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的进步,共享经济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又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涵。
在当下的时代里,共享经济是基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由资源供给方通过技术平台将暂时闲置的资源(或技能服务),有偿提供给资源的需求方使用,需求方获得资源的使用权(或享受服务),而供给方则获得相应报酬的市场化模式。
通过技术平台的整合,达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城市的有效治理、市民更方便地获得城市社会服务的目标。
在罗阳整合的概念里,共享经济有五个特点。
首先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
其次是广泛的数据应用;
第三是通过共享实现海量、分散、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是市场化方式高效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最后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
这样一整套理念拿出来,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名词拿出来,绝对能戳到华尔街资本的爽点。
要知道现在还是2012年,互联网浪潮还在,物联网这个概念刚刚兴起,大数据都在研究中,云计算属于高端应用,人工智能是未来的道路。
当一个项目里包含这么多元素的时候,而且能够逻辑自洽的闭合到共享经济的概念里,共享单车这个项目想要不吸引资本的目光都难。
罗阳抛出故事,idg负责裹上衣,华尔街负责炒作,国际资金负责买单.
有人血赚,反正亏本的不会是罗阳。
在总部附近吃了顿便饭,罗阳回到办公室午休了一个多小时。
没有使用电脑,边喝着茶,边用水笔在a4纸上写写划划,罗阳整个人沉浸进去,全身心投入编故事中。
要不是摆在桌边的手机响起,他甚至忘记了时间。
董萱?
罗阳瞄了一眼手机屏幕,带着疑惑接通了电话。
“罗大老板,晚上有时间吗?”
这个女人现在还是甬城银行的人,所以和罗阳说话的时候依旧敢带着钩子。
就是不知道她归拢到罗阳手下时,还有没有这个胆子。
“怎么,几天不见就忍不住了?”
罗阳倒是喜欢这种轻松的交流方式,刚才着实死了不少脑细胞,现在换个场景也不错。
“是啊,如隔三秋,只是因为一日不见。”
董萱在电话那头嘻嘻笑道:“罗总晚上赏光?”
好家伙,明明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被她调个顺序,硬生生念出了开车的感觉。
“最近怕是没时间了。”
罗阳也知道,董萱打电话过来肯定不是为了一日不见的事情,但是后天就要出国,这两天还真需要放空脑子,好好思考这趟米国之行的会谈事务。
“这两天想要绞尽脑汁的编写方案,拿到米国去讲故事”
“你要去米国?”
董萱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随后来了一个三连问;“什么时候出发?去多久?什么事?”
罗阳也没瞒着她,简单说了一下共享单车的事情。
“你晚上是什么事?”
解释过后,罗阳才询问董萱打这个电话的目的。
之所以如此顺序,就是告诉董萱,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就不要开口了。
“你还记得前几天交代我的事情吗?”
董萱仿佛没有听懂罗阳的暗示,继续按着自己节奏说道:“我约到了兆和地产魔都分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周南江,你要不要在出国前和他见面聊一聊?”
约到了兆和地产魔都分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难怪.
收购总部大厦,离不开和兆和地产魔都分公司总经理吕睿诚打交道。
偏偏这个人很难接触,性格好强,甚至到了独裁的地步。
面对这样一个刚愎自用的谈判对手,肯定要去了解对方,结果调查下来就知道这个吕睿诚好色、好酒还好赌。
前两者对他没什么杀伤力,唯独最后一点,让罗阳看到了突破点。
当时就怀疑吕睿诚可能挪用了项目款项,而魔都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就是突破口。
现在董萱告诉罗阳,今晚能把这个叫周南江的约出来.
“时间,地点。”
罗阳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决定:“待会儿发我手机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