地点头。
罗兴邦和几个姐姐把阳光明和阳香梅送到院门口。
走出工业局家属院,午后的阳光晒得人微微出汗。
阳光明和阳香梅,慢慢朝着医院宿舍走去。
走出一段距离,阳香梅终于忍不住,小声问身边的弟弟:“小弟,你觉得……兴邦他爸妈,怎么样?”她的语气里带着期盼,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阳光明理解二姐的心情。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相处时间短,太内在的东西看不出来。但从表面看,罗叔叔话不多,挺沉稳,像个讲道理的领导。
阿姨性格爽利,热情,心眼应该不坏,不是那种斤斤计较、难相处的婆婆。”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至于罗叔叔在家里具体什么性格,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像他这种做了多年领导的人,家里真正的大事,恐怕最终还得他拍板。不过只要道理讲得通,他应该不会无理干涉。这一点倒也不用太担心。”
他看着二姐,给她吃定心丸:“总的来说,罗家就兴邦大哥一个儿子,家庭结构简单,没那么复杂。
只要你们俩自己把日子过好,矛盾应该不会多。
阿姨那个性格,虽然说话快,但看起来是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反而比那些闷在心里算计的要好相处。
你以后多顺着她点,勤快些,问题不大。”
听了弟弟这番入情入理的分析,阳香梅一直提着的心,总算彻底放回了肚子里,脸上露出了安心而幸福的笑容。
“嗯,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好好过的。”她轻声说道,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把二姐送回宿舍,阳光明自己也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浑身轻松。
他知道,自己这趟东北之行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圆满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等返回魔都,向父母详细汇报这边的情况了。
他看着东北秋高气爽的蓝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