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野举着醒酒器,一边倒葡萄酒,一边卖关子道:“赚的比327国债多,而且多不少,汤总不妨猜一猜我究竟赚了多少。”
汤仁嵘耍滑头,让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埋头吃牛排的王文杰猜,王文杰想了想,试探道:“5000万?”“少了,再猜。”
“1亿?”
“再大胆一点。”
王文杰在海通证券任职期间,见过或者听过不少一夜暴富的故事,但是上亿级别的还从没遇到过,他性格内敛,沉默寡言,但情商不低,用微笑压下震惊之色,说道:“我胆子小,不敢再猜了,还是汤总猜吧。”
汤仁嵘也有些震惊,停下切牛排的动作,尽量往大了猜,说道:“3亿还是5亿?”
狄野举起右手,晃了晃大拇指和小拇指,用装逼的口吻说道:“你和王哥猜的数字加起来,就是正确答案,总共6亿,不过单位不是人民币,而是美元。”
6亿?
还是美元!
汤仁嵘大惊失色,手腕一抖,把刀叉丢在了餐盘上,沉声追问道:“真的假的?”
狄野早有准备,拿起搁在餐桌上的文件夹,从中抽出一张薄薄的打印纸,说道:“这是我在百富勤的交易记录,你看看是不是真的?”
“你在百富勤开的户?难怪梁伯韬之前到处打听你的消息……”
汤仁嵘话说到一半,看清楚了纸上的交易记录,感觉头皮发麻,仿佛被闪电击中了,脱口而出道:“我草!”
王文杰给汤仁嵘当了两年秘书,从未见他爆过粗口,好奇之下侧头看了一眼,然后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用梦呓一样的语气说道:“只用200万美元,只做5笔交易,就赚了9000多万,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狄野笑而不语,慢条斯理的切着牛排,保持装逼状态。
王文杰像个检查证物的警察,盯着打印纸反复细看,刨根问底道:“狄总,你为什么3月12日从百富勤提走6000多万美元?”
“我要在香港扬名立万,把招牌打响,所以特意去其他几个证券公司开户做多日元,交易策略和百富勤的一样。”
狄野举起酒杯,笑着说道:“现在你们去香港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办事,只要报出我的名字,都会受到vip贵宾待遇。”
汤仁嵘回过神来,举杯和他碰了碰,感慨道:“你啊你!明明有稳妥的路子不走,非要干走钢丝的事,居然还都干成了,真不知道该夸你是天才,还是该骂你是疯子。”
王文杰也跟着举杯,心悦诚服的奉承道:“只有不走寻常路的人,才能称之为天才。狄总不仅眼光独到,胆识和格局也远超常人,我十分佩服,敬您一杯。”
“王哥请随意,小酌即可。”
三人推杯换盏过后,刚见面时的拘束感消失大半,气氛变得热烈了起来,汤仁嵘絮絮叨叨的复盘道:“200万美元约合1700万人民币,我记得你在327国债上赚了2000多万,这么说还留了500万下来?327距今不过两个月,两个月让资产翻了300倍……”
“汤总,别忘了狄总曾经跟我们说过,他操作327国债的资金是用vcd影碟机集资来的。”
“啊对,这么说你最初的本金只有几万块钱?啧啧,财神亲自下凡都没你会玩!”
汤仁嵘在商界拼杀多年,自诩能力和见识都比狄野强,虽然迫于形势投靠了他,内心深处并不服气,此时却不得不服,复盘过后,黯然说道:“我1988年创办海通证券,到现在已经7年了,这7年所有的利润加起来,都没有狄总两个月赚的多,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汤总太自谦了,你为海通证券打响了品牌,培养了人才,拓展了资源,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事业,而我赚的那6亿美元,不过是银行里的一串数字。”
“那不是一串数字,而是一串天文数字,都能把整个海通证券收购了。”
“说起收购,汤总,王哥,我必须提醒两位,我不缺钱,也不在乎钱,我在乎的是声誉和事业,所以等公司成立之后,不要搞乱七八糟的事替我省钱,也不要搞歪门邪道的事替自己捞钱,只要堂堂正正的把工作做好了,工资、奖金以及股份要多少给多少,我决不吝啬。”
“狄总请放心,我和文杰都很爱惜羽毛,绝不会搞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狄野赚了6亿美元的事情,目前知道的人屈指可数,现在主动透露出来,不仅是为了收服汤仁嵘,也是为了取信于他,因为资产管理公司要和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势力打交道,如果连核心管理层都不清楚资金的来源,容易出问题。
他见汤仁嵘心服口服,王文杰毕恭毕敬,自己的威权已经确立,于是不再墨迹,等吃完牛排套餐后,拿了两份文件出来,说道:“我参考美国的黑石集团,写了个大致的公司章程,可能不太符合国内的情况,还请汤总和王哥帮忙指正,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意见就写下来,咱们明天再细聊。”
王文杰还没从秘书身份中脱离出来,用双手接过文件,问道:“狄总要外出吗?”
“嗯,我要去高盛那边开个会议。”
狄野没有解释去高盛开什么会,而是拿出一张银行卡交给汤仁嵘,说道:“这里面有100万港币,其中50万是汤总的安家费,30万是王哥的安家费,另外还有20万是两位在香港期间的餐饮以及交通费,如果不够的话,回头我再补给你们。”
汤仁嵘没有客套,直接收下了银行卡,慨然说道:“士为知己者死,狄总,以后我和文杰唯你马首是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