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扫元 > 第261章 乱世宗族墙头草

第261章 乱世宗族墙头草

史舜安的脸色变幻不定,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元廷已经放弃此地,死守城池无异于以卵击石;宗族根基在此地,硬拼只会耗尽本宗青壮,届时便是万劫不复;或许……或许另寻出路才是上策?

他行事向来果决,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良祖。”

史舜安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

“你代为父出城一趟,去面见那红旗营的主将。就说……我镇江史氏,愿意献出丹阳县城。”

史良祖虽然也畏惧城下的红旗营大军,想劝父亲慎重考虑对敌策略,却不想父亲会如此果断地决定投降,不禁急道:

“大人!是否再观望一下?或者……等贼军进攻受挫后,再谈些条件?”

史舜安瞥了儿子一眼,不想当着众人的面骂他不知兵,竟然还想跟红旗营真打,摇头道:

“朝廷都已经明摆着放弃了丹阳,我们若是死战不降,凭这矮墙薄壁,能挡得住几日?除了徒然让史氏儿郎血流成河,于大局又有何益?”

史舜安作为宗长,心中盘算的全是宗族和自家利益的存续,对于背叛元廷,并无多少心理负担。

乱世之中,生存才是第一要义!

能传承血脉和富贵的宗族才有未来,除此之外,一切都可以舍弃。

史良祖毕竟是从小就被当作未来宗长培养的接班人,稍微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父亲的考量,但他仍有些顾虑,压低了声音道:

“可是……万一贼军取下城池后,逼着我们充当前驱,去与官军血战,那又该如何是好?”

这正是史舜安最担心的问题。

宗族武装不同于兵员充足的朝廷经制之军,能打顺风仗和保卫家园的硬仗,却绝对打不起消耗战。

因为一旦在大战中拼完了宗族青壮,他们就会失去继续在本地作威作福的根基。

这也是史舜安眼见红旗营不可力敌,就果断决定投降的原因之一。

投降后,他自然不会真的带领子弟去为红旗营卖命——那跟自取灭亡没什么区别。

真到了那一步,大不了再见机行事,若是官军势大,干脆临阵倒戈,再协助官军剿灭红旗营。

只要族人和田产还在,史氏还能操控地方,就依然是镇江豪强,无论将来谁坐了天下,想要稳定镇江路,都少不了要倚重他们这样的地头蛇。

不过,城墙上人多嘴杂,除了史氏核心子弟,还有不少外姓庄客,史舜安自然不会将这等机心说与儿子听。他只是抬手指着城外属于史氏的广阔良田,意味深长地道:

“良祖,你要记住,史氏的根,在这里!只要根还在,一切就都还有转圜的余地。若是根没了,宗族散了,在这乱世之中,我们这三千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不过是无根浮萍,任人宰割罢了。”

史良祖看着父亲坚定而深邃的眼神,终于读懂了父亲的深意。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肃然道:

“孩儿明白了!这就去办!”

……

红旗营威武卫大阵。

都指挥使王弼已经率中军主力抵达,正在一座临时堆起的小土坡上观察城防,并下达一系列命令,调动各镇兵马展开,做好攻城准备。

他身材魁梧,披着一身精良的铁甲,头盔下的面容沉稳刚毅,颇有大将风范。

就在诸部展开准备攻城前准备时,只见丹阳那低矮的城墙上,用绳索放下了三个打着白旗的人,然后步履谨慎地朝着红旗营大阵方向走来。

第四镇镇抚使金朝兴策马靠了过来,望着那三人,略带疑惑地对王弼道:

“将军,看这架势,守军莫不是想投降?”

自渡江战役以来,王弼屡立战功,虽然职务仍是都指挥使,但其荣衔已由“都尉”晋升为“将军”,麾下将领如金朝兴等人,也随之改换了对王弼的称呼。

王弼的目光扫过丹阳县城,这城墙以夯土为基,周长不足两里,高度仅一丈五尺左右,在见惯了濠州、合肥、江宁那种大城的王弼眼中,简直就是不堪一击的土围子。

事实上,正因为丹阳县城过于矮小且无险可守,几乎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不仅江浙行省不愿在此浪费兵力,去年元廷颁布“修城令”后,丹阳县尹也不愿浪费钱粮对城墙进行加固。

所以,王弼在攻克句容县并稳定局势后,并没有急于进攻丹阳——如此矮小的土围子,随时可破!

