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这才礼貌地告辞出来,轻轻带上门。
他走出医院大楼,晚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来,他却觉得心头一片火热。
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成了!
只要霍主任肯出来,坐到一个相对私人的空间里,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他没有回病房,直接穿过冷冷清清的街道,再次走进了那家已经吃过两次的国营饭店。
这个点,大厅里只有两三桌客人,显得有些冷清。
柜台后的王师傅一看到他,脸上立刻笑开了,远远就打招呼,声音洪亮:“哎呦!阳同志!您来了,今天几位?”他对这个大方又客气的小伙子印象极深。
“王师傅,又要麻烦您了。”阳光明笑着走过去,很自然地又从兜里掏出几颗大白兔奶递过去,“还是要雅间,就两个人,我和一位长辈,谈点事,清静点。”
王师傅熟练地接过,笑容更加殷切,压低了声音:“有有有!雅间给您留着呢!两位是吧?我这就让人给您准备茶水!”
“谢谢王师傅。菜不急,等客人来了再点,现炒的热乎。”阳光明和他闲聊了两句,拎着挎包熟门熟路地走向最里面那个小雅间。
走进雅间,他打开挎包,将里面用来掩人耳目的杂物,全部收入冰箱空间。
然后,他集中精神,开始从空间里往外取东西。几样精心准备、并且特意更换了符合这个时代特色包装的物品,依次出现在桌上。
先是两个厚实、没有任何标识的牛皮纸袋,每个都足有一斤重,里面是品相极佳的淡干海参,海参个个刺针分明、饱满挺直、颜色黑亮、干度十足,散发出淡淡的海腥味。
这是绝对的好东西,价格昂贵,而且难得一见,滋补功效强大,尤其适合体弱之人。
像这样的珍贵滋补品,除了大城市的友谊商场偶尔有售之外,其他渠道根本买不到。只有级别足够高的领导,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能少量申请到一些配给,而且价格极高。
上次阳光明私下出售给郎天瑞一部分,价格就是按的每斤七十八元。
普通人可能不知道淡干海参的价格和珍贵,但霍主任作为一名医生,肯定是内行人。
这样一份重礼,只要霍主任最终收下,就绝对不会明珠暗投。
他接着取出的是两斤进口巧克力,价格当然不能和淡干海参相比,但同样难得。
然后是两斤散装的大白兔奶,比起前面两份礼物,还算常见。
最后是一条硕大的、用麻绳捆扎好的金华火腿,分量足有七八斤重,同样很难得。
这些礼物,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其稀缺性,充分显示了“心意”的厚重。
最后,他又取出一桶茶叶,里面是一斤珍贵的特级明前龙井,准备一会儿用来泡茶待客。
将这些礼物重新在挎包里仔细码放好,拉上拉链。
他在雅间里等候了片刻,眼看着时间差不多,这才出门去点菜。
今天只有两个人,他牢记霍主任“简单”的要求,没有点太多,只是两荤两素:一个红烧鲤鱼,一份小炖肉,一个清炒小白菜,一个家常烧豆腐,外加两碗米饭。
他特意叮嘱王师傅等客人到了再下锅炒,保证菜是热腾腾的。
点完菜,付了钱和粮票,他回到雅间。
这家饭店就在医院斜对面,霍主任作为骨科主任,在附近肯定算得上是名人,他就不在门口等候了。
他用自带的龙井茶泡了一壶茶,清冽醇厚的茶香很快弥漫开来,稍稍盖过了房间里残留的饭菜油腻味。
他静静地坐着,手指无意识地轻敲桌面,听着外面大厅传来的隐约划拳声和喧哗声,心里默默复盘着一会儿的言辞和分寸。
第一次吃饭,核心目的是建立联系和送出礼物,绝口不能提任何关于更改病情诊断的非分要求,甚至不能流露出任何这方面的暗示。
只谈感谢,只拉近关系,只展示自己的诚意和“实力”。
只要这份厚重的礼物能送出去,人情就算结下了,有了这个开端,下次才好开口相求。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他懂。
又等了几分钟,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霍主任走了进来。
他已经脱下了白大褂,换上了一件半旧的深蓝色中山装,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头发也仔细梳理过,显得比在医院时多了几分生活气息,但眉宇间仍带着工作后的疲惫。
