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古巴巡检司
张彩率领船队,终於返回了新京。返回新京后,立刻去向朱高煦匯报此次作战情况。
“臣张彩,幸不辱命,参见汉王!”张彩大步入堂,带著一身海风的气味,
地有声的说道。
他旁边的两名土兵拿著此行的部分战利品、绘製的地图以及详细报告。
“张將军一路奔波,辛苦你了。”朱高煦起身说道。
张彩直接开始匯报:“启稟汉王,末將奉命南下,已在新威海岛屿基本清剿完食人部落,並与自称泰诺人的友好部落建立了关係。”他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此次征討的成果。
他顿了顿,接过土兵递上的一份图卷:“此乃末將命隨军书记官沿途绘製的古巴岛屿堪舆图,以及对当地物產、民情的初步勘察记录,此地土著种植並食用一种块根类作物。”
朱高煦小心翼翼地接过图卷,在黑胡桃桌子上缓缓展开。那是一副用炭笔绘製的地图,海岸线走向、山脉河流、已知部落的分布、以及几处適合停泊的港湾都已用不同符號標註清晰。图纸的空白处,还用细密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记录著对植被、气候、水源的观察,以及泰诺人的生活习俗、部落结构等情报。
朱高煦的目光专注地落在图上,他的指尖在纸张上缓缓移动,从一个海湾移到另一片丛林,最终停留在岛屿北端的位置。
“好,做得好!”朱高煦抬起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讚赏,“张將军,你此行功不可没。不仅荡平了凶顽,为我新明在南海方向开闢了新的疆土,更重要的是,带回了如此详尽的情报和这块关键的跳板。”他语气中带著一丝兴奋。
朱高煦沉吟片刻,脑中迅速將新大陆的地图与记忆中的世界地图重合,各种战略节点一一浮现。他了几步,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我新明初立,还需要多加扩展领土。这古巴岛,与新威海遥相呼应,物產丰饶,於我新明而言,战略价值无可估量。”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堂下几位闻讯赶来的心腹。
“孤意已决,於古巴岛,设立『古巴巡检司”。”
此言一出,堂內眾人皆是一凛。巡检司,乃自大元始在边疆或海岛设置的机构,自然大明也沿用了这一制度。汉王此举,显然是要將这新得的岛屿,正式纳入新明定居点的管辖体系。
“汉王英明!”一名负责民政的官员率先反应过来,出列附议,只是眉宇间似乎还有些未解的疑惑。
朱高煦微微頜首,目光在地图上那的古巴岛上流转:“大明有澎湖巡检司,
控扼海峡,为东南屏障。我新明如今亦有这古巴岛,正可效仿此制。大陆之侧有大岛,岛上亦有土著,设立巡检司,既是经略之需,也算是一种-遥相呼应吧。”
他的话语中带著一丝旁人难以完全洞悉的深意,那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记忆与感慨。澎湖,古巴,都可以作为一个背靠大陆的帝国的宝藏之岛。
“这古巴巡检司的首府,便设在此处。”朱高煦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那个位於岛屿最北端的港湾。“此地港阔水深,位置极好,离新威海也近,乃天赐之良港。至於名字嘛———”
他顿了顿,看著眾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就叫『哈瓦那”。”
“哈瓦那?”几位官员面面相,钱肃,主管工商的官员,忍不住出列问道:“汉王,此名听来颇为口,不似我华夏称谓。將来公文往来,史书记载,
是否略显草率?”他一向注重名正言顺。
朱高煦摆了摆手,浑不在意:“名字而已,一个代號罢了。关键是这地方將来是谁的,是谁说了算。叫哈瓦那,当地泰诺人也好,將来或许会遇到的其他人也好,都容易辨识。”
“我们的人到了那里,建城立业,开疆拓土,这“哈瓦那”三个字,自然就刻上了我新明的印记。”
一番话说得堂下几人原先的一点纠结也烟消云散。汉王的心思,总是这么出人意表,却文似乎总有他的道理。
“古巴巡检司的设立,其核心目的,便是以哈瓦那为基点,建立稳固的港口与定居点,逐步將其发展为我新明在加勒比海域的政治、军事与经济中心。”朱高煦的声音不高,却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初期建设,当以港口为先。码头、栈桥、深水泊位必须儘快规划建造。仓库群要坚固实用,足以储存转运各类物资。沿港湾险要处布防,务必確保海运畅通与军事驻防之需。哈瓦那港,將来就是新明重要的港口。”
“其次,便是垦殖。哈瓦那周边土地,我看图上標註,颇为肥沃,水源亦不缺。张將军,你带回的土著植物在那里种植已经有土著帮我们摸清楚了,但处理麻烦,我就先给这个植物取名木署。要儘快组织人手,改良种植和去毒方法。此外,菸草这些作物,也要尝试引种,增加財源。务必儘快实现粮食自给,並能有所盈余,以供军需民用,减轻本土转运压力。”
“再者,便是资源勘探。张將军带回的报告中提及,岛上林木繁茂,可为造船、营建提供良材。至於有无矿產,尤其是我们急需的铜、锡、硝石等,巡检司当立刻组织精干人手,携带格物院新制的探矿器具,仔细勘探。凡我新明所需之物,皆要尽力开发,服务本土。”
“管理模式,初期便依照大明巡检司旧制,军事管控与民政治理並行。巡检司主官由武將担任,兼理民政。待日后商贸繁荣,人口增多,可再酌情增设市舶司,专司贸易关税,並將民政事务逐步分离。”
朱高煦一条条布置下去,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仿佛这哈瓦那的蓝图早已在也胸中演练过无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