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 第114章 皇太子学习理政的待遇也就这样了吧(6.2k)

第114章 皇太子学习理政的待遇也就这样了吧(6.2k)

三人边走边低声爭论著什么,气氛颇不融洽,但看起来都精力充沛。

陆临川看著他们,心头不禁感慨。

能熬到“国家领导人”这个级別的官员,且不论能力高低,这身体和精神首先就得是铁打的。

否则,如何经得起日復一日、强度惊人的工作压力和决策重担?

这份心力交瘁,常人怕是难以想像……

走在最前面的严顥看到了陆临川。

陆临川刚想上前见礼,他却抬起手,微微示意他稍安勿躁。

严顥对身旁的赵汝城和高贡低声说了几句,两人便各自走向自己的值房,而他本人则主动朝陆临川这边走了过来。

“下官见过严阁老。”陆临川立刻施礼。

严顥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態度显得相当友好:“怀远不必多礼。陛下对你青睞有加,破格简拔你入阁行走,这是天大的恩典,也是你的大机缘。此间事务繁巨,关係重大,望你务必沉心静气,多看多听多学,谨慎细致,莫要辜负了陛下的期许。”

话语內容虽与徐杰大同小异,都是勉励其珍惜机会、勤勉任事,但这亲切和煦的语气,却与徐杰的冷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官谨遵阁老教诲,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陆临川也十分得体地回应。

虽然联姻不成,自己最终成了铁桿帝党,但严阁老对自己显露的才华以及与清流针锋相对的姿態,显然还是欣赏的。

儘管自己现在身份敏感,被皇帝安排到內阁镀金,甚至可能肩负著某种“耳目”的职责,对方却並未因此表现出明显的芥蒂或疏远,反而显露出一种不计前嫌的包容,或者说,是一种基於利益考量的政治智慧。

“至於具体职司。”严顥略作停顿,直接分派道,“你初来乍到,先从实务入手。阁內每日经手的机要文书、诸位阁臣议事的要点、票擬的结果、以及往来各部的奏疏条陈,皆需及时整理、分类、归档、记录……这些均由你匯总整理,务求条理清晰,以备查阅。”

陆临川一愣,急忙应道:“下官领命!”

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份工作的分量。

简单来说,中枢权力运转过程中產生的几乎所有核心机密、决策过程、各方博弈的痕跡,都將首先匯集到他手中。

詔敕奏疏皆过其目,议决票擬皆经其手。

这个位置,让他有机会穿透表象,直接窥见大虞朝廷这台庞大机器最核心的运作齿轮……

然而,他偏偏只有整理记录的职责,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这意味著只要他能恪守本分,不胡搞乱搞,就无需承担任何风险。

几个月历练下来,整个中枢机要的门门道道、权力运作的潜流暗涌,都將被他摸得一清二楚。

这……皇太子学习理政的待遇也就这样了吧?

如此核心的权限,绝非严阁老一人可以拍板决定,必然是皇帝深思熟虑后的亲自安排。

这是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倾尽全力的栽培,是真正的知遇之恩!

陆临川內心深处那点本就微乎其微的、偶尔闪过的大逆不道的想法,在明白这一点后也渐渐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股要“挽狂澜於既倒,扶大厦之將倾”的雄心壮志在他胸中激盪。

那句话是怎么说来著?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更何况,这位给予他如此信任和重託的君主,还是他正儿八经的姐夫……

