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略显昏暗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客堂间,林见月正端着白瓷茶壶往几个玻璃杯里倒水。
氤氲的热气带着茉莉的清香弥漫开来,阳光透过格子窗棂照进来,画面很是温馨。
林见月今天穿了一件淡绿色的确良衬衫,领口系着小小的同色系蝴蝶结,衬得皮肤愈发白皙细腻。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阳光明进来,对他微微一笑,眼神清澈明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欢喜。
“飞扬哥,光明,你们来了。”她的声音软糯,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听起来十分悦耳。
“嚯!好香!见月同志泡茶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谢飞扬深吸一口气,夸张地赞叹道。
他一屁股在方桌旁的长凳上坐下,自己端过一杯茶就吹着气喝了起来。
阳光明也笑着打招呼:“向红,见月。”他的目光在林见月脸上停留了一瞬,两人眼神交汇,默契自在不言中。
这两年,四人经常在这里聚会,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一次都轻松愉快,充满了欢声笑语。
阳光明今天带了两斤肥瘦相间的腊肠和两瓶澄澈粘稠的蜂蜜,谢飞扬则提了一斤层次分明的五肉,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
“改善伙食!改善伙食!”谢飞扬把肉递给冯向红,咋咋呼呼,“今天咱们再来个光明拿手的红烧肉!想想都流口水!这肉多好,三层五的!”
冯向红接过肉,用手掂了掂,眼睛一亮:“太好了!正好我昨天好不容易搞到点豆腐票,买了块老豆腐,可以烧个家常豆腐。见月早上起大早去菜场,还抢到些小青菜,看着可新鲜了。”
林见月轻声补充道:“鸡蛋也有几个,可以炒个鸡蛋。光明同志带来的腊肠看着就好吃,蒸米饭的时候切几片放在上面,饭都能多吃一碗。”她说着,眼角弯弯,带着笑意。
阳光明笑道:“那再切点腊肠蒸饭,齐活了。今天这顿饭肯定丰盛。”他很自然地开始挽袖子,准备大显身手。
分工明确,四人很快在狭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灶披间忙碌起来。
依旧是阳光明主厨,掌勺红烧肉。
他的动作早已娴熟无比,焯水、炒色、煸炒肉块、加入调料炖煮……行云流水,一丝不乱。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酱香和香很快弥漫开来,勾得人馋虫大动。
谢飞扬在一旁打下手,洗菜切菜,嘴巴不停,说着厂里的趣事,时不时趁阳光明不注意,偷吃一点东西,被冯向红发现,笑着拍打一下他的手背。
冯向红和林见月则负责淘米煮饭和准备其他菜蔬。
两人配合默契,小声交流着哪个菜先做哪个后做,盐放多少,偶尔发出轻轻的笑声。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锻炼”,尤其是得到阳光明不时在信里或当面传授的“秘籍”,两位女同志的厨艺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虽然比不上阳光明那般专业精湛,但至少蒸出来的米饭松软适中,炒出来的青菜碧绿爽口,再也不会出现当初那“狗都嫌弃”的硬窝头了。她们甚至还能独立完成几道像样的家常菜了。
午饭很快准备好,摆满了那张小小的方桌。
酱红油亮、颤巍巍的红烧肉堆了满满一大碗;金黄喷香、点缀着葱的炒鸡蛋;炒的火候正好、颜色翠绿的小青菜;酱汁浓郁、热气腾腾的家常豆腐;还有一碟切得薄薄的、蒸得透亮、边缘微微卷起的腊肠,以及一盆冒着热气、粒粒分明的白米饭。
简单,却色香味俱全,充满了家的温暖气息和四人通力合作的成果。
“开动开动!我口水都快流到桌子上了!”谢飞扬第一个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瞄准了那块最大的、颤巍巍的红烧肉。
四人围坐吃饭,气氛轻松愉快。
聊着各自厂里的趣事,最近看的电影,还有社会上的一些新鲜动态。
阳光明很自然地给林见月夹了一筷子炒鸡蛋,放在她碗里:“尝尝这个,火候刚好,很嫩。”
林见月小声说了句“谢谢”,低头小口吃着,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
冯向红和谢飞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偷偷笑了笑,继续埋头苦吃。
饭后,一起动手收拾干净碗筷,又泡上一壶新茶。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让人有些慵懒惬意。四人喝着茶,闲聊着,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阳光明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放下茶杯,目光看向坐在对面的林见月,语气自然地开口,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但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见月,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林见月正低头吹着茶杯里的热气,闻言抬起头,清澈的目光带着一丝询问:“什么事?你说。”
可能是恋人间的心有灵犀,她似乎隐约感觉到他要说什么,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茶杯。
“是这样。”阳光明斟酌着词句,尽量说得委婉些,避免给她压力,“我过了年也满二十了。我妈最近……催得有点紧,总惦记着给我介绍对象,今天提这个姑娘,明天问那个同事的。”
他顿了顿,看到林见月低下头,显然这个话题让她有点不好意思。
他继续温和地讲述,语气里带着尊重和商量:“我有点顶不住了。所以想问问你的意思,你看……我们俩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找个机会,告诉双方父母了?”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她的反应,然后补充道:“如果告诉他们,我爸妈肯定会想让我带你回家正式见见。
你需要有个心理准备。当然,如果你觉得还不到时候,或者还没准备好,也没关系,我再想办法拖一拖,等我妈这阵风头过去。
主要看你方便,看你家里的情况。”
客厅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冯向红和谢飞扬也屏息看着林见月,等待着她的回答。
林见月没想到阳光明会突然提起这个,心跳骤然加速。
她低下头,手指绞着衬衫的衣角,心里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小鹿,乱撞个不停。
两人平时相处,林见月早就已经能够平静对待,但说起这个话题,还是让她既羞涩又有些慌乱,但内心深处又有一丝期待悄然升起。
其实,她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扰。
过了二十周岁之后,家里父母,尤其是妈妈,也开始旁敲侧击地询问她的个人问题。
问她厂里有没有谈得来的男同志?相处得怎么样?有没有心仪的对象?