仅仅是攻打丹阳县,自然用不着扩编后已近万人的威武卫倾巢而出。其部作为大军前锋,第一步任务是在水师的配合下围攻镇江治所丹徒县。

王弼原以为元军会主动放弃丹阳,本打算分派少量兵力占领这座空城,主力则直接扑向丹徒县。

不料战前侦察时发现,镇江史氏竟率众退入丹阳城内,摆出了一副据城而守的架势。

不过,这点意外在王弼看来,无非是多费些手脚而已。

大军在开进途中就已备好了攻城木料,抵达城下便迅速组装器械,为的就是尽快拿下此城。

因此,对于守军此刻可能提出的投降,王弼的兴趣并不大。他语气平淡地对金朝兴道:

“投不投降,今日此城必破!无非是方式不同罢了。传令下去,攻城准备照旧,不得松懈!”

史良祖等三人出城后不久,便被外围游弋的红旗营斥候骑兵控制,询问其来意,并经过严密搜查后,三人被带到了中军阵前。

得知对方是镇江史氏宗长史舜安的长子,代表史氏前来商议投降事宜,王弼端坐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略显紧张的史良祖,直截了当地道:

“投降可以,但我红旗营治下不允许私军存在!”

史良祖暗道红旗贼这是信不过史氏,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用担心贼军会拿自家子弟当炮灰消耗,当即松了一口气,忙躬身承诺道:

“回禀将军,我等皆是本分乡民,聚集入城只为避乱自保,并非要与王师为敌。若将军允准,我等愿即刻打开城门,恭迎王师入城。城中士绅还备有金银钱粮若干,权当犒劳大军。”

王弼听完,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出征之前,元帅曾特意召集王弼、常遇春、胡大海等高级将领,深入分析过浙北形势。

石山指出,去年徐宋兵马能一路攻入杭州,充分证明了江浙行省元军武备废弛,本地元兵战力低下。红旗营战力在徐宋兵马之上(至少在“彭祖家”之上),攻取浙北全境从军事上看并非难事。

但石山特别强调:“取浙北易,稳固根基难!”要求诸将必须贯彻“攻占一地,巩固一地”的方针,绝不能留下明显的隐患。

对于像史舜安这种手握私兵,且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豪强士绅,本身就是官府在地方统治的根基。红旗营要想真正稳定控制浙北,自不可能将他们全部肉体消灭。

至少在红旗营具备取代这部分基层治理体系之前,动作不能太大,除非不顾此举必然造成的巨大治理真空和社会动荡。

但石山也不可能学彭莹玉、项普略二人,对这些有钱有粮有人,有制造动乱能力的地主放任不管,明确做出强行解除所有地主武装的指示,以打击其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

此刻,王弼见史良祖还想用些许钱粮搪塞过去,企图保留史氏子弟兵的武装和独立性,越发觉得元帅的指示极具先见之明。

他目光锐利地盯着史良祖,语气斩钉截铁地挑明了红旗营的底线,道:

“避乱自保?据城而守也是自保?你当本将军是三岁孩童,看不出尔等拥兵自重的意图吗?”

王弼稍顿片刻,不给史良祖辩解的机会,继续道:

“本将再说得清楚一点:投降,可以!但必须是无条件投降!

城内所有青壮,须立刻弃械,出城接受我军甄别和整编。所有兵器、甲胄、城防设施,一律交由我军接管。若同意,便即刻执行;若不同意……”

王弼猛地抬手,指向身后正在紧张进行攻城准备的威武卫大军,以及那十余架已经初具规模的攻城器械,厉声道:

“那便休怪本将刀剑无情!就凭你们这矮小的土围子,看看能在我红旗营精锐面前支撑几刻?!”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超武斗东京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玄幻:敢退婚?我反手娶你家老祖!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离谱!这个家族僕人都是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