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 第116章 直接把自己当牛马使唤了(6.4k)

第116章 直接把自己当牛马使唤了(6.4k)

听到陆临川表达异议,张淮正和郑有德还没说什么,孙贺便凑了上来,一脸奇怪:“陆翰林,我核算此项用了將近一刻钟。你、你算盘也未用,这才多久,就断言有误?”

这位新科状元纵然天资聪颖,终究是刚入仕途的读书人,哪里受过专门的算学训练?

就算是积年老吏,终日与帐册算盘为伍,也绝无可能如此神速完成这等繁杂计算。

不用算盘辅助,单凭心算推演,怎么可能驾驭这涉及数十项材料、斤两钱分换算、多重进位的庞杂帐目?

莫非是胡乱指摘?

然而,他心中虽疑虑重重,面上却未显轻慢,只是投去探究的目光。

上首的张淮正与郑有德同样面露疑惑。

但陆临川是阁老指派参与此事的,提出覆核本就是其职责所在。

或许他发现了某项明显有误的数据?又或许他另有所据?

眼下自不宜妄加揣测,交由经办此事的孙贺去覆核便是。

陆临川並未因质疑而著恼,只是指向孙贺稿纸上某几处:“孙大人覆核一遍便知。此处青砖用量与单价的乘积,似与实际不符;此处松木樑的金额,亦似有差池……应当就是这些地方出了岔子。”

孙贺计算主要依赖算盘,其稿纸上记录颇为简略,只罗列了几个大项的分项结果,至於每个分项下具体如何乘除、进位、累加,那些在算盘上完成的繁复中间步骤,並未清晰呈现在纸上。

这使得核查具体错误点变得困难,只能依靠重新演算。

孙贺见陆临川指出的地方颇为具体,心头微凛,暗道状元郎或许真有些门道。

他不再多言,立刻取回自己的稿纸和原始帐簿,重新拿起算盘,凝神开始覆核。

值房內其他官员仍在埋头计算各自负责的部分,噼啪的算珠声未曾间断,无人过多留意这边的小小插曲。

孙贺专注於指尖的算珠,口中下意识地低声念诵:“三九二十七……五七三十五……六六三十六……”

九九乘法表古已有之,可追溯至春秋战国,然其流传多限於精研算学的儒生、帐房先生以及工部、户部这类常与数字打交道的技术官吏之间,寻常官员和读书人未必知晓。

孙贺身为工部主事,自然烂熟於心,此刻情急之下念出声来,足见其精神高度集中,唯恐再出差错。

郑有德目光锐利,立刻察觉到下属的异常。

他深知孙贺此人,素来以办事老练、算学精熟著称,业务能力和心性都颇为可靠,所以今日才带他来应对这场硬仗,此刻见他竟低声念诀,显是心中紧张,难道……真被那年轻的状元郎一眼看出了重大紕漏?

郑有德面色微沉。

幸而陆临川指出的只是局部问题,重新核算的量並不大……

不过片刻,孙贺额角已渗出汗珠,指尖停下,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这时,户部度支清吏司主事刘文远也抬起头,將几张纸递向张淮正:“下官核算完毕,此项为玖佰肆拾贰两陆钱肆分。”

张淮正接过刘文远的计算结果,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诧异,竟和陆怀远的结果一模一样。

郑有德已探身过去,从张淮正手中抽过那几张纸,定睛一看,心头也是一震,喃喃道:“户部这边也算出来了……看来陆状元所言……確凿无误。”

他转向孙贺:“孙主事,你重算的结果呢?”

孙贺急忙將手中稿纸呈上,声音带著懊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回尚书,下官重算结果,確……確如陆翰林所言,差廿肆两玖钱。”

此言一出,郑有德、张淮正以及刘文远都惊讶地看向陆临川。

值房內其他几位正在埋头计算的官员也纷纷停下动作,投来探询的目光。

他们並非震惊於陆临川能算出结果,而是震惊於他竟未用算盘辅助,仅凭心算推演,便能在如此短促的时间里,不仅得出了结果,更能精准点出错在何处。

从孙贺將稿纸交给他,到指出谬误,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功夫。

这太不可思议了。

算帐本身,只要读过书,认得字,稍加练习,学会並不难。

但能算得这般迅疾又毫釐不爽,非天赋异稟且经年累月浸淫其中不可得,无论在官府衙门还是民间商號,皆是凤毛麟角,不可多得的人才。

郑有德脱口道:“状元郎於算学一道竟也如此精擅?真是……不可思议。”

