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110章 成长中的胡翊,朱元璋请我出山

第110章 成长中的胡翊,朱元璋请我出山

第110章 成长中的胡翊,朱元璋请我出山

朱元璋很憋屈,他实在不知问题出在了哪。

滕德懋此事做的温和,又岂会激起民变?

此事最令他觉得棘手之处,在於此次派去的检校精英,竟都失踪了三名。

失踪的这三人,还都是宫中高手,与马长风他们能力相仿,如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皇帝的耳目尚且如此下场,处州这潭水有多深,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望著朱標,无可奈何的道:

“滕德懋用不得了,咱想换你姐夫去。”

“换我姐夫去处州?”

朱標显然不太愿意,毕竟此事的危险程度极高。

三名身手极好的检校都能悄无声息的失踪,姐夫和大姐还没个子嗣,现在换他去这危险之地,

怎能安心呢?

见朱標不乐意,朱元璋道出了心里的难处:

“咱以前打天下时,敌人都在明面上,想咋打就咋打,百战百胜,无往而不利。”

“可现在要治国了,敌人都在暗处,你寻不见他们踪影,他们私底下给你搞这些事,你纵有十分的力气,一拳打在上,也难受啊!”

这种事情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让朱元璋愤怒,却又很无力。

即便知道是浙东士族们搞的鬼,证据呢?

你不可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去浙东乱杀人,那样朱元璋的名声怕是比桀约还坏,天下又要不稳了。

而在此事上,浙东与淮西两派系的利益又是一致的,派他们之中的任何一党去处州,都办不成事。

最终的结果现在就可以预见到,钱事革新废除,宝钞作废,沿用旧制。

那帮人肯定会这么搞。

问就是恐怕激起民变,宝钞推行之事不可做,皇帝应当顺应民意。

没別的办法,只能是派个自己信任,又能做事、机敏之人去到处州。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还一定要是站在皇帝这边的,不与其他两派同流合污。

这样的人,朝中现在又有几个呢?

沐英算一个,能力不足,李文忠倒是可以,都在外征战。

李贞算一个,已是年老体弱,颐养天年的年纪。

杨思义、滕德懋这帮大臣们能力是有,腰杆却不够硬,到了地方上玩不转。

父子二人排除了一圈,除了胡翊,还有谁人可用呢?

好像真没人了。

只是此事的棘手之处,不在於胡翊,而在於马皇后和朱静端。

正因为胡翊和静端还未有子嗣,上次朱元璋动了这心思,就被马皇后制止了。

这次若不说个明白,首先连家人这关都过不去。

朱元璋便吩附道:

“去把你大姐接进宫,今夜排一场家宴,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

夜里。

坤寧宫中分外热闹,李贞和朱元璋坐著品茶,老朱家的儿子跟姑娘们都回来了。

胡令仪也被接过来,和朱、朱守谦在玩过家家。

朱元璋今日显得很和,脾气好到连马皇后都觉得异了。

不过,到底是自家爷们儿,起靛来都知道要拉什么屎。

朱元璋越殷勤,马皇后越是知道他今日有事。

等到这顿饭美美的吃完,孩子们都放出去玩闹去了,朱元璋招来朱標、李贞、马皇后、朱静端还有胡翊,现在就要开一个小型家庭会议。

他先开口,把钱事革新受阻的事说了一遍,然后叫朱標把钱事革新失败的危害又说了一遍。

最后这父子二人也掐著手指头开始盘算,盘来盘去,最后手中只有胡翊可用了。

朱元璋便在大家面前嘆气,无奈地道:

“女婿,你倒是跟静端加把劲啊,静端的肚子现在还没个动静,你还是个能治百病的神医呢?”

“怎么神医到了自己身上,就神不起来了呢?”

谁都知道朱元璋明面上催生,暗地里是在跟马皇后还有朱静端倒苦水。

朱静端先看了马皇后一眼,又看了一眼胡翊,没有说话。

马皇后就嗔怪著说道:

“朱重八,你有话就直著说,何时养成了说话拐弯抹角的臭毛病?”

知道此事干係重大,马皇后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便把目光转向了朱静端,问道:

“女儿想叫胡翊去吗?

朱静端回应道,“自然是不想的。”

但她一双美目看向胡翊,却又说道:

“我不想他去,不代表便要管著他,还要看他自己。”

朱元璋和朱標他们,就把目光都瞅向了胡翊。

所有人都在等待他开口,胡翊想去自然最好,即便他不想去,马皇后和朱静端也会护著他的。

胡翊心里很清楚,这一趟值得去,钱事革新好不容易才弄出来,怎可半途而废?