陆临川刚回到值房坐定不久,便被传唤至中堂。

几位阁老要开始今日的正式议事了。

堂內气氛凝重。

严顥居中,清癯的面容沉肃;徐杰与高贡分坐左右,一个眼神锐利,一个面沉如水;赵汝城坐在下首,神情紧绷。

大虞的內阁,虽掌天下机务,却只是半个决策机构。

六部及各衙门的奏疏,经通政司送到这里,阁臣们对其进行“票擬”——在奏疏上用小纸条写下初步处理意见,称之为“贴黄”。

这些意见,或“准”,或“议”,或“驳”,或提出具体方案。

內阁处理完毕的奏疏,会被往內廷,由皇帝拍板做出最终决断。

姬琰登基后,一改前朝旧制,將批红权收回。

司礼监回归了內廷秘书的本职,仅负责將內阁票擬好的奏疏分门別类、呈送御览。

然而,国事浩繁,每日奏疏动輒成百上千,皇帝纵使宵衣旰食,亦难事事躬亲细查,所以多数时候,只是快速瀏览內阁票擬意见,便批“准”字下发。

这便给了下面人可乘之机。

例如,某些心怀叵测之人,会將夹带私货或事关重大的奏疏,混在成堆的普通公文里,放在不易被注意的位置。

皇帝若未细看,信手批“准”,便可能被钻了空子。

其中门道极深,全凭阁臣和內廷太监的经验与操守。

陆临川对此心知肚明。

皇帝將他安插进文渊阁,除了歷练,大概也有让他这个信得过的“新人”帮忙盯著点,防止此类猫腻的用意……

阁臣们一半的工作日常,便是像现在这样,聚在一起开会,討论诸多难以独断或牵扯重大之事的具体处理办法。

但奏疏多如牛毛,不可能事事都需四位阁臣同议。

故而有分工。

如高贡分管吏部事务,凡涉及官员升迁、考绩、弹劾等吏部奏疏,皆由他先行审阅,擬定票擬贴黄,再由首辅严顥覆核確认,若无异议,便算通过。

接著便由陆临川整理、记录、建立台帐、归档,最后统一准备发往內廷。

若严顥对其余阁臣的票擬有不同看法,则可提出商议。

首辅拥有一票否决权,但四位阁臣共同拥有投票权。

通常,投票结果能压制首辅的一票否决权。

但当投票结果为平局时,首辅的一票否决权便占据上风。

故此,內阁阁臣人数通常为单数,以避免僵局。

姬琰或许是为了让严顥主导的变法更少掣肘,特意將內阁阁臣定为四人:严党两人,清流两人。

这样,当双方意见相左形成二比二平局时,身为首辅的严顥便可动用一票否决权,使严党的意见占上风。

姬琰在朝政大事上极少直接表態偏向哪方,但真实態度,早已隱含在人事安排的微妙平衡之中,唯有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手,才能领会。

然而,这番精妙安排,对陆临川来说,却意味著繁重到极致的工作。

阁臣们时常为了各种事激烈爭论,涉及的事务越核心,吵得就越厉害,意见就越多。

他只得提笔疾书,不敢遗漏。

也幸好有抄写《三国演义》的底子在,否则这样的速记还真吃不消……

两个时辰下来,陆临川经手、记录、归档的奏疏已近两百件。

大到请求增兵平叛、加拨巨额賑灾款项,小到某县请求修缮官学、某地官员丁忧请求夺情。

內容庞杂,信息量爆炸。

陆临川只感觉自己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记录机器,手腕酸痛,精神紧绷。

但,收穫也是巨大的。

通过这些纷繁复杂的奏疏和阁臣们的“商议”,他直观地接触到帝国最核心、最真实的运转规则和权力博弈。

那些纸面上的制度条文,全都变成了鲜活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利益权衡。

再结合本身的政治洞察力,短短半天,他对朝廷运作的机制、各派系力量的消长、乃至皇帝平衡之术的理解,都有了长足进步。

许多之前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许多想当然的认知被现实修正……

不过奇怪的是,张淮正一直待在內阁值房,未曾返回户部衙门。

他面色焦虑,不时与几位阁老低声商议,眉宇间忧色浓得化不开。

显然,筹措军粮一事毫无进展。

大虞钱粮匱乏的程度已令人匪夷所思,逼得这几个位极人臣的老者几乎要跳脚……

正午时分已至,陆临川腹中空空,饿得前胸贴后背。

可几位阁老和张淮正依旧围在一起低声商討,丝毫没有用膳歇息的意思。

陆临川作为“行走”,自然不敢擅自离座去吃饭,只能强忍飢饿,继续整理手边堆积的文书,等待召唤。

就在此时,中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隨著一个洪亮却隱含怒意的声音:“严相!诸位阁老!工部郑有德求见!”

门被推开,一位身著緋色官袍的官员大步走了进来。

他约莫五十出头,身形精瘦,骨架却显得干练有力。

一张国字脸,颧骨略高,两道浓眉紧锁,此刻正带著一股子压抑不住的焦躁和怒气扫视著房內眾人。

陆临川认出,此人是以脾气火爆著称的工部尚书郑有德。

(本章三合一,6200字)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被贬边疆,成就最强藩王 最穷顶流,真相曝光后全网泪目! 离婚后,我的神豪游戏成真了 民国:我每月一元秒杀 都市逍遥大医仙 首辅天骄 顶流又怎样?给我去入伍! 傲娇猫,明天见 锁玉腰 综艺:我人气不行,但我气人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