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导至罍洗处盥手敬心,再次肃然登坛,向天神行酌献之礼。
此时却见整个天际澄澈如洗,星辉璀璨生辉,纤云不生。
皇帝数度瞻仰赞叹:“真是星汉灿烂!”
及至小次前,更特谕章越道:“此乃朕诚心敬畏所至,终是感格上苍,示以嘉应!”
天子语气间,既有对上天的敬畏,亦显对章越治国功劳之默契认同。
亚献官登坛之际,执礼官奏请皇帝于小次内稍歇,然皇帝心系至诚,竟辞而不受,始终正身东向,肃立全程,其虔敬恪恭之态,为群臣表率,亦示君臣一体、共襄大礼之心。
群臣见天子虽年轻,但此番诚意足见至诚。
礼既成,至望燎礼毕,章越敬奏礼成,方导引皇帝返还大次。
依礼,仪礼使当立于帘外待解严后方告退。然皇帝思虑周全,念及章越,对总领扈从内侍阎守勤吩咐道:“卿当护章越安然出地门,恐马军至,不便行也。”
此等逾格眷顾,群臣皆谓天子体恤勋臣,实是君臣相得厚恩之典。
五更时分,两府宰执共至端诚殿,齐向皇帝称贺大礼圆满。拂晓之际,皇帝方登辇还宫。
稍后,皇帝升宣德门楼,宣敕大赦天下,君臣共庆,彰显上承天意、下安黎庶之盛。
方结束这一场盛大的郊祭之典。
……
通过这一次郊祭,倒也显得君臣同心,不过十三岁的少年天子在郊祭中表现出的那等少年老成,这等君臣同心态度,事天执礼之诚,令群臣感到这位未来天子贤明可期。
“拜见司空!”
章越车驾停下,看到是遂宁郡王侯在道旁,恭恭敬敬地行礼。
作为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宋徽宗,章越对他心底并无好感。
事实上论帝王治术,宋徽宗办得还可以,以他在位前二十年而论,倒也可称得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上的女真太过于逆天,辽比宋强都挡不住。
按照大历史观论,不要将王朝兴亡,大多归于帝王将相念头转折。
但章越依旧对此人没有好感。
“车驾坏了?”章越问道。
遂宁郡王苦笑道:“是这般。”
“寻匹马给遂宁郡王。”说完章越便放下垂帘。
“多谢司空。”遂宁郡王见章越没邀自己同乘也不敢有任何异议和不满。
彭经义在章越车驾低声禀告道:“听说数日前,遂宁郡王费钱三千贯钱从市集买了司空一幅墨宝。”
章越听了彭经义之言微微一哂,遂宁郡王倒会在此上费工夫。
章越笔墨平日都是让人阅后即焚,平日撰文予人自己极少动笔都是让幕僚代笔,就是免得人买走或作巴结贿赂之用,但还是有少数字迹流至市面上,结果都卖出天价。
遂宁郡王在此炒作……此间用意……不好好将心思放在正途上。
有句话是马屁拍在马腿上,说得就是这个。
……
“启禀太后,为祖宗江山社稷万年计,臣等奏请,陛下大婚之事宜早作绸缪!”