他显得很坚定,开口说道:

“岳丈、岳母,我愿到处州去。”

听到他的话,朱元璋脸上就最高兴了。

朱静端早知道他会这么说,就笑著道,“他愿去,我也赞成就是了。”

马皇后就道:

“翊儿分得清国事与家事,我这个做皇后的又岂会分不清楚?”

她虽然同意胡翊去,却也是再三对朱元璋瞩附道:

“重八,咱们这个女婿无论从品性、才貌上都没得挑,他还未给胡家留后,我这个当岳母的就只想女婿能够平平安安的去,再平平安安的回来。”

朱元璋点著头道,“妹子,你和静端都放心,咱定会派些百里挑一的好手沿途保护他。”

李贞点著头道,“我年纪大了,要不然这个事定要亲自去做。”

大家都知道他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毕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哪儿还敢请动他呢?

李贞虽然不得去,却也是开口道:

“重八,你派去的检校都失踪了,处州水深,再给翊儿一点兵权傍身吧。”

朱元璋便点头道,“姐夫提到的事,咱早有考虑。”

朱元璋便从身上取出敕令和符验,交给胡翊说道:

“敕令是咱准你调兵谴將的旨意,符验分阴阳两面,你手中这枚是阳符,与各地指挥使手中阴符相合,便可以调动整个浙江所有卫所兵权。”

朱元璋权力给的极大,但权力越大,也就意味著责任越重。

他又道:

“你此去处州做钦差,既要查清滕德懋的冤枉,又要查清那些失踪的检校下落,你的主业是將宝钞司重新督起,代替滕德懋盘活宝钞在民间流通,若遇阻碍,准你行使生杀之权。”

兵权和生杀大权都给了,对胡翊的这份信任可想而知。

但胡翊想的更深远。

处州府有十县,十县之中由几十家大族把持。

听说这些大族们彼此联姻,都在当地做官,他们整个处州官场都是勾连在一起的,可谓是盘根错节。

所以真要逼到动手的时候,朱元璋赋予的这款生杀大权,又准许他把事情办到什么程度呢?

能处置多少人?追查多深?

胡翊知道凡事都要有个限度,便追问起了这些,

朱元璋笑道:

“你小子,归德府案没过癮,原来著要杀人呢?”

“既然你问咱限度,那就记住了,此事没有限度,能杀多少杀多少,能查到何等程度就查到何等程度,即便他们的根儿都在朝堂上,你也要与我抓人抓到朝堂上来!”

皇帝开了金口,胡翊心里就有数了。

歷朝歷代,从不缺乏改革者。

关键是执行要到位,执行不到位,君王面临的压力过大,中途退缩。

最后祸及的便是那些挑起改革,触碰到权贵士族利益的人。

这些人的下场向来都很惨。

唐朝王叔文收藩镇財权被赐死,元朝脱脱整顿吏治被毒死,后世的谭嗣同戊戌变法被斩首示眾。

胡翊敢在朱元璋手下这么干,那是因为朱元璋这人是个例外,他真敢杀一个血流成河给后人看。

权和兵都给了,朱元璋又要把马长风等几人派给胡翊,保护他的安全。

此刻朱元璋开口问道:

“到了处州该如何做,你有想法吗?”

胡翊点著头道:

“首先,岳丈吸取上次的教训,派去的检校都能被杀,说明地方上那些人的耳目甚广,他们也有暗中扶植的势力,这些都要摸清楚,最后一锅剿。”

李贞和朱元璋点著头,胡翊就又道:

“其次,滕德懋给您的奏摺里说的清楚,他去处州十县面访,当时那里的街道店铺都是收宝钞的,最后修河堤的力工们却因宝钞不出去,索要现银,否则便罢工。”

“由此可以看出来,地方上绝对是拒收宝钞的,滕德懋下到地方上去查验,他是被人製造的假象所蒙蔽,没有抓到证据,所以我即便以钦差的身份去到处州,他们也会以蒙蔽滕德懋那一套来蒙我,仅凭个钦差的名头是查不出什么名堂的。”

朱標听到此处,气愤的说道:

“此事少不了他们地方官员勾结,不然滕德懋也不会被骗。”

朱元璋点著头,便说道:

“准你从承暉司抽调四十名暗桩,秘密访查此事。”

胡翊却说道:

“岳丈,这样行事也不保险,我想弄个真假钦差,到处州去查案。”

朱元璋和朱標俱是一愣,“真假钦差?”

胡翊便解释起来道: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落难霸总亿人欺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 穿七零,斗极品,改嫁随军生三宝 渣夫想抬平妻进门,我转头做他后娘 听心声,吃大瓜!真千金引爆豪门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灭我全族?弃守帝关,化禁区之主 让你淘金,淘金懂吗!你用车拉? 七零,改嫁温柔残夫是个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