“霍主任,您来了,快请坐!外面冷吧?”阳光明立刻起身相迎,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并拿起茶壶给他斟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这是朋友送的龙井,您尝尝。”
“哎,好,谢谢。”霍主任接过茶杯,先嗅了嗅茶香,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赞道,“嗯!香!这香气,醇正甘爽,是上好的明前龙井啊?小阳同志,你这茶可不错。”
他是懂茶的人,这茶一看一闻就知道不是普通货色。
“霍主任您真是行家!这茶是朋友送的,说是特级明前龙井,我也喝不出好坏,您喜欢就好。”阳光明笑道,看似随意地捧了对方一句。
两人喝着茶,闲聊了几句关于今年冬天格外冷的话题,又聊了聊南北饮食的差异,气氛轻松融洽。
阳光明很会引导话题,既不冷场,又不涉及任何敏感内容。很快,服务员端着托盘开始上菜,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菜肴摆上了桌。
“霍主任,动筷子,咱们边吃边聊。都是家常菜,您千万别客气。”阳光明热情地拿起公筷给霍主任布菜,先夹了一大块鱼肉放到他碗里。
霍主任确实有些饿了,饭菜的香味诱人,也不再过分客气。
小炖肉软烂浓香,红烧鱼色泽诱人,豆腐白菜也清爽可口。
两人吃着饭,话题很自然地围绕着阳光耀的病情和后续护理展开。
霍主任又叮嘱了一些回家后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复查的时间节点,阳光明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现出极大的重视和感激。
期间,阳光明绝口不提任何其他事情,只是不断表达感谢之情,言语真诚,态度谦逊得体。
霍主任见他只谈病情和感谢,没有任何额外要求,心里也放松了不少,觉得这顿饭或许真的只是单纯的感谢,吃得还算舒心。
酒足饭饱,阳光明看准时机,起身将那个始终放在墙角、此刻显得沉甸甸的挎包拎过来,放在自己座位旁边。
“霍主任,这次真的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二哥这条腿还真不好说。
我们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临时准备了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他说着,语气变得无比诚恳,甚至带上了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都是点南方的土产吃食,是我家里人刻意准备的,嘱咐我一定要送给您,您一定得收下!真的不值什么钱,就是个心意!”
霍主任一看那鼓鼓囊囊的挎包,脸色立刻严肃起来,连忙放下茶杯,伸出手按住阳光明的手,语气斩钉截铁:
“阳同志!这绝对不行!吃饭已经是破例了!东西我绝对不能收!这是原则问题!纪律问题!你快拿回去!”
他的反应比拒绝吃饭时更加激烈,在他看来,这是底线问题。
“霍主任,您听我说。”阳光明的态度异常坚决,语气却依旧温和,“真的就是点吃的,乡下土产,不值什么钱。您要是不收,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回去我父母肯定会骂我办事不力,连点心意都送不出去。您就当是帮帮我,让我完成个任务,行不行?”
他巧妙地把责任推给“父母”,强调这是“任务”。
“不行不行!说什么也不行!心意我领了,东西必须拿回去,正好给你哥哥补身体用,这比什么都强!”
霍主任连连摆手,脸色紧绷,态度异常坚决。
一起吃顿饭,他还能勉强自我安慰一下,只是人情往来,但看那挎包的分量和形状,里面的东西肯定不一般,他绝对不能犯这个错误。
阳光明看着霍主任坚决的神色,知道硬送肯定不行,必须改变策略。
他沉吟了一下,脸上露出极度为难,又万分诚恳的表情:
“霍主任,我知道您有原则,讲纪律。您看这样行不行?
这些东西,就当是我……用这些东西和您调剂一些东北特产。
我从南到北来到了大东北,回去肯定也要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而我带来的这些东西,又不能原封不动的拿回去,否则的话,不就白带了?