章越在众臣簇拥下,神色端凝,郑重其事地向垂帘后的向太后禀明此议。
帘内沉默片刻。天子正值少年,闻及自身婚事,显见几分局促。
向太后徐徐道:“官家尚在冲龄,操办大婚是否急迫了些?”她的声音透过纱帘传来,带着一丝考量,“况且,究竟择定何等人家女子为后,亦须慎之又慎。”
章越深知,大婚意味着天子成年,随之而来的便是亲政之期临近而这,恰恰是掌有实权后不愿过早放手的关键。他早有应对,当即回奏:“臣谨奏,可于天下名门世家之中,择品行端淑、温良贤惠之女子数十人,先行迎入宫中。仰赖太后悉心教导其宫闱礼仪、妇德懿范,再从容择一堪居中宫者,母仪天下。”
这番话,可谓正中向太后下怀。既全了她为皇帝择媳选后的“教导”之权,亦延缓了天子亲政的实际进程。
向太后闻言,显然十分满意这个周到稳妥的安排,当即允准:“善。就依卿家所奏行事。”
历史上天子的皇后是孟皇后,对方是高太后所指,但天子很不喜欢。
高太后死后,宫里酿成了巫蛊事件,直接导致孟皇后被废。孟皇后也是可怜人,旧党势大她是皇后或太后,一旦新党执政她便被废除。
她两度立为皇后或太后,又两度被废。
甚至靖康之时,准备将孟皇后第三次复立,但金兵在此时攻破了汴京,导致她没有被复立。
结果六宫有位号者的嫔妃无一幸免都随徽、钦二帝北迁,但孟皇后因没有名号幸运的逃过一劫。
到了高宗一朝孟皇后又再度复立为太后,最后得以善终。
而今章越让你向太后选,没有高太后插一脚,但盼天子能从中择一良配,至少顺从自己心意。
至少……章越念起遂宁郡王的面孔,日后大宋江山断不能交到此人手上。
天子择后之事当然入了很多官员耳里,大宋选后多择世家女子,这与明朝从民间选没有背景女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所以宋朝的皇权运作,常见到后宫妇人的动作。
当然也不是说,明朝那等文官阶层确立太子的制度就好了。
但身为宰相,为了自身集团争取利益并扩大权力,也是天然之事。
权力从来都是争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不过选皇后这等事,章越就没有搀和一脚了。至于是不是历史上孟皇后,章越并不关心。
但向皇后和高太后都是眼光毒辣的人,论识人,特别是女人,她们不会有错的。至少不会在此事上害了天子,故意选一个歹毒的妇人正位中宫的。
……
元祐二年末的寒夜,安州贬所内。
烛火在穿堂北风中明灭不定。
在斑驳的土墙上投下蔡确枯瘦的背影。
蔡确独坐案前,面前摊开的是邸报。邸报上宋、辽、夏三国盟约达成,边陲罢兵,岁币如旧的字眼清晰可见。
还有些许誊抄的奏疏副本,正是朝中旧党这两年陆续弹劾他在当年神宗时掀起乌台诗案,太学虞蕃案等旧罪。
“乌台诗案罗织陷害”
“太学虞蕃案株连无辜”
“助先帝新法苛酷虐民”
他一个致仕宰相,可朝中旧党始终不给他留一条路走,对他忌惮甚深,生怕他东山再起。
蔡确蓦地冷笑出声。
“章度之……不可畏辽如虎!”语罢竟生生掰下寸许金饰。
“北虏疲敝,天赐不取!愿丞相挥师复燕云——勿忘先帝雪耻之志!”
蔡确绝笔信上最后一笔力透绢背。
待侍从破门而入,只见蔡确伏案气绝。
案头《熙宁新法条例》散落在地,这是当年蔡确曾写给先帝的建言献策,上面还有不少先帝的批准和建议。
这一番君臣相得,几十年过去了,哪怕是临终之时也没有忘记。
一旁还有一卷文册上面写着“蔡确、章越同校”墨迹。
书卷摊放了一桌。
炭盆里还有留有不少纸张灰烬,不知是多少朝中辛密。
此刻窗外大雪压折枯枝。
……
元祐二年年末,马上迎来正月大朝会,这个时节对大宋而言是万邦来朝。
大宋如今疆土已辐射至西北,现在西洲回鹘来已是稳定的一年一贡,其实西洲回鹘早已入了黑汗王朝,不过他们仍以西洲回鹘的名义入贡,宋朝知道此事也不揭破,双方继续以甥舅关系相处。
不过这时候黑汗王朝已是衰弱,其西面已被塞柱尔帝国吞并,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走势日后将被耶律大石的西辽吞并。
此外还有西域诸小国都是第一次来朝。
而这一次来朝还有的还有阻卜中拔思巴部和汪古部。
得知阻卜中拔思巴部和汪古部抵达,宋朝礼部又惊又喜,同时也犯了老大的难处。
接待时还闹了一个大笑话。
两使在礼部尚书苏辙的陪同之下,同往都堂拜见章越。
都堂本是宰相议事处,今另辟一厅用以会见外邦使臣。
会见厅中,礼部郎中秦观和张康国正拜服在章越弥漫前。
秦观道:“相……相公容禀!这……两位阻卜使节抵达,下官等依照旧例,安排至靺鞨馆舍下榻……不想……不想竟犯了大错!”