陆临川语气谦和:“郑大人谬讚。下官在家乡时,也曾帮著家中管些庶务,粗通些记帐之法,故而略知一二,实不敢当『精擅』二字。”

张淮正亦捻须頷首,眼中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讚赏:“陆翰林过谦了。精於文章、诗才,话本传世,如今连算帐这等实务也游刃有余,真可谓经纬之才,国之栋樑。”

他这话发自肺腑,这几日为国用匱乏焦头烂额,知道朝廷最缺的就是这等能办实事、有真本领的人才。

“张大人过誉,下官愧不敢当。” 陆临川再次谦辞。

这时,孙贺却上前一步,脸上带著深深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不信服,拱手道:“陆翰林,在下斗胆……能否让我等看看您方才是如何演算的?”

他浸淫工程算学十余年,自问在这工部也算一把好手,今日竟被一个初入仕途的状元郎如此轻易地指出谬误,且对方手段之快匪夷所思。

这对他的专业自信著实是个不小的打击,不弄明白实在不甘。

刘文远也凑近一步,附和道:“正是,在下也极为好奇。陆翰林心算之速,实在令人嘆为观止,不知用的是何等精妙法门?若能一观演算稿纸,开开眼界,实乃幸事。”

旁边几位还在计算中的官员闻言,也忍不住好奇地抬头张望,眼中充满探究,但看看手中尚未算完的繁复帐目,又深知算帐最忌中途分心,一旦思路打断,极易出错,重新来过反而更费时间。

他们强压下凑过去看热闹的衝动,最终还是低下头,强迫自己专注於眼前的算盘和数字,只是拨动算珠的节奏,似乎比先前更快了些。

陆临川见两位上官目光恳切,便道:“自然可以。不过下官所用法子,有些……野路数,隨性而为,演算稿纸更是潦草不堪,杂乱无章。若两位大人看得不甚明白,儘管垂询便是。”

他特意点明自己用的是“野路数”,既是自谦,也是预先打个伏笔,免得对方看到那些符號时太过惊诧。

孙贺与刘文远连称“不敢”,恭敬地从陆临川手中接过那几张稿纸。

稿纸不多,仅四页。

陆临川用的是毛笔书写,若换成硬笔,缩小字號,恐怕纸张会用得更少。

孙贺与刘文远两人凝神看去,只看了一眼,便双双愣住。

稿纸上並非他们熟悉的竖排汉字数字列示和分项合计。

映入眼帘的,是横著排列的、由一些奇特弯曲线条组成的符號1,2,3……7、8、9,夹杂著一些同样古怪的標记+,-,x,=,以及用这些符號进行的复杂演算式子。

整个版面布局,与他们惯常的帐目草稿截然不同,显得极其陌生。

孙贺和刘文远皱著眉,努力辨认,目光在那些奇特的符號和横排的式子间逡巡。

片刻之后,两人脸上都浮现出茫然之色,如同面对天书。

这“鬼画符”般的演算,他们根本无从看起,更遑论理解其中的计算逻辑了。

想问,却不知该从何处问起。

孙贺不死心,指著稿纸上那些出现频率最高的、代表数字的符號,迟疑地看向陆临川:“陆翰林,这、这些符號,莫非是番邦文字?只是……我在《九章算术註疏》和些许前朝算经中似曾见过类似记载,又仿佛不太一样……”

他毕竟在工部接触过一些算学典籍,隱约有些模糊印象,只是不成体系,从未在实际中运用过。

陆临川没想到孙贺竟知道这个,便点了点头:“孙大人好眼力。此確係由番文数字简化改进而来。只是下官用著顺手,便信手拈来,权当笔记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在原本的时空,阿拉伯数字確於元代便传入中土,却如石沉大海,未能广泛传播。

究其原因,或许是零星传入不成体系,与华夏固有的筹算、珠算传统格格不入;或许是符號本身书写不规范、难以融入本土的竖式书写习惯;更或许是华夏文明自古在算学上已有《九章算术》等精深完备的体系,自给自足之下,对外来的符號工具需求不大,未能引起重视。

