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 要将义理回归本源
义银在上野城歇了两天,就感觉自己快歇不动了。
前田利家与前田利益都是武艺高强的姬武士,前狼后虎,前赴后继,义银就是铁打的身子也禁不起她们这般折腾。
虽然义银的男尊体质远比女尊男子强悍许多,但和姬武士相比还是差距明显,就算有永远的十六岁光环护体,他也感觉快遭不住了。
义银犹豫着是否要喊停一天,让自己休息休息,可前田利益兴致正浓,义银想说自己不行,这话又有点说不出口。
男人那无聊的自尊心呀。
好在不用义银自己开口,第三天就有人来觐见圣人,让他合情合理得松了口气。
来人正是大谷吉继,她的领地在南伊贺,又是前田利益的亲密盟友,军中副手。
圣人归来一事,前田利益自然要告知于她,她也很快赶来参见。
前田利益,大谷吉继,藤堂高虎三姬,都是义银的侧近出身,斯波家复兴之后三姬结为一党,以前天利益为首,相互照应。
藤堂高虎不甘寂寞,在母亲死后脱离斯波家,另攀高枝。
义银磋磨着手中茶汤,温言与大谷吉继交谈,君臣两人许久不见,这会儿共同回忆往昔,真正是其乐融融。
义银摸摸下巴,有点意思呀。
抛开明智光秀这个举荐者不谈,林信胜本身的文化底蕴,气度见识,也是很打动前田利益。
比起佛教诸派在武家高层的活动能力,在基层信仰的广泛程度,儒学真的没什么本钱筹码,和义银谈什么政治交易。
遂翻烂书纸,阅遍典故,终获一点心得,愿献与圣人!”
林信胜曾经为义银绸缪天下平定之后的政治路线,被义银否决了天皇之路。
没想到,这儒生的心思如此急切,竟然玩起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一套说辞,一时啼笑皆非。
他微微鞠躬,说道。
“那你为何要哭泣?”
尼子胜久是因为山中幸盛和圣人有一腿,再加上诸姬为了圣人明争暗斗,被搞得有些反胃恶心,这些年一直严守臣格,安守本分。
臣观圣人在关东之仁政,有上古仁君之贤明,叹为观止。
义银揉了揉太阳穴。
只可惜,只可惜。。唉。。”
“看到圣人与大谷大人君臣相得,共忆往昔,我亦是感慨万千,一时失态,恳请圣人降罪。”
羽柴秀吉要抛弃北近江基业,去西国重新发展,藤堂高虎的家底都在近江,名声又狼藉,跟着羽柴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林信胜说义银辛苦,这话义银爱听,可爱听归爱听,但要为君分忧,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的办法。
“非也,非也,前田大人礼仪无亏,能够有幸参与您的茶会,信胜非常感激。”
于是便举办了一个小型茶会,请圣人与大谷吉继品鉴,而茶会上,前田利益还邀请了一位义银意想不到的陪客,林信胜。
义理两字出于礼记,义理,礼之文也。
“可惜什么?”
她是想给林信胜表现的机会,但林信胜这套儒生劝诫的危言耸听,真是得了天朝前辈真传,这也太不恭敬了。
“臣下食君之禄,不敢素餐尸位,这几年除了专研法度之外,亦是关注时事,为君忧愁。
义银摆摆手,说道。
林信胜先是对前田利益一鞠躬,表示歉意。
林信胜叹道。
然后,林信胜深吸一口气,对圣人说道。
所以,义银虽然给了林信胜斯波家儒学教授的尊荣,允许她参与法度建设,但事实上的重视并不太多。
林信胜摇头道。
林信胜收到邀请之后,自然是匆匆赶来,总算赶上了这场茶会。
反观大谷吉继,没有那么多心思,这些年是不争风头,不抢好处。
义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因为义银一心想要让岛国跟随天朝,只愿意走从属天朝的日本国王路线。
所以,前田利益才会给她这个机会,在知道圣人要来伊贺国的时候,派人通知了林信胜。
一咬牙,一跺脚,一横心,林信胜干脆放下茶汤,掩面哭泣。
前田利益刚要出言训斥,就被义银拦住。
现如今圣人近在眼前,却对自己视而不见,顿时心急如焚。
义银自问对得起关八州武家,这些年给的钱粮不少,出的善心更多,但那些喂不熟的白眼狼就是不断折腾,借着自己的仁心在瞎搞。
她这一哭,顿时引来了在场三姬的目光。
诸姬之恶劣,尽显其中。
痛定思痛之后,林信胜开始重新琢磨思路,琢磨如何打动圣人,为自己所学程朱理学一脉在岛国的兴盛打开局面。
神道教灭亡,岛国文化就只能是佛教诸派主导,大半文人都有佛教背景。
作为茶会的主持者,前田利益面上挂不住,问道。
自古关西关东相互瞧不上眼,她在关西把关东人说的再难听,近畿武家也会嘻嘻一笑,为她鼓掌。
在近畿这边,最让义银省心的家臣,就属尼子胜久与大谷吉继。
茶人演绎完毕,献茶告退。
但即便如此,义银也不会堵着人家的嘴,用不用儒生是一码事,表现自己的仁厚大度是另一码事。
这是在投机取巧,但正中义银的下怀。
虽然林信胜初登场失算,义银还是给予尊重,招揽林信胜为斯波家儒学教授,食禄百石,参与斯波家诸法度建设。
林信胜卧薪尝胆年余,钻研圣人心思,就指望来日一鸣惊人。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义银思索着问道。
前田利益纵有诸多毛病,但作为带头大姐是合格的,行事风格就是护短,大谷吉继低调跟着她混,日子也是爽利,好处捞了不少。
她借着前田利益的场子讨巧卖乖,这是刷前田利益的面子,为了日后长久之计,也要小心着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