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看了朱樉一眼,又转头看向韩度,不禁叹了口气,说道:“怎么?你们都认为不应该对番人宽容一点吗?”
这一次,韩度没有等朱樉说话,便直接开口冷然道:“番人,畏威而不怀德。说白了就是属狗的,你越是对它宽容,它反而越是以为你软弱可欺。对于这样的贱皮子,就应该狠狠地收拾,只要狠狠地打他们一次,打断他们的骨头,他们才会对大明不敢或望。”
朱樉闻言都一脸惊奇的看着韩度,原本他以为他做的事情对番人来说就足够凶狠了,没有想到韩度说的比他做的更加凶狠。他掳掠一些妇女孩子,顶多只能够算是出口恶气,而韩度却是张口就要将这些番人打的半残。
朱标顿时沉默,他受到的教育告诉他,韩度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他偏偏却找不出反驳韩度的理由来。
经过这么一席话,朱樉却对韩度另眼相看。他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在他看来韩度刚才就是在站在他的一边说话,就是在帮他。这让他对韩度的感官大为好转,好感度飞速提升,看向韩度的目光都带着一股欣赏。
韩度不明白朱樉这怪异的眼神是怎么来的,只觉得被他这样盯着看,浑身一阵发麻,恶寒不已。
“好吧,暂且就算是你说的对,不能够对番人太好。但现在是父皇不这样认为,父皇认为对番人还是要以安抚为上。而二弟的种种行事在父皇眼里就是荒唐,就是在破坏安抚大计,这又该如何是好?”朱标找不到理由反驳韩度,只好暂且将此放下。但是他却说出了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韩度能够说服他没用。现在重要的是父皇想要将二弟除爵,若是能够说服父皇,这才有用。
“这个.皇上恐怕是拿话来吓唬秦王殿下的吧?”韩度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句,抬眼看向朱樉。
朱标也顺着韩度的视线看向朱樉,叹息一声,有些无奈的劝道:“二弟,孤看父皇也是在吓唬你,不如你就低下头,去给父皇认个错吧。”
“本王不去,咱又没做错什么,凭什么去认错?”朱樉顿时挺起腰杆。如果说,刚才他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觉得不好,被父皇提起的时候,他还会有些心虚的话。那现在,他从韩度口中得到了他如此做的理由,现在他更是理直气壮,哪里还会去向父皇低头?
说着,韩度都禁不止摇摇头,好似有些后悔说出移封海外,想要让朱樉低头认错算了。
韩度只好谄谄的笑着回到凳子上,只是坐在上面的韩度,随着朱标的离开,显得越发的坐立不安起来。
见说服了韩度,朱樉回头朝朱标说道:“皇兄,臣弟愿意移封海外,为大明镇守边疆,还请皇兄帮臣弟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韩度对朱樉说了一大堆,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些土人和大明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没有必要下狠手,还是留在种地的好。
笑了笑,韩度拱手一礼,说道:“皇上,除了禁止乡绅肆意占地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往外开拓疆土。只要大明开拓疆土的速度够快,就不怕跟不上百姓的需求。
朱标听到朱樉的要求,顿时麻爪了,苦笑连连的说道:“二弟,不是孤不肯帮你,你这想法若是被父皇知道了,恐怕会更加生气啊。”
“本王和你一起去。”看到韩度要走,朱樉也连忙起身说道。
几息过后,朱樉抬头看向韩度,沉声问道:“理由呢?”对于去海外,朱樉也是不怎么乐意的。他之所以问韩度理由,那就是看在刚才韩度为他说话的份上,给韩度一个解释的机会。
可是朱樉在没有选择的时候,都不肯向父皇低头认错,现在听了韩度的办法,不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如何甘心?
“让你说说怎么移封海外,你说这些干什么?”朱樉不满的看了韩度一眼,示意他快说。
的确是不多,朱樉在西安也就被老朱赐给一万多亩土地而已。但是他在大兴土木的时候,占据的土地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上千亩。
“而在臣看来,移封海外对大明来说是有好处的。南洋虽然现在被囊括进大明疆土,但是那毕竟是刚刚占据,南洋还有很多的土人,这些人在短时间内可不会认同大明。南洋的财富太子殿下也是知道了,大明不可能放弃。既然如此,那大明就必须要将南洋彻底归心。可是现在南洋的大明百姓相对土人来说还是太少,去的百姓都是被流放过去的,真正主动前往的百姓,恐怕一个都没有。想要将南洋真正归纳入大明疆土,还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若是秦王殿下能够移封海外,镇守南洋,那对于百姓来说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至少可以让百姓知道,皇上没有放弃南洋,没有将南洋视为流放之地。可以说,若是秦王殿下能够移封海外,那百姓就有可能会主动前往南洋。这对大明将南洋彻底纳入疆土有着多么巨大的好处,想来太子殿下自己也明白吧?”
