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烈火烹油
闻喜县有沫水穿流而过,又有董池陂,水土条件相当良好,中部的川塬河谷盆地,乃至低洼丘陵,都能够种植作物,一向是河东郡內的重要粮食生產基地。
有鑑於此,苟政率领上万军民,继续在闻喜逗留,又进行了为期六日的“春耕会战”,待到那些熟沃的谷塬、垄地间,重新点满粟种之后,方才率眾起行南归安邑。
等重归安邑,已是二月初十了,距离苟政决定东迎秦雍流民,已然足足过去了一个月。所费时间,比起苟政预想的,要多很多。
不过,收穫也是显著的,不只成功接纳了七千秦雍之眾,从中简拔整编出四千余兵勇,继续壮大苟军力量,还迎回了苟武、苟恆这些流落关东的苟氏族人。
对於苟武、苟恆等族裔的西来,苟氏族部军政上下,最高兴的,无疑乃是二將军苟雄,他对兄弟子侄的爱护,是毫无保留、满腔热忱的。
在得知关东族人尚未死绝,尤其是苟恆、苟获这一双大兄子女尚在人世的消息,他可谓是欣喜若狂。若不是因为坐镇安邑,不便擅离,他早就飞马东迎了。
而等苟政一行归来,叔侄再逢,又是一番感人至深的场面,这也是自大兄苟胜战亡之后,苟政第一次见苟雄热泪盈眶。
因此,过去的一个月,对苟氏集团来说,绝没有荒废。不只是接迎流民及族人这么简单,因备战而军疲民乏的河东上下也得到了一定的喘息。
更为重要的,是春耕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河东郡內,尤其是沫水盆地的河谷、台塬间,又一批新翻整的田土,种上了新粟。
如果算上去岁秋冬之际,官民抢种的二十多万亩小麦,河东郡在基本的农业生產恢復上,已然走上正轨,初具规模。
就像此前郭毅对苟政说的,以河东当前呈现的气象,只需他多忍耐一年,积储粮粟,招揽士民,养训精兵,河东便可兵强马壮,对外谋求发展扩张了。
到了二月春归,这个期限便只剩半年了,只需仔细经营,等到夏、秋两收结束,几十万亩田地產出的麦粟,养活河东军民是绰绰有余的,对外也扩张,也能更加有力。
但是,构想是很不错的,那样的未来也的確可期,甚至很美好。只不过,时不我待!
天下局势的变化,不容苟政继续蛰伏等待,苟政心中的志向、野望以及他对天下局势判断,都促使苟政不得不採取一些激进冒险的决策。
过去的闰月,关东局势,已然彻底沸腾了,这段中国歷史大裂变中的又一波小裂变,已经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北方的乱局,终於开始进入高潮阶段,以赵帝(准確的讲应该叫卫帝)石鉴被废杀为標誌。
闰月中,在鄴北击破石琨、张举、王朗联军討伐,完成“以一破七十”的空前壮举之后,李閔与李农这两个鄴城朝廷的话事人,率兵討伐屯眾石瀆的张贺度,意欲解决这个抵近鄴城的威胁。
不过,还未討灭张贺度,便收到了后方密报,鄴城又发生变故了。具体就是指,皇帝石鉴又出么蛾子了,自去岁腊月鄴城连番动乱,尤其是孙伏都、刘銖等羯帅举兵诛討閔、李后,石鉴就被李閔软禁在御龙观,悬食以给,使他近两月不能搞事情。
不过,借著二李征討石瀆,鄴城空虚的机会,秘密派遣宦官,书召抚军將军张沈(时据滏口)等军阀,乘虚袭邮勤王。
然而,石鉴此举,事实上进一步加速了羯赵政权的灭亡。就和去年冬月石遵谋诛李閔时一般,
当初石鉴是怎么出卖石遵的,这一次宦官就怎么出卖石鉴,密信被送告石瀆前线李閔与李农。
二李闻之,迅速率军返回邮城,而归邮之后,石鉴迎来了他的末日。须知,就连石遵,李閔尚且不放在眼中,说杀便杀,何况一无德无功也无能的石鉴。
当初扶立石鉴,只不过因为政变得过於突然,很多事情都没准备好,反响很大,为了勉强安抚公卿士民之心,不得不採取的妥协办法,以平稳度过集聚大权的过渡期。
但是,石鉴虽平庸,不知天高,不知地厚,更不自知,却也很快成为李閔掌控鄴城及羯赵朝廷的障碍。
自其继位时起,鄴城屡生动乱,从乐平王石苞、中书令李松、殿中將军张才,到中领军石成、
侍中石启,再到龙將军孙伏都、刘銖,这些羯赵宗亲耆老,一月之內,接连发动政变,攻杀閔、
李,这背后,无一次没有石鉴的身影。
在平定那些谋乱政变之后,察其异状,李閔方將其软禁,但以李閔的脾性,对石鉴的容忍度,
显然早就到极限了。此番,见其身处囚室,仍不忘鼓动作乱,背刺自己,李閔杀心大炽,决定彻底剷除这个麻烦。
於是,石鉴就如当初石遵临死前的预言一般,步其后尘,为李閔所杀。当然,石鉴传书谋乱,
事泄只是其被杀的一个引子罢了。
根本原因在於,石鉴这个皇帝,已经不能帮助李閔稳定朝局,安抚人心。开年后的羯赵,那些地方割据势力、王公军阀,是亮明刀枪与之作对,没有一丝一毫顾忌石鉴这个傀皇帝,而去岁隆冬“杀胡令”浪潮之后,羯人政权的统治根基也彻底被李閔掘了。
到了闰月,李閔的支持者,已全然转化成北方赵人士民,连羯赵国號都改了,一个石鉴存在与否,更无关痛痒,甚至只是一个不安分的麻烦,
而石鉴一死,也意味著由李閔罩在“石羯政权”上的那张遮羞布,彻底被掀开,意味著羯人统治的彻底崩塌。隨石鉴被杀的,还有滯留鄴城难逃的石虎三十八孙,一家人,走得整整齐齐,还都死在李閔这个曾经忠诚有加的“好贤孙”、“石棘奴”手里。
至此,石虎嫡系子孙,就是没死绝,也差不多了。石虎十几个儿子,此时,只剩下裹国的新兴王石祗、乐安王石柄以及汝阴王石琨三人了。
就石虎生前的所作所为,断子绝孙,是一点都不冤枉的。
而隨著石鉴以及鄴城石氏被夷灭,鄴城也彻底换上新顏,国不可一日无君,姓石的都被李閔杀绝了,那么新皇帝轮到谁,自是毋庸置疑了。
不过,哪怕心中迫不及待,面上李閔也不忘继承中国传统的辞让之仪。面对赵臣上尊號的建议,李閔以李农年长德厚、名望隆重,欲推其为主,对此,李农甚至不敢表现出丝毫的喜悦与犹豫,果断拒绝,態度坚定而决绝,生怕引起李閔的猜忌,惹来杀身之祸。
李农推辞不就,李閔又表现出一番对晋室的“怀念”,装模作样表示,要与诸公分割州郡,各称牧守,要奉表迎晋天子地还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