还说要是没有合适的,家里一些老战友、老同事的孩子里,也有几个不错的年轻人,人品家世都知根知底,可以介绍认识一下。
她每次都心里一紧,然后含糊其辞地搪塞过去,说现在工作忙,暂时不考虑,或者说没有合适的。
心里却既甜蜜又为难。甜蜜的是,自己早已心有所属,那个优秀沉稳的青年早已占据了她的心房;为难的是,不知该如何向父母开口,说明自己早已私下交往,怕他们担心,怕他们觉得不够郑重。
如今,光明主动提了出来,而且态度如此诚恳,充分尊重她的意见,考虑她的感受,甚至愿意为了她继续拖延。
他这份担当和体贴,让她心里的那点羞涩和忐忑,渐渐被一股勇气和感动取代。
两人相处两年多,通信无数,聚会频繁,彼此早已十分了解,心意相通。
光明稳重可靠,踏实上进,思想深刻,对她体贴尊重,凡事有商量。这样的对象,有什么不能告诉父母的呢?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父母会理解和支持,他们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
想到这里,林见月抬起头,勇敢地迎上阳光明温和而期待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虽不大却很清晰:
“我没意见。确实……也确实该让家里知道了。”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但却带着决心:“其实……我爸妈最近也在问我的事。既然你也有同样的困扰,我觉得……没必要再瞒着了。总是要说的。”
说完这些话,她仿佛松了一口气,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侧过头。
阳光明听到她肯定的回答,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舒心而温暖的笑容,“那好。那我回去就找机会,正式跟我爸妈说。”他的语气也轻快了许多。
“嗯。”林见月点点头,想到马上就要见对方家长,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打鼓,小声问,带着一丝担忧,“那……伯父伯母,会不会……觉得太突然?或者……”
那种担心对方父母对自己不满意的微妙心情,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放心吧。”
阳光明看出她的紧张,温声安慰,语气笃定,“我爸妈都是通情达理的人。
他们早就盼着我成家,只是不知道是你。
我常跟他们提起厂里的事,也模糊地提过一些朋友,他们多少能感觉到一点。
见到你本人,这么懂事这么好,肯定会喜欢,放心好了。”
阳光明的话像有魔力一样,让林见月安心了不少。
“就是!”谢飞扬在一旁插话,打破了略显紧张和甜蜜的氛围,他笑着调侃阳光明,试图让气氛更轻松些,“光明,怎么样?马上要见未来岳父岳母了,紧不紧张?见月爸爸可是老革命,眼光厉害着呢!”
他挤眉弄眼,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阳光明心里其实很淡定。
他两世为人,阅历和心态远超同龄人,加上对自己和林见月感情的信心,以及对林家父母开明态度的了解,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以逾越的难关。相反,他更多的是期待和郑重其事。
但他还是顺着谢飞扬的话,笑了笑,很给面子地说道:“说实话,还真有点。毕竟是大事。”
他这话一半是玩笑,一半也是实话,见女方家长,意味着关系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重视是必然的。
林见月信以为真,怕他真的压力大,赶紧安慰他,语气急切又真诚:
“你不用紧张的。真的。
我爸妈人很好的,特别是我妈,很开明,很讲道理。
她早就跟我说过,找对象主要看人好,看品德能力,看我自己喜欢,家庭条件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他们不是那种封建大家长,不会为难人的,真的。”她眼神恳切,生怕阳光明有压力。
谢飞扬恍然大悟似的,一拍脑袋:“哦!对!看我这记性!光顾着开玩笑了。见月爸妈那是老革命,心胸开阔着呢,最看重年轻人自己的人品和上进心!
光明你这么年轻有为,要能力有能力,要前途有前途,正科级干部,行政级别都十七级了!月工资九十九块!还是优秀青年干部!
