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梯计划,连接苍穹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如同金色的绸缎,温柔地洒在昊天科技总部的草坪上。
草坪上的露珠闪烁著晶莹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镶嵌的钻石。
李昊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缓缓合上了那本厚达五百页的《天梯计划可行性报告》。
他通宵研读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即使是精力充沛如他,也感到有些吃不消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杨妍端著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了进来。
她轻声问道:“你又一晚没睡?”说著,她將咖啡放在桌上,目光落在那个醒目的“绝密”印章上,微微皱眉,“这是——“”
“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钥匙。”李昊啜了一口咖啡,苦涩的液体在舌尖蔓延,让他精神一振。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著杨妍,“召集航天小组,一小时后在a3会议室开会。”
a3会议室是昊天科技保密等级最高的场所,採用了最先进的防窃听技术。
墙壁內嵌有电磁屏蔽层,甚至连手机信號都无法穿透,
会议室的天板上,一排排冷色调的灯光散发著柔和的光芒,显得庄严肃穆。
当李昊走进会议室时,十二名核心工程师已经正襟危坐。
他们都是从各大科研院所挖来的顶尖人才,签署了终身保密协议。
会议室里瀰漫著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
“各位,今天討论的內容,在官方档案中不存在。”李昊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所有记录会后立即销毁,討论內容不得以任何形式外泄。”
他按下遥控器,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投影仪立即启动。
隨著一阵轻微的喻喻声,一个令人震撼的立体模型缓缓浮现出来。
从赤道某处的地面基站延伸出数根纤细的缆绳,笔直地伸向太空,在距离地面3.6万公里的蓝星静止轨道处连接著一个巨大的平衡配重站。
“太空电梯?”材料学专家张教授倒吸一口冷气,声音中带著一丝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可能?”
“理论上可行。”李昊调出第一组数据,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关键在於缆绳材料一一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
投影切换成分子结构图,一种奇特的蜂窝状三维结构缓缓旋转。
李昊解释道:“这种材料的理论抗拉强度达到200gpa,是钢铁的200倍,足以承受太空电梯的张力要求。而且,它的密度极低,几乎不会增加缆绳的自重负担。”
“但如何量產?”张教授急切地追问,声音中带著一丝焦虑,“目前实验室製备碳纳米管最长才几厘米.
“这就是突破点。”李昊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展示著一种全新的製造工艺。
只见一个巨大的反应炉中,无数碳原子在磁场的引导下,在气相中定向排列,逐渐形成了一根根长长的纳米管束。
隨著反应的进行,这些纳米管束不断延伸,最终匯聚成一根根粗大的缆绳。
“我们开发出了『纳米级自组装”技术,利用磁场引导碳原子在气相中定向排列,可以连续生產长达数万公里的纳米管束。”
李昊的声音中带著一丝自豪。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超前时代的技术震撼了。
轨道动力学专家林博士突然举手,声音中带著一丝急切:“平衡配重站怎么解决?36万公里高度的轨道速度—.”
“利用月星引力辅助。”
李昊放大轨道模擬图,画面中,一个巨大的平衡配重站正在轨道上缓缓移动。
他解释道:“配重站实际上是一个可移动的质量块,通过调节与月球的相对位置来维持系统平衡。同时,我们在不同高度设置了多个中途站,作为应急锚点和能源中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