张康国异道:“我辈方寸大乱后才查证清楚。突厥人称室韦为‘鞑靼’,意指外人,乃鄙称!两部对此讳莫如深,万万不可称呼!‘阻卜’亦非他们自称,乃是辽国笼统所指……唉,以往我朝疆域未及北疆,所知甚少,错以为‘鞑靼’是靺鞨遗种,大谬矣!”
鞑靼不是部族自称。同样阻卜也不是自称。
无论是鞑靼和阻卜从未形成一个成建制的部落联盟,各部族都有各自自称,并不认可他们是鞑靼和阻卜的一份子。只有自称才有意识形态的认可。
章越端坐上首,品了口茶道:“疆域既拓,认知需新。既知错漏,善后便是。沟通清晰,方显尊重。”
秦观,张康国二人都是躬身称是。
不久礼部尚书苏辙引阻卜两使拜见章越。
章越向两位使节语气礼貌不失疏远地道:“两位远道而来,跋涉千里入汴京朝贡,一路辛苦。不知二位所代表部落,如何自称?”
礼部官员将章越的话译成回鹘语。
拔思巴部使节以手抚胸行礼,声音洪亮地道:“尊贵的大宋宰相,我部乃拔思巴部,来自西方辽阔之地!愿献上肥壮的牛羊、成群的骏马、珍贵的皮毛,以表归顺天朝之心!”
说完递上礼单。
章越看了眼拔思巴部使节所上礼单,顿时神色大悦,一改方才疏远的态度,面露春风地道:“甚好,本相代我大宋天子收下尔部的善意。”
拔思巴部使节见此心道,这大宋宰相也是无利不起早之人。
汪古部使节紧随其后行礼,言辞谦恭地道:“大宰相在上,汪古部仰慕中原风华,特献上良驹百匹、上好皮料千张!”
说礼部官员亦递上礼单。
章越看了态度更好了,微露笑意道:“礼单丰厚,诚意可见。”
汪古部使节没有太多心思,见章越称赞,当即喜形于色。
章越看二人脸色心道,真当本相贪图你这点财物。
正所谓我可以不收,但你不可不送。
到人家家里做客也不能两手空空嘛,送这么多礼物足见你两部诚意了,看来确实是苦辽久矣。
说到这里,章越目光深远地道:“如今本朝已拓至西域,与尔部疆土接壤,日后往来将频。贵部子弟,可愿入我汴京太学读书?习我华章礼法,识我中国文字。”
翻译转述后。
拔思巴部使节眼神一亮,复而对章越道:“宰相厚意!此事甚好,我定将相告吾主!子弟习学天朝文化,荣耀之至!”
汪古部使节则面露一丝疑惑,谨慎问道:“感谢宰相美意。只是……这入京学子……?”
章越心道,本相好意,你竟以为我要你部纳质。
不过章越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意,意味深长地道:非为束缚,乃通友好,开眼界。择才而教,互通有无。”
两使一并起身躬身称是。
其实室韦与契丹同源同种,不过按照大兴安岭东西而划分,都是出自东胡鲜卑。
之前宋朝礼部官员们,都认为当时鞑靼乃靺鞨之遗种,这就犯了大错了。
以往宋朝疆域最北只抵达白沟,礼部官员对高昌回鹘的了解只是全凭一百年前王延德所书的《使高昌记》。
对于草原上的阻卜了解,大约是九姓鞑靼。
契丹与室韦在族群关系上比女真近。
室韦与契丹好似堂兄弟,与女真则是表兄弟,宋朝大臣们又担心,既是室韦与契丹关系如此接近,是否会叛辽而附宋呢?