“不要就不要呗,有什么大不了的?”朱樉见韩度不走,他也嘟囔几句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听朱樉的问话,韩度淡笑着解释道:“秦王殿下这次的事情,也的确是严重了点。若不是皇上补偿了百姓,殿下没用这么容易过关。”
朱樉闻言顿时沉默起来,他自己当然也想保住爵位,也不想真的去当庶民。别看他刚才说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对于庶民他还是不想去做的。可是他既然态度都摆出来了,话都不止一次的说了,现在想要就此改口,他拉不下这个脸来。
朱樉才去西安几年??就占据上千亩百姓的土地。若是让他一直在封地呆下去,还不早晚将封地的土地都给占了?
朱标显然也是读懂了韩度眼神里的意思,眉头紧皱着垂下。以他对韩度的了解,既然韩度都如此示意了,那就说明这个办法恐怕弊端真的不小,说不定让韩度说出来,还不如不让他说的好。
韩度沉吟一番之后,笑着抬头,轻松说道:“臣倒是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朱樉眼睛珠子微微转动,意有所指的问道:“你是说,这南洋有很多的土人?”
朱标也是对这个弟弟无可奈何,只好点头答应下来,说是会找机会再和父皇提起。虽然他不知道韩度为什么会提起移封海外,但是从现在来看,这对大明是真正有着很大好处的。
朱标闻言沉默,有些不甘心的问道:“现在南洋有各总督府镇守着,难道还不够吗?”
而朱樉以往对南洋并不了解,他只知道韩度去过两次。但究竟韩度是去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他一概不知道。刚才他之所以同意韩度移封海外的办法,只不过就是不想在父皇面前低头而已。
秦王移封海外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臣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不行,绝对不行!”没有等朱樉说话,朱标就第一个跳了起来,直接反对。
朱樉虽然一直都没有向老朱低头认错,但是他心里还是知道那些事他的确是做的过火。
韩度愣了一下,顿时有些猜到朱樉在打什么主意。心里不由得暗骂一声,果然不愧是老朱的种,这嗜血的性格,难道是天生的吗?可是为什么朱标却不是这样??
“南洋的土人的确不少。”韩度摸了摸鼻子点头说道,接着便有补充了一句,“可是这些土人可不能够肆意残杀,要知道当地的大明百姓,可都靠着这些土人种地生活呢。可以说,这每一个土人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就这么杀了太过可惜了。而且,这些土人以往和咱们也没有什么接触,更加不会有什么血债在他们头上。”
“这不就是了?”朱樉两手一滩,笑着朝韩度说道:“本王不对听话的土人下手,难道还不能够对这些刺头?”
“移封海外!”韩度语不惊人死不休。
连忙恳求道:“皇兄,父皇现在就在奉天殿,你现在就去帮臣弟说说一二,好不好?”
“这个.倒是无妨。”韩度也不得不点头,反正那些胆敢反抗的土人,被总督府镇压,还是被秦王镇压,在韩度看来都没有区别。
韩度倒是没用朱标那么紧张,在韩度看来,海外大有可为,朱樉移封海外说不得对他来说还真是一件大好事。
韩度先是那眼神示意朱标,自己的这个办法恐怕有些不好,最好是想要朱标不让自己说出来,就此放过自己。
“儿臣,拜见父皇。”
韩度尴尬一笑,摸了摸鼻子。刚才不过是民族主义的热血在身上复活了,畅快的胡说八道一通,现在要自己去劝朱樉,怎么劝?
“太子殿下,臣想起来,灶台上还烧着火呢,臣得马上回去。”韩度站起来就要向朝门口走。
老朱为什么会将子孙封王?这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老朱小时候被穷怕了,连饭都吃不起。父母兄弟被活活饿死的景象,让老朱感到彻骨的恐惧。为了让子孙不用为吃法发愁,因此,老朱才会大肆封王。
这一点,连徐达都不敢直接和老朱提起,只敢在喝酒之后,借着醉话向老朱提起。可即便是这样,也难免会引来老朱的猜忌。
朱樉将朱标好不容易点头,生怕夜长梦多,朱标转过身之后就改变主意不帮他了,哪里还会让朱标拖延?
在这个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社会,让朱樉移封海外,这不就是变相的将他流放海外吗?先不说父皇能不能够同意,若是朱标同意了,那他都难免会被人认为有排挤骨肉兄弟之嫌。毕竟在中原乃是天地中心,天下间的繁华之所的思想下,将朱樉封去海外,这无论如何都说不通。
秦王也点头附和道:“皇兄误会了,不过本王倒是觉得韩度很合本王的胃口,很投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