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兵马司衙门內。
孙彪大步流星地走进正厅,向等候在此的陆临川抱拳行礼,声音洪亮:“陆大人,在天寧寺门口闹事的书生和那些起鬨帮閒的,已经全部抓回来了!”
陆临川微微頷首:“有劳孙大人。”
“哎,陆大人太客气了!”孙彪语气热络,“维护京师地面治安,本就是我们南城兵马司分內的职责。”
“您的事,就是我孙彪的事!”
自从指挥使姜清源那夜被马匪砍成重伤,至今臥床不起,而他又立下大功,在这南城兵马司里,他实际上已是掌舵之人,成了板上钉钉的下一任指挥使。
这一切,都要归功於眼前的陆临川。
更重要的是,陆大人简在帝心,深受陛下信任。
这才是孙彪如此殷勤、甚至有些巴结的根本原因。
大虞武人,想要真正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获得陛下的赏识。
帮陆大人办事,就是在陛下那里刷好感,这么浅显的道理,他孙彪怎么可能不懂?
陆临川自然明白孙彪的心思:“孙大人此番相助,陆某记下了,他日定会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几句。”
孙彪闻言大喜过望,连声道:“多谢陆大人!多谢陆大人提携!”
隨即,他又想到什么:“陆大人,我听手下兄弟稟报,今日不止是天寧寺门口一处,京师很多地方都有人在散布流言,污衊您提出的国债之策!”
“这背后定有黑手!”
“要不要我带人一一查探清楚,把那些嚼舌根的都抓起来?”
陆临川显然也打听到了这些风风雨雨。
一夜之间,不仅茶楼酒肆、街巷坊间,就连国子监、顺天府学等读书人聚集之地,也充斥著对他和国债政策的造谣中伤。
面对舆论攻势,暴力是解决不了的,抓人只会让流言愈演愈烈,甚至被对手抓住把柄,反咬一口说他钳制言路、打击报復。
於是,他摇了摇头:“不必,光靠抓人是堵不住悠悠眾口的,没准还会火上浇油,让事態更难收拾。”
“今日劳烦孙大人出手,主要还是因为那些人在天寧寺门口闹事,我怕惊扰了寄居在那里的家人,才不得不请您出面维持秩序。”
孙彪脸上露出愤慨之色,骂道:“这些混帐东西,真是无法无天!”
“陆大人一心为国,他们倒好,在背后使这些下三滥的绊子!”
“若有其他差遣,请陆大人儘管吩咐,孙彪水里火里,绝不皱眉头!”
见没有其他要紧事,陆临川便起身告辞。
离开兵马司衙门,走在熙攘的街道上,他眉头微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