不如咱们相互调剂一下!
您先看看我带来的这些东西,您用不用得上,要是用得上,您就留下。要是用不上,那我就再另外找人调剂。”
他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方案,试图将“馈赠”转变为“调剂”,模糊性质,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
霍主任闻言,眉头依旧紧锁,但拒绝的态势没有刚才那么决绝了。
他沉吟着,没有立刻反驳。
“调剂”这个说法,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常见,用自己有的换自己急需的,似乎……听起来比直接收礼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尽管他知道这本质上很可能还是一回事。
阳光明趁着他犹豫的瞬间,不再给他深思和拒绝的机会,果断地将那个沉甸甸的挎包拎到桌上,动作利落地拉开了拉链。
首先映入霍主任眼帘的是用油纸包着、散发出独特咸香的火腿蹄髈部分,阳光明将其拿出放在一旁,露出下面的物品。
“霍主任您看。”阳光明的语气变得像介绍产品一样自然,“这是朋友帮忙弄到的金华火腿,炖汤提鲜最好不过。”
接着,他又拿出了大白兔奶和进口巧克力,“这些大白兔奶和进口巧克力,给家里孩子甜甜嘴,或者用来送人,都挺不错。”
霍主任的目光扫过这些,虽然也觉得是难得的好东西,但还不足以让他动容,他正要开口拒绝,阳光明已经伸手取出了压在最下面的两个厚重的牛皮纸袋。
纸袋没有任何哨的标识,显得朴实无华。阳光明小心翼翼地解开缠绕的纸绳,轻轻撑开袋口,将其朝向霍主任。
顿时,一股浓郁纯正的海产品特有的鲜腥气味隐隐散发出来。
只见袋子里满满登登地装着的,是个头均匀、刺针分明、挺拔粗壮、通体黑亮、干度极佳的淡干海参!
每一个海参都形态完美,在灯光下深沉润泽,一看就是最上等的货色。
霍主任到了嘴边的话瞬间噎住了,他的眼睛猛地睁大,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目光牢牢被那两袋海参吸引,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
他是医生,太清楚这东西的价值和功效了!
这可不是凭票就能买到的普通副食品,这是顶级的滋补品!
尤其对于术后体虚、需要大补元气、强健筋骨的人来说,效果极佳。而且,这东西极其稀缺,就算是在市里的大医院,也不是随便哪个领导都能轻易弄到的,价格更是高昂得令人咋舌。
阳光明观察着霍主任神色的细微变化,心中有了底,他语气平和地介绍道:
“这是淡干海参,发泡率很高,营养也好。家里人说东北天寒,需要些温补的东西驱寒健体,就让我带了些过来。
这东西是顶级的滋补品,不太常见,级别不够的领导就算有需要也很难得到配给,也不知道霍主任您用不用得上?”
霍主任的喉结不由自主地滚动了一下。
他的老父亲年迈体弱,常年咳嗽气短,一到冬天就格外难熬。
他作为医生,当然知道淡干海参有增强免疫力的奇效,一直心心念念想给老父亲弄点来补补身体。
可无奈这东西实在太难搞了,他托了几层关系都没弄到像样的,偶尔在黑市上见到一点,要么质量奇差,要么价格高得离谱,根本负担不起。
而眼前这两袋海参,品相之好,是他从未见过的!这简直就是为他老父亲特别准备的滋补圣品!
拒绝?原则?纪律?
这些词汇在他脑海里激烈地碰撞着,但老父亲虚弱憔悴的面容和眼前这触手可及的希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他的心理防线。
他实在太需要了!
这不是为了他自己享受,是为了尽孝,为了老父亲的身体!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迅速变得无比强烈。
阳光明适时地沉默着,给予霍主任充分思考和挣扎的时间。他知道,此刻无声胜有声,任何催促都会起到反效果。
雅间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有外面大厅里隐约传来的嘈杂声。霍主任的目光久久没有从淡干海参上移开,他的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终于,他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像是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
他抬起头,看向阳光明,眼神复杂,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和妥协:“这……这淡干海参……确实……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我们这边,极少能见到品相这么……这么出色的。”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既要维持体面,又要接受现实:“你刚才说……调剂?”
