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 第1822章 要将义理回归本源

第1822章 要将义理回归本源

此刻,义银与大谷吉继君臣两人谈笑风生,连前田利益都被冷落在旁,何况是陪席的林信胜。

换而言之,没有收买的价值。

林信胜擦拭几下不存在的眼泪,深深鞠躬道。

虽然看似低调,但却是前田利益的得力帮手,在近畿斯波领的地位稳若泰山,义银也很赞许她的人品风度。

而另一方面,林信胜也算是抓住了义银心中的痛点。

她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次机会还要等多久,变数又会有多大。

这两年功夫,林信胜仔细揣摩圣心圣意,编织了一套说辞,这才决心再度出手,找一个机会再度觐见圣人。

岛国武家之义理,虽然源于儒学,但含义却大不相同。

看见座上光彩照人,风采依旧的圣人,她是暗下决心,今日一定要打动圣人之心,为往圣继绝学,让儒学一道在岛国兴旺。

“先生的意思,是要改造武家义理?”

前田利益是与明智光秀不睦,但前田利益却是有名的文化人,别看她身为近畿总大将,手握兵权,其实她在文化圈的名声更高一些。

近畿斯波领是义银最早建立的领地,追随他的重臣情分深重,除了藤堂高虎这种莫名其妙跑路的家伙,基本都跟着斯波家鸡犬升天。

但当时的天皇朝廷重佛轻儒,儒学经典多是佛教门徒代传,歧义众多,义理一说也因此被扭曲,只谈责任,绝非大义。

“不是改造,是溯本求源。”

义银今日看到林信胜在场,就知道这个儒生又有样要使,所以才故意冷落试探。

她不过一介南近江小武家,早年家业败落,大谷家能有今天的风光,已经是心满意足,没有什么多余的小心思。

“今日是利益邀请的茶会,又不是评议会,在坐只论私谊,不谈尊卑,何来降罪一说。

林先生情难自抑,我不会放在心上。”

武家重礼,嘴上义理不断,骨子里就是唯利是图,为之奈何。

前田利益笑道。

要说这林信胜鸡贼是真鸡贼,她人在近畿,却不拿近畿武家举例子,而说起远方关东武家的不是。

这事就恶心了,义理就像是一根无主的棍子,谁都能拿起来敲打一下别人。

可她这嘴里的鄙夷,难道真是仅仅针对关东武家吗?这回旋镖不打到自己身上,近畿武家还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义银给了体面,但林信胜却是暗自懊悔。

我为圣人而哭,圣人一片丹心向日月,却被下面人照了沟渠。

“乱世百年,终有圣人降世,仁义为本,慈悲为怀,真乃天下之大幸!

不管是京都的天台宗临济宗,还是高野山的真言宗,不少高尼都乐意与前田利益交往。

茶会上几人看着茶人表演,义银扫了眼坐在下首的林信胜,没想到她竟然和前田利益搭上了关系。

但如果把这根棍子塑造成只是义银才可以用的专属工具,那别人就只有挨揍的份了。

“林先生,是我哪里照顾不周吗?你这是。。”

而武家义理继承了这一说法,时至今日,依然是只知自家福祉,不知君国大义,令人失望。”

林信胜虽然是儒学门生,但她与佛教的关系也很深,明智光秀当年举荐她觐见圣人,就是在寺院。

林信胜伏地叩首,哽咽道。

就因为时间早,情分足,大多数重臣与义银保持着超乎君臣情义的深层次关系。

武家义理本就是义银起家的招牌,他的许多行为举止都被束缚在这个准则之内,导致许多武家反过来利用武家义理一说,限制义银。

岛国文化吸取了天朝的大量养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儒学这一块却是水土不服,远不如佛教在岛国发展得好。

武家义理促进会为关东行慈善之事,真乃大仁大义大慈大悲。只可惜人人为小我,无人为大我,终究酿成下总之乱。

林信胜压抑心中激动,还礼之后,肃然道。

林信胜是有名的文化人,又是吃着斯波家禄米的自己人,前田利益亲近文化人,林信胜刻意卖好,两人的关系自然不错。

在林信胜看来,她需要的不是个人的饭碗,而是儒学在岛国的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请先生赐教。”

但武家之义理,却非如此。

林信胜很清楚武家义理的底色,她断章取义,把礼记所言忠信义理的前半段忠信一截去掉,只谈义理之本源。

前田利益眯了眯眼。

原以为自己是龙入大海,从此纵横四海,谁知道却是历尽坎坷,几易其主,如今跟着羽柴秀吉的妹妹羽柴秀长,混得很不如意。

而大谷吉继的原因更简单,她有皮肤病,脸上身上的化脓不断,整日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早早就自断了觊觎圣人美色的可能。

这位斯波家重臣,可是高阶武家这群杀胚中少有的,真正懂得文化的知识分子。

儒家当年在天朝是如何挤掉黄老之道,成为帝王青睐的国学,难道真是凭借仁义两字?

非也,儒生是用君权天授的理论舔爽了帝王,得到国教的地位。

义银笑问道。

臣下寻思,人之初,心本善,关东武家也曾高洁,为何会在乱世中沉沦至此难堪?

要知道,林信胜是明智光秀举荐给义银的儒家学者,明智光秀与前田利益一向不对付,相互看不上眼。

而今日,义银要看看林信胜能不能舔爽了自己,让自己为儒学而心动。

大谷吉继一到,前田利益总得给这个老伙计一个面子,不能继续沉迷男色,重色轻友。

儒学常说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善恶自有历史明证,所以才有舍身取义,留与后人评说之词。

自从天皇公卿被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连根拔起,神道教随之覆灭,岛国的文化圈就等于是被砍掉了一半根基。

武家之义理始于遣唐使,天皇朝廷曾十二次使人遣唐,带回经典无数。

而真正严守君臣本分,不敢僭越的就是尼子胜久与大谷吉继。

义理改造。。不,回归本源,可能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义银是义理的化身,他的行事风格不能背离义理的范畴。

但如果义理的解释权在义银手里,他完全可以打造出有利于自己的义理解释,那就爽歪歪了。

这就像是某个天选之国把持了明主的解释权,那么别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明主,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妖鬼宝宝:妈咪,爹地求抱抱 诱拐王爷回现代 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 来到七零做咸鱼 奈何她声色撩人 种个男人当老公 仙帝奶爸在都市 夫人被迫觅王侯 独步成仙 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