这么出色的女婿,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不满意?绝对一百个放心!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他掰着手指头数着阳光明的优点,说得眉飞色舞,好像要去见家长的是他自己一样。
阳光明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摆摆手,笑道:“飞扬你就别给我戴高帽了,越说越夸张。”
他转移话题,看向谢飞扬和一旁抿嘴笑的冯向红:“对了,说起来,你和向红也谈了两年多了吧?双方父母又都知根知底,都很支持。
你们俩呢?有没有考虑过下一步的打算?总不能一直这么谈着吧?”
他把“催婚”的压力,巧妙地引向了另一对。
提到自己,刚才还在看热闹的冯向红顿时羞红了脸,扭过头去,假装专注地看着窗外晾晒的衣服,手指不自觉地绞着垂在胸前的辫梢,不说话,嘴角却忍不住向上翘。
谢飞扬看了冯向红一眼,脸上非但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反而露出一丝得意和期待的神色。
他挺了挺胸脯,声音响亮地说,带着一种宣布重大消息的郑重:
“考虑过啊!正想跟你们说呢。我打算最近就正式跟双方父母提一下,我的个人意见是——”
他拉长了调子,看向冯向红,见她连耳根都红了,才笑嘻嘻地,一字一句地宣布:“争取明年之内,把事儿办了!把证领了!”
“呀!真的?”林见月惊喜地睁大眼睛,看向冯向红,“向红姐,太好了!恭喜你们!”她是真心为好友感到高兴。
冯向红被看得无处躲藏,回过头来,脸颊绯红,嗔怪地瞪了谢飞扬一眼,眼神里却是藏不住的欢喜和羞涩,小声嘟囔:“谁说要明年了……就你嘴快……什么都往外说……”
她的抗议显得软弱无力,明显是口是心非。
林见月看着好友幸福的模样,心里也为她高兴,故意逗她:“我看明年都晚了!应该再早一点,比如今年国庆节?这样我们也能早点吃到你们的喜呀!沾沾你们的喜气!”
“见月!你也学坏了!跟着他们一起取笑我!”冯向红羞得要去捂林见月的嘴,两个姑娘笑闹成一团,清脆的笑声充满了小小的客堂间。
阳光明和谢飞扬看着她们,也相视而笑。
谢飞扬更是得意地冲阳光明扬了扬眉毛,一副“看我厉害吧”的表情。
小小的客堂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青春的美好气息,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夕阳西下,绚丽的晚霞再次染红了天边,给石库门的老房子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柔光。
又到了分别的时刻。
每一次相聚,似乎都格外短暂,让人依依不舍。
四人站在天井门口,又说了好一会儿话。冯向红和谢飞扬走在前面,低声说着什么,谢飞扬比比划划,冯向红低头笑着,不时轻轻点头,显然还在讨论着刚才那个“明年办事”的重大计划。
阳光明和林见月落在后面几步,踩着斑驳的树影。
“那我……等我回去,找个合适的时机,跟我爸妈说好了,再告诉你具体的情况和时间?”阳光明低声对林见月说道,语气沉稳,带着安排事务的条理性。
“嗯。”林见月点点头,抬起眼看他,霞光在她清澈的眸子里跳跃,映出动人的光彩,让她看起来格外温柔,“你……也别太有压力。伯父伯母要是问起我家里情况,你照实说就好。我爸妈就是普通干部,家里也没什么特别的。”她总是这样,体贴地为对方着想。
“我知道。放心吧,我有分寸。”阳光明看着她,目光温和而坚定,传递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你回去也……稍微透点风给家里?免得一下子太突然。”他细心提醒。
“好。”林见月轻声应道。
走到弄堂口,终于要分开了。弄堂里飘荡着各家各户准备晚饭的香气。
“走了!下回见!”谢飞扬挥挥手,很自然地揽过阳光明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样子。
“路上小心。”冯向红和林见月并肩站着,叮嘱道,目光主要落在各自的心上人身上。
“知道了!你们快回去吧!”谢飞扬大声回应,意气风发。
阳光明对林见月点了点头,目光交汇处,自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两人转身,融入傍晚熙攘的人流和自行车铃声中。
走了几步,阳光明下意识地回过头,看到林见月还站在弄堂口,霞光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身影纤细而美好,静静地望着他们离开的方向。
林见月也正望着他。见他回头,对他轻轻挥了挥手,脸上带着柔和的微笑。
阳光明笑了笑,也挥挥手,这才转身,大步离去。
两人走出弄堂,谢飞扬还在兴奋地规划着明年结婚的细节,畅想着单位分了房子要怎么布置,酒席摆几桌,要请哪些人,说得眉飞色舞。
阳光明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几句,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的心里,也在勾勒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图景,那图景里,有林见月温柔的笑容,有一个虽小却温暖的家。
夜幕缓缓降临,弄堂里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昏黄而温暖。
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从各家各户的厨房里飘散出来,夹杂着大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平凡而温暖的生活气息,弥漫在魔都的大街小巷,包裹着每一个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家庭。(本章完)