事实上宋朝官员们又猜错,关系越近才越容易闹翻。
现在二使在章越细细谈论拔思巴部和汪古部的来历。
章越对眼下阻卜各部虽了解不清楚,但他有看过蒙古秘史,对成吉思汗统一的草原各部还是有了解的。
拔思巴部就是后来的乃蛮部,疆土极大,北至漠北与北阻卜往来,东面则与敌烈部接壤。
而汪古部被宋朝称作白鞑靼,就分布在阴山以北。
具体说来乃蛮部类似回鹘化的蒙古人,乃蛮部首领称作太阳汗,而拔思巴部因不恭顺辽国,之前被辽国下令女婿李秉常率党项骑兵教训过一次。
元末名将帖木儿族属乃蛮部。
而汪古部蒙古化的回鹘人,从白鞑靼的称谓可知,汪古部多是色白高目。
唐朝时黠戛斯灭了回鹘汗国后,并未建立制度,而是又返回了漠北。权力真空之下,室韦契丹这些原先回鹘的属部各自独立,但也保留了不少原先回鹘人以及回鹘生活习惯。
族群族群最要紧还是以生活习惯和语言划分,语言再进一步又以血缘的认同感划分。
当然在语言之上还有文字和信仰,法律。
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大范畴。
不过文字是大部族和帝国才有专利,章越通过询问得知乃蛮部已经有了文字(回鹘文)和法律(扎撒),而汪古部还没有。
通过这些外在的谈论,章越差不多已将乃蛮部和汪古部的文明层次有个差不多的判断,心有了以后不同打交道的办法。
现在辽国将阻卜分为西阻卜,北阻卜,西北阻卜和阻卜别部。
西阻卜已降辽,西北阻卜主要就是拔思巴部和汪古部。
西北阻卜的拔思巴部和汪古部使节抵达虽令章越高兴,但仍是美中不足,章越更期望见到北阻卜。
可惜大宋一直没有他们的音讯,现在通过这两个使节打探。
章越问道:“辽国西北路招讨司治下诸部,情势若何?北阻卜之地,听闻有一强部,首领名……磨古斯?”
拔思巴部使节知无不言地道:“宰相所言甚是!那克烈部,其王便是磨古斯!仗着辽人撑腰,号令漠北阻卜诸部。我拔思巴部与他们……哼,关系微妙。有时借兵,有时亦战。北阻卜之地,非只克烈,尚有蔑儿乞、札剌亦儿、耶睹刮(于都斤)等部。辽人设节度安抚,然彼等时降时叛,从不安分!”
章越恍然。
一旁礼部官员道:“相公!查到了!《使高昌记》所载‘达干于越王子部’,应当便是这克烈部无疑!‘屋地因’则为今之耶睹刮部,‘拽利王子部’应是札剌亦儿部,其驻牧之地,靠近辽国可敦城!”
章越看着了礼部官员们手忙脚乱翻书的样子,也是有所感慨。
苏辙道:“如今在辽国西北诏讨司治下,这也是唐朝漠北六府七州的建制。”
“辽国西北诏讨司下置阻卜诸部节度使,安抚漠北阻卜各部,这些年通过安插在辽国的细作得知,这些阻卜确实时叛时服。”
章越道:“故土遗失经年,重拾不易啊。然今日之得,便是他日之基。”
对于方才两部使者所述,章越想到。
北阻卜无疑是克烈部最为强大,现在克烈部的首领名叫磨古斯,历史上他有个孙子名叫王罕,章越看射雕英雄传时对此人有印象。
而历史上掀起阻卜九部反抗辽国的大起义之人,正是这位磨古斯。
而后人所知的蒙古部这时也已开始崭露头角。成吉思汗的祖先,孛儿只斤氏的始祖,孛端察儿大约在一百年见王延德出使高昌时,便有了记载,当时孛端察儿已收服了肯特山的兀良哈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时孛儿只斤氏已是蒙古贵姓,不过建制松散,到了成吉思汗祖父合不勒汗时,才有了乞颜部之称。合不勒汗打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金国,并被封为蒙兀国王。
如今北阻卜以克烈部最强,而耶睹刮部以及后来的蒙古部要么是依附于克烈部,要么是与克烈部的攻伐中处于下风。
辽国索性以克烈部来代指北阻卜,也就是整个漠北阻卜各部。
在熙宁二年时,北阻卜就发生一场大叛乱,耶律洪基让名臣耶律仁先为西北路诏讨使平定。
章越转向两位使节,正色道:“贵部既诚心归附,本相自当上奏天子。我朝将效大唐旧制,赐尔汗王封号,授都督、节度使之职!”
“许以互市……绸,盐铁之物,尔可去边市自购之!商队可出入甘州肃州与凉州之地。”
拔思巴部使节和汪古部使节闻言大喜,双双拜倒道:叩谢大宋皇帝陛下天恩!叩谢宰相恩典!”
礼部官员又是一阵翻书,最后将乃蛮部汗王封作瀚海都督,汪古部首领封为高阙州节度使,并赏赐了许多贡物。
两使将在正月大朝会上正式拜见天子。
章越心道策动阻卜反辽,就从此二部而始。
ps:明天还有一更。同样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