“对,调剂。”阳光明立刻肯定地点头,语气轻松自然,仿佛就是在进行一桩寻常的物物交换,“我用这些吃食,跟您换一些咱们东北的土特产,比如蘑菇、木耳、榛子什么的都行,具体换什么、换多少,您看着办就好。主要是东西别浪费,能各取所需。”
霍主任当然明白这所谓的“调剂”是怎么回事。对方带来的东西如此珍贵,自己那点山货野味哪里能等值交换?这不过是对方给自己找的一个台阶,一个能让双方都面子上过得去的说法。
他看着那两袋海参,又想到病弱的父亲,最终,孝心和实际需求压倒了一切。
他艰难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那……好吧。就按你说的,调剂……调剂一下。只是……你这海参太珍贵了,我一时也不知道该用什么……用多少东北特产来换才合适……”
他脸上露出为难和窘迫的神色。让他占这么大便宜,他实在有些于心不安,甚至感到一丝羞愧。
阳光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立刻大方地一挥手,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霍主任,您太客气了!都说了是调剂,哪有那么斤斤计较的?
这些东西您先拿回去,看看家里用不用得上。
我呢,暂时也不离开县里,等我二哥情况再稳定稳定再说。
调剂的事情,不急在这一时半刻,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他根本不给霍主任现场估算价值的机会,直接将所有东西——两个牛皮纸袋的海参、巧克力、奶、大火腿——重新仔细装回那个半旧的挎包,然后将鼓鼓囊囊的挎包推到霍主任手边。
“这……这怎么好意思……”霍主任看着手边的挎包,感觉它重逾千斤,脸上火辣辣的。他行医多年,一直恪守原则,今天却……
“霍主任,您就别推辞了。能调剂给您,让这些东西物尽其用,总比我再原样背回魔都强得多吧?那我可真就白跑一趟了。”
阳光明笑容真诚,语气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洒脱,“再说了,我二哥后续复查什么的,少不了还要继续麻烦您呢。咱们这就当是……交个朋友!”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辞就显得矫情和不近人情了。
霍主任内心挣扎良久,最终还是对父亲的牵挂占据了上风。他伸出微微有些颤抖的手,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挎包。
挎包入手的分量,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份“调剂品”的价值之重,也让他心中那份愧疚和感激交织的情绪愈发浓烈。
他看着阳光明,眼神变得复杂而深沉,不再是单纯的医患家属关系,而是掺杂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人情牵绊。
“小阳同志……唉……那我就……就先‘调剂’回去了。”霍主任站起身,提着挎包,感觉像是提着一座山,“谢谢你的……‘特产’。”
“您太客气了,霍主任。是我该谢谢您肯帮我这个忙,消化这些特产才对。”阳光明也站起身,笑容依旧得体,“时间不早了,您赶紧回去休息吧。路上慢点。”
他将霍主任送出雅间,送到饭店门口。
霍主任又回头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点了点头,拎着那个与他朴素衣着略显不符的鼓囊挎包,身影有些匆忙地融入了县城寒冷的夜色之中。
目送霍主任的身影消失在街道拐角,阳光明站在饭店门口,任由冷风吹拂着脸庞,心中却是一片滚烫。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成了!
这份厚礼,尤其是那两斤投其所好的淡干海参,成功地送了出去。霍主任收下的,不仅仅是一包珍贵的滋补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和一份潜在的默契。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建立了这层超越普通医患的关系,后续的计划才有了实施的基础。
霍主任受了如此大的人情,在力所能及且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他帮忙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当然,阳光明很清楚,事情绝不能操之过急。现在立刻就去提要求,无疑是愚蠢的,会立刻引起对方的反感和警惕,前功尽弃。
他需要让这份“人情”发酵一下,让霍主任安心地将海参给老父亲服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那份愧疚和感激在心里沉淀得更深一些。
同时,他也要继续扮演好一个单纯感激医生、为哥哥病情尽心尽力的好弟弟形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