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探险队的报告
归心似箭,来时那条荆棘丛生、充满未知的西行之路,在返程的队伍脚下仿佛也缩短了不少。
马长风一行人风尘僕僕,带著一身的疲惫与尘土,却个个精神亢奋,终於在数日后一个晴朗的午后,遥遥望见了新京定居点那熟悉的轮廓。
夯土的矮墙,木製的箭塔,还有那几缕標誌性的炊烟,在眾人眼中,竟比应天府的巍峨宫殿还要亲切。
队伍刚一进定居点,便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不少留守的军士和闻讯而来的民眾都好奇地张望著,想知道这支深入西边探索数日的队伍,到底带回了什么消息,亦或是带来什么好东西。
一些相熟的军士更是直接围了上来,拍打著归来弟兄的肩膀,七嘴八舌地询问。
“老马,怎么样?可寻到什么好宝贝了?”
“看你们这灰头土脸的,山里头不好走吧?”
马长风顾不上与眾人寒暄,也来不及先回营地洗去满身的征尘,更顾不上灌几口解渴的凉水。他只简单吩咐副手:“看管好队伍,尤其是那个布兜,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便从一个亲兵手里接过一块煤炭样品,径直朝著朱高煦那简陋却整洁的临时居所快步走去。
朱高煦此刻正在思考著未来这片新国家的法律规划,如何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政治制度,解放大家的创造力,提高定居点的经济活力。
听闻马长风归来,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了头。对於这次探索,他抱有极大的期望,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丰富资源是他必须要利用的宝库,解放与发展生產力资源必须要充足。
“殿下!”马长风大步进门,声音因连日奔波而略显疲惫,却难掩其间的兴奋。他黑的脸庞上,汗水和尘土混杂在一起,结成了几道泥痕,在这几天的探索中马长风显然瘦了不少。
“回来了,辛苦,你明显比出发时瘦了一圈。”朱高煦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示意他坐下,“看你这样子,收穫不小?”
马长风先是几份卷好的地图双手呈上:“殿下,这是此次西行测绘的舆图,还有沿途的一些记录。卑职等人尽力了,只是这山川地貌实在复杂,初次勘探,所绘地图,怕是.怕是有些粗陋,还请殿下勿怪。”
朱高煦接过地图,示意他不必拘谨。他將几张地图在自己那张用本地硬木打造的简陋案桌上缓缓摊开。
案桌不大,几乎顷刻间便被地图铺满。炭笔勾勒出的线条,豌曲折,標註看山川河流的大致走向,还有一些代表特殊地貌的符號。与他脑海中另一个时空的精密地图相比,
这份手绘舆图自然显得简陋甚至有些明显的错误,比例、距离都谈不上精准。
但他看得异常仔细,手指在那片代表著阿巴拉契亚山脉雏形的区域缓缓划过,从北向南,细细揣摩。这不仅仅是一张图,这是新明对这片大陆认知边界的第一次实质性拓展。
从两眼一抹黑,到现在至少有了模糊的轮廓,这意义非凡。他能从那歪歪扭扭的线条中,感受到探索队员们披荆斩棘的艰辛。
“粗陋?不,长风,这已经很好了。”朱高煦抬起头,目光中带著讚许,“有了它,
我们对西面的情况,就不再是睁眼瞎了。这上面的每一笔,都是你们用双脚一步步量出来的,用血汗换来的,何谈粗陋?”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那片黛色的山脉区域,问道:“山脉的走向基本清楚了,可曾发现易於通行的山口?”
马长风精神一振,连忙道:“回殿下,山势险峻,只有几处看似可能的隘口,大队人马和物资通过恐非易事。不过—”他话锋一转,脸上的兴奋之色更浓,“我们在山中,
確实有重大发现!”
说著,他小心翼翼地將一直紧拿在手中的那块煤样品放在桌上,这是一块拳头大小,
黑、泛著奇异油光的石头。
“殿下请看此物!”马长风的声音透著一股献宝般的激动。
朱高煦的目光瞬间被那块黑色的石头吸引了过去。他的呼吸,在这一刻,似乎都停顿了一下。他伸出手,拿起了那块石头。入手略沉,质地坚硬,表面还有些不太规则的纹理,以及沾染的黑色粉末。
“这是—”朱高煦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他將石头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熟悉又略带些刺鼻的味道钻入鼻孔。
“煤!殿下!是煤!”马长风几乎是吼出来的,因激动而满脸通红,“卑职等人在一处山坡断层发现了大片裸露的煤层!初步探查,储量极为可观!这便是样品!”
“好!好!好啊!”朱高煦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拿著那块煤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他猛地站起身,在简陋的议事厅內来回了几步,脸上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朱高煦的指尖在那块黑色的石头上摩,感受看它粗糙的表面和略显沉甸的份量。他当然知道这意味著什么。没有这东西,他构想中的炼铁,他期盼的炼钢,以及钢铁能够满足自身需要乃至出口欧洲获取別人的財富,都只是空中楼阁。
北美大陆的土著,未能有效利用脚下这片土地所蕴藏的丰富煤铁资源,技术发展自然滯后,也许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铁矿品位不高,又有可能理藏较深,不像这煤炭一般,如此直观地祖露在他们面前。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能先找到煤,已经是天降横財般的巨大突破。
“好,好煤!”朱高煦重复了一句,手掌紧了紧,那块煤的稜角得他手心有些生疼,但他毫不在意。他看向地图上標註的煤矿位置,又看看马长风:“发现煤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