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又要改良海棠糕?!
“鑑於广大观眾的高度关注,为更好满足观眾的观赛热情与需求,经与王凡先生及侯大师等人沟通后,现决定將比赛场地移至『ha市体育馆”,比赛时间为:2025年6月11日18:00点。购票时间为今日21:00点开始,票价9.9元,特此通告。”
淮安文旅的一条通告,顿时引爆了这个还算平静的午后,大家看到公告的时候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个美食对决而已,竟然真的要搬家到一个能够容纳2万多人的体育馆?这手笔未免也太大了吧?
“阿淮你来真的?你竟然真的敢这么搞?”
“不得不说阿淮这波玩的真大,不愧是淮扬菜的发源地。”
“楼上请加个之一,我们扬州也是发源地。”
“我不信,我们淮安马上就要在体育馆进行淮扬菜对决,扬州有吗?”
我擦!
这话一出,扬州网友算是彻底破防,没办法,这確实是没有反驳的余地啊!
本身淮扬菜中淮安的占比就比扬州多很多,淮安的菜系品种繁多,菜品更是多达几千道,而扬州的菜系相对较少,主要是面点类食品如包子和蛋炒饭等,这一下更是让他们感觉比淮安低了一头。
“好好好,这么说是吧,你们给我等著,扬州的兄弟们都把闹钟定好,今天晚上9点咱们把票全抢光!让隔壁的兄弟看看咱们扬州的网速和战斗力!”
“对,咱们一张票都別给他们留,到时候谁更支持淮扬菜比赛就一目了然!”
“好想法,闹钟已定好,今晚上就抢爆他!”
他们这样一说,淮安的网友就又坐不住了,本来苏超淮安对扬州,就已经打出了淮扬菜正统之爭的名头,但是1比1的比分將结果留到了下一次对决。
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淮扬菜巔峰对决,还是在他们淮安的主场,没道理让扬州的把家偷了吧?!
“淮安的兄弟们集合!把家里人的闹钟都定好,我们自己的主场我们自己填满!”
“热血沸腾了有没有!做菜对决好不好看先不说,这口气咱们一定要爭!”
“捍卫主场,淮扬菜属於淮安!”
十三太保的散装程度大家早就已经领教过了,对於这哥俩打起来所有人都不意外。
但是相比於隔空吃瓜,显然点小钱就能现场吃瓜更让人开心。
而且不要忘了,这个比赛可是还有幸运观眾!
那么多人一起选,凭什么幸运的就不能是自己?
王老板和国宴级的大师们比赛,都不敢想像吃到嘴里的得多好吃!
什么米其林跟这一比简直弱爆了!
而且还有一点,王凡那也不是没有娘家人。
东北、大疆的网友一看这情况,说什么也得来现场给他加油助威。
“作为我们大疆最好的女婿,我们是一定要到现场支持王老板的,大疆的阿达西们准备抢票。”
“大疆的兄弟都上了,作为东三省的娘家人怎么可能不顶上?兄弟们冲!让他们看看咱们东三省的凝聚力。”
“必须的!不到现场他们还以为王老板娘家没人呢。”
“反正淮安离著不远,才不到2000公里,洒洒水就到。”
要说这会最高兴的,那肯定就是淮安文旅,苏超的热度还没下去呢,淮扬菜巔峰之战的热度又起。
十三妹靠输球输的人尽皆知,自己现在的热度可一点不比他低!
这件事对王凡倒是没什么影响,这两年大风大浪经歷的也不少,几千人的场面也不是没有经歷过。
几位大师的心態也不会受影响,那么多场顶级国宴都经歷过的,这种程度的场面肯定是嚇不倒他们。
但是!
那么多父老乡亲看著,这要是在家门口输了比赛,那可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练!
这些大师们早就已经是主厨级別的,一天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指导,並不太需要自己动手,可从今天开始,能自己动手的绝对不让別人来,倒是让这几天的食客们大饱了口福。
王凡这里依旧是按照既定节奏,白天下午3点多就已经卖完了兰饼,剩下的时候就又用来学习製作明天要做的糕点。
他的每一次讲解,都是十五位甜点师傅吸收营养的时间,而王凡每讲解一次,他们对王凡的崇拜就又加深一分。
当知道王凡又要改良海棠糕的时候,十五位师傅已经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他的脑残粉。
“这次我准备以『传统魂骨,现代肌理”重塑海棠糕,在保留其標誌性铜模烘烤焦壳、流动豆沙馅核心灵魂的同时,以酥点工艺雕琢復瓣海棠之形,用分子理论解构甜腻,
重塑口感张力与风味深度。
我预计改良后的海棠糕的核心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打破传统扁圆形態,塑造八重立体復瓣层叠造型,瓣如蝶翼翻卷,薄酥处透光似琉璃。
二,將平面焦层升级为3d蕾丝脆网,覆盖瓣尖端,实现极脆与极柔的衝突美学。
三,口感方面包含琉璃脆、软心糕、岩浆馅、冰蕊爆珠、冷热交替的多重变化。
四,味道方面要有焦苦甜、豆沙醇厚、梅子咸鲜、茉莉清冷以及乳香回甘,达到层层解腻的效果。”
姜新杰几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美慕之情。
他们从业也十几二十年了,一个个的师承也都不错,但直到现在多还处於製作阶段,
改良、改进、创造是一个距离比一个远。
可眼前这位,明明顶著一张跟他们孩子一样稚嫩的脸,却偏偏干的事一个比一个让人震惊。
昨天有玉兰饼,今天又来个海棠糕,这真是准备凭一己之力,把他们这里打造成美食之都啊!
不说別的,你就说以刀工精湛、外形精致闻名的淮扬菜,能不能拿出来一款昨天的玉兰饼造型!
膨胀!
“王老师您准备让我们干什么,直接安排就好,保证一点错都不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