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帝国西部战事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和平心存幻想。
毕竟,战爭从来不是儿戏。
在共和国,许多人坚信战爭离他们遥不可及。毕竟在尤根四世还是帝国皇帝的年代,
帝国与共和国曾有过一段相当稳定的“蜜月期”。不少共和国商人正是在那段时期发家致富一一他们在帝国建立起广泛的人脉,有的甚至与帝国贵族结为连理。於是便有人问:战爭真的会到来吗?就因为皇位更替,从尤根四世变成了尤根五世?
帝国作为大陆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难道会因为换了一个皇帝,便突然变得咄础逼人?
正因如此,许多共和国人仍抱持著对和平的幻想。谁也不愿战爭重燃。当年那场浩劫夺去了太多生命,即使如今共和国的军力或许已经超过帝国,可就算打贏了战爭,逝去的亲人也无法復生。哪怕从帝国手中夺回大片土地,胜利的果实於普通百姓而言,不过是地图上顏色的变化,与他们的三餐温饱无关。
“我不希望任何战爭爆发。”
夏尔在小酒馆中,几乎每天都能听见这样的话语。
他总是静静坐在角落,手中轻轻晃著一杯未加冰的威士忌,倾听那些醉意朦朧的声音。
“去他妈的徵兵站,去他妈的战爭吧!”一个醉汉大声道,眼神迷离,“人死了,
就什么都没了。我寧愿被叫懦夫,也绝不会去参军。”
“如果帝国军真的打过来了呢?”另一个醉汉忍不住反问。
“那我就逃。”前者耸耸肩。
“可如果你的家人逃不了呢?你知道的,战爭爆发必然会引发混乱,拥堵、踩踏、恐慌你的亲人很可能没来得及撤离。”
“那我会为家人而战,但我不会为共和国而战。”醉汉盯著酒杯,喃喃说道,“我承认我是个自私的人。共和国的伟大、歷史的辉煌、人民的意志和我这个在工厂拧螺丝的人没半点关係。”
“可你一个人,又怎能抵御帝国的铁蹄?”
“我不知道。”他摇头苦笑。
“所以军队才存在。”那人语气变得郑重,“一个人的確渺小,但无数像你一样不愿屈服的人並肩作战,就是军队。你需要有人守护你的背后,也需要有人在你看不见的前方传来消息。在真正的战爭来临时,参军未必是热血,而是更有效率的抵抗方式。”
最初高声的醉汉,终於沉默了。
过了许久,他低声嘟囊:
“可我还是不想要战爭。”
夏尔看得出,现在共和国是不具备战爭潜力的,人就是如此,一旦有办法妥协或是偷赖,就绝对不会防患於未然。
帝国是一个不稳定的邻居,隨时可能会对共和国动刀子,但如果率先对帝国发难,战爭就不可避免了。
最近,不少主张对帝国发动战爭的政客们,都有遭到暗杀,而主张和平外交政策的政客们,则大受追捧,被共和国的人民视为英雄。
自尤根五世登基以来,帝国东部接连有数座城市宣布脱离帝国统治,自立为“自由都市圈”,不再听命於新皇的號令。
战火已持续近一年。
维尔丹是最早举起反旗的城市。帝国对其横徵暴敛,沉重的税负压垮了本地农民与商人,引发了全城范围的抗议与动盪。最终,这座富庶而敏锐的贸易之城毅然与帝国决裂。
阿斯玛尔紧隨其后。这座以魔法与学术著称的高塔之城,素来敬仰前皇尤根四世。看穿尤根五世野心的学者与贵族们决定断绝一切忠诚誓言,宣告独立。
雷瓦尼尔则更为激进。它是帝国境內最大反帝组织一一“矢车菊党”的核心据点,传言中,曾刺杀尤根四世而后销声匿跡的传奇人物一一蛭蛇元帅夏尔.斯维里,正潜藏於此,密谋看更大的风暴。
儘管这三座自由都市在地理上並不接壤,但彼此之间暗中保持著紧密联络。近期尤根五世一连串激进、暴力的统治举措更是激起了帝国境內多座城市的强烈不满。
曾经星星点点的抗爭,如今已隱隱有燎原之势。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响应三大自由都市的號召,加入这个不断扩大的“独立同盟”。
在一次公开演说中,维尔丹的代表高声呼喊:
“我们並不自谢拥有伟大的歷史,我们的祖先三百年前便臣服於帝国。但我们知道:
我们绝不会让我们的人民忍飢挨饿,只为了让贵族们夜夜醉生梦死!人民啊,请追隨我们!请將铁锤高举一砸向那篡位的暴君!”
三座自由都市联合组建了十余万人的联军,与帝国首都圣康坦方面展开了惨烈的对时。战爭以高强度的白刃战为主,每月总伤亡人数接近万人,几乎没有喘息之机。
“不过短短一个月,雷瓦尼尔的广场就被数千具从前线运回的户体填满。城南的火葬场,在三天內烧光了所有柴薪。”
“维尔丹的报纸甚至以讽刺的语气写道:“这是个幸运的月份一一我们只死了三千人,,
“十万人出征,如今能握刀作战的,不足六万。那些活下来的人,也开始害怕了。他们看著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眼中的光渐渐熄灭。”
但战爭並未停歇。
三座自由都市的领袖仍坚信,尤根五世不过是一个不得人心的暴君。他们確信,终有一日,其余各国会联手绞杀这位篡位者,將他的脖子套上绞刑架;又或者,圣康坦的民眾会揭竿而起,攻占军火库,亲手终结这场暴政。
正因如此,他们忍受著眼前的血与火。他们相信,总会有援军抵达。共和国已在暗中源源不断的输送武器。毕竟,自由都市的存在对共和国而言,是天然的缓衝带,可將帝国阻挡在边界之外。
更何况,帝国日益残忍的暴行也触犯了教会的底线。教会国不会坐视不理,胜利的天平,终將倾向他们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