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是互相称字,只有长辈称呼晚辈,或者上官称呼下官才能直呼其名。
本来王耀出使之前,还对东晋抱有一丝好感。
在后世对南朝可谓是推崇至极,恨不得直接標上是汉文化的灯塔。
可惜,只有亲眼见到,王耀才发现无论是胡人统治,还是汉人统治,都是贵族垄断一切,到头来都是汉人百姓受苦。
真是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耀断绝了对东晋的憧憬之情,九品中正制度下的人种分流是时代的糟粕,一定要將其高门扫进歷史的垃圾堆。
为了让自己回京之后能获得苻坚信任,外调为一方县令、郡守。
那就要为自己捞取足够的功绩。
此行,不是来做好好先生的!
“南蛮如此无礼,看看我手中为何物?”
王耀举起旌节,囂张的看向对岸。
“某耀,持节,如大秦圣人亲临南晋,以礼观之,尔等对我如同为南晋皇帝。”
“竖子,吾必击你。”
王蕴被气昏了头,拔剑相向。
谢安按下王蕴佩剑,冷声道:“小辈休得如此无礼。”
“你等既来我大晋,应为两国之好,而不是藉此惩威。”
“不然你等无功而返,不怕胡君降罪吗?”
看著两边气氛火热,剑拔弩张,王耀面无表情。
“我此行不是斗嘴,是带著和平前来,但你等欺我太甚,只派一小小丹阳太守,是藐我!”
“既然你谢侍中亲自前来,此事就算了,快快备礼,我等三百余人,你等应以十倍人数相迎。”
王耀狮子大张口,正常来说当然无需如此人数,但他此行是来找茬的。
王耀敢如此囂张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东晋朝堂內部稳定,没有一言堂的存在,杀使可是大事,到时北方以此为藉口南下征伐,东晋危在旦夕。
二是王耀带旌节前来,只有面对东晋皇帝时才需要行礼,面对別的官员都可不拜。
现在王耀只是对谢安无礼,按制,东晋无权处置王耀。
但东晋有权力將王耀送回,再上书谴责王耀所为。
但一切的礼仪,都是在强权推动下才能开展。
如果王耀现在是代表东晋出使前秦,那一定不敢囂张。
因为,菜是原罪。
正因为东晋处於弱势,所以王耀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囂张。
“不行,哪来的这么多人,小子不要狂妄!”
王蕴气急败坏。
“哦,那就人数降低,但礼不能低,请侍中为大秦圣人奏乐。”
王耀继续刁难。
这才哪到哪啊,谢安还能沉住气,看来没到他极限。
“北使休要辱我大晋臣民,我看你等不像是使者,倒像是找茬的。”
长史对著王耀一行破口大骂。
王耀並不回话,只是冷冷扫视,衝著张松摆摆手。
张松明白该自己出场了,衝著长史破口大骂,“哪来的虏狗狺狺狂吠,使君正与尔等刺史交谈,何来外人插手的份。”
“呸,不知礼数的东西。”
骂我还衝著地上啐了几口。
长史怒火中烧,手颤抖的指著张松。
“你!你!”
口中哆嗦著,突然身体一僵,向后倒去。
“长使!”
“快,传道人、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