想来,这个平行时空的有关歷史脉络,大抵也是如此。

陆临川见对方依旧不解,心知二人全然不识这套符號体系,想到既已展露,索性便详细讲解一番,好让他们彻底看懂。

他从阿拉伯数字开始讲起,解释其对应关係。

接著是加减乘除符號的含义与用法。

然后是横排的计算式子如何书写、运算顺序规则。

最后提到小数点的应用与竖排计算式。

这些內容,不过是后世小学阶段的基础数学知识,浅显易懂,並无复杂之处。

孙贺与刘文远本就是常年与数字打交道的能手,算学功底深厚,此刻凝神静听,理解起来並不困难。

“原来如此!妙啊!太妙了!”两人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声,眼中闪烁著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

刘文远激动道:“有了状元郎这套法子,计算何止快上十倍!清晰明了,不易出错!敢问状元郎是如何想出如此绝妙的演算之法的?”

孙贺也连连点头:“正是!此法前所未见,实乃算学一途的……革新!”

这套源自现代数学的完备符號体系与逻辑,简洁、清晰、高效,对於长期依赖算盘和竖式汉字计算的古人而言,无异於降维打击,其优越性一目了然,不容置疑。

陆临川早已备好说辞,神態自若地编著瞎话:“幼时偶然翻阅家中杂书,见到过类似这种『天竺数字』的记载,便觉新奇有趣,突发奇想,尝试著用这些符號配合新的演算式子来记帐。没想到於算学一道竟能如此便捷清晰,这也是下官閒暇时的一点消遣罢了。”

孙贺与刘文远听了,不由得相视一眼,神情都有些复杂,夹杂著难以置信与一丝微妙的……挫败感。

你小时候隨便翻到点东西,琢磨出的消遣玩意儿,竟能顛覆我们赖以维生、引以为傲的算学根基?

人与人的天赋才情,差距竟至於斯?

这下也由不得他们不相信,或许状元郎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否则怎么解释他年纪轻轻,不仅在诗词文章、治国策论上惊才绝艷,连这偏门的算学技艺也如此卓绝?

一旁原本只关注最终结果的张淮正和郑有德,见到两位一向老成持重的下属竟如此失態激动,也不由得起了好奇之心,走上前来询问究竟。

“何事令你二人如此惊讶?”郑有德问道。

孙贺和刘文远立刻將刚才陆临川所授之法,向两位尚书粗略解释了一番。

他们毕竟只是初听,许多精微之处尚未吃透,讲解起来也难称详尽硬核,但核心要点抓得很准:重点强调这种全新的符號体系和演算规则,能成倍、甚至十倍地提升计算的效率与准確性。

即便如此,张淮正与郑有德是何等人物?

位极人臣,执掌部务多年,看问题自然高屋建瓴。

能让计算速度成倍提升?

两人瞬间便捕捉到了这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

这无疑是一项足以改变诸多政务处理流程的利器!

计算,乃处理公务之基石。

朝廷钱粮度支,赋税徵收核算,工程营造预算,军械粮秣採购,军事后勤调度……桩桩件件,无不涉及海量数字的核算、比较、推演。

效率低下,耗时长久,易出差错,更是常態。

若能大幅提升计算速度与精度,不仅意味著处理相关文牘的速度、进度能显著加快,更能更精確地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堵塞管理漏洞。

尤其是在当下国用匱乏、处处捉襟见肘的艰难时局下,任何能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减少失误的手段,都显得弥足珍贵,便如雪中送炭!

一念至此,两位尚书的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眼中精光闪烁。

张淮正心中更是掀起波澜。

他乃真正心繫社稷之人,深知国事艰难,一分一厘皆关乎民生安危,此刻不由在心中感慨,真是天佑我大虞,竟让朝廷得了陆怀远这等能安邦定国的全才,岂非社稷之福?!

他看向陆临川的眼神,已不仅仅是欣赏,更添了几分灼热与看重。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被贬边疆,成就最强藩王 最穷顶流,真相曝光后全网泪目! 离婚后,我的神豪游戏成真了 民国:我每月一元秒杀 都市逍遥大医仙 首辅天骄 顶流又怎样?给我去入伍! 傲娇猫,明天见 锁玉腰 综艺:我人气不行,但我气人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