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过午时,建康城內纷纷攘攘。
这时代贫民百姓每日还是两餐,但是达官贵人已习惯每日三餐。
宫內厨子如日常般,忙得脚不沾地。
皇帝和诸大臣也移步外厅,准备享用美食。
和北方不同,北方皇权地位高,只是在宫內管饭,皇帝不和大臣一起就餐。
南方皇权不振,所以午饭时皇帝和诸大臣一起就座。
“北虏蛮横,也不知侍中处理怎样?”
王薈心中还想著这事,心中为谢安鸣不平。
这些高门士族,明明没多少能耐,纯粹是靠垄断上升渠道获取高位。
不想著提升自己才能,反而对寒门子弟获登高位者大肆詆毁。
简直无耻至极。
“护军莫要担心,北虏穷困,见我大晋繁华,必当顶礼膜拜。”
在场诸人哈哈大笑,没人觉得调侃北边的人有什么不对。
毕竟同为汉人郡望,北方郡望士族就不如江南郡望士族过得瀟洒。
毕竟北方郡望头上还有一个紧箍咒,诸多少数民族可是都把你当作肥肉盯著呢。
一不小心就餵饱了別人。
所以北方郡望做事还算谨慎。
但南方汉人郡望可就不同了。
少了一层禁錮,士族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皇权。
就更造成其肆无忌惮的性格。
眾人正在交谈著,只听小黄门来报。
“陛下、诸公,侍中携北使在宫外求见。”
孝武帝和诸大臣闻言色变。
不合符规矩啊。
按制,外使前来,除非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都是朝会时接见。
明明昨日商量,让大鸿臚先接待北使一行,待次日朝会再行召见。
这都快吃饭了,怎么还带著进宫?
北边都这么穷吗,到如今都没有吃午饭的习惯。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宣。”
没办法,孝武帝只能带著眾人又回到办公的地方。
不一会,就见王耀带著副使张松上殿。
其余人等在宫外,由大鸿臚负责招待。
建康城的皇宫比不上长安的雄伟,但依山而建,更显几分真挚。
“使耀,奉大秦天王之令,特来晋地求好。”
王耀看著正中那人端坐中间,左右坐著几位官员都身著朱紫。
孝武帝今年刚十八,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
可惜东晋皇纲不振,权力在士族手中,孝武帝如同没毛的鹰,想飞飞不动。
“北使为通两国之好,息边疆之烽烟,不远万里而至,有古之仁者之风。”
这就是弱国的悲哀。
哪怕王耀要求见圣不合制度,但国力弱小,只能权且忍耐。
“陛下客气了,侍中为两国之好奏鼓,待之礼盛,某实不敢当。”
王耀假惺惺的客气,不顾谢安脸色逐渐转黑。
简直是奇耻大辱,谢安也有些破防了。
王耀態度太过强硬,大有不奏曲就要北返的样子,谢安无奈之下只能为北使击鼓。
张松书:至建康,南朝侍中为秦使击鼓。
“胡闹,王家小子安